为何千金难买“明前茶”

2011-07-05 16:20
民生周刊 2011年15期
关键词:明前茶新茶龙井

□ 本刊记者 陈 萌

为何千金难买“明前茶”

□ 本刊记者 陈 萌

古时农业生产向来以节气为标准来安排农事,对于作物何时播种、何时收获都有讲究,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因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导致一些茶树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所以在“清明”节前就可采茶。所谓“明前茶”就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

“明前茶”贵在何处

有媒体报道,今年“明前茶”价格再创新高,某老字号茶庄的“明前”西湖龙井标价8000元/斤,却供不应求。在茶叶原产地,早有茶庄工作人员驻守预订新茶,一旦到手,立即空运回茶庄,个人客户在茶叶产地几乎“抢”不到新茶。一家杭州茶叶公司早在3月初就开始预售,并开出3万元/斤的天价。而在10年前,首批西湖龙井的价格仅在700元/斤,10年间,西湖龙井“头茶”价涨41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3万元/斤的西湖龙井存在炒作成分,但“明前茶”的奢侈品特性已经在近两年显示出来。

“明前茶”之所以如此受人追捧,主要是由其品质优良和相对稀缺的特点决定的。

茶的种类按季节有春、夏、秋茶之分。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算秋茶。一般来讲,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春天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多酚较少,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保健作用更明显。

再加上春茶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品最佳的。“明前茶”是茶农春季采摘下来的“头茶”,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物以稀为贵,就有了“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干看、湿看验正身

辨别“明前茶”的真假,也大有讲究。以西湖龙井为例,以前只有春芽才做龙井,采摘期从清明前一直到谷雨,只才一季,5月1日便结束了,夏秋茶是不做龙井的。现代的“西湖龙井”每个春季分4次采摘,清明前采的头茶称为“明前茶”,其嫩芽像莲心,所以也称“莲心”,为特级“龙井”;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称“二春茶”;立夏之际的叫“三春茶”,此时茶芽发育较大,附叶两瓣,形似雀舌,所以又叫“雀舌”;“三春茶”采过之后一个月再采叫“回春茶”,这时茶的叶子已成片,并附带茶梗,所以也叫“梗片”,品质已不如前三种。

每年,市场上也会出现很多假冒伪劣的应季春茶,分辨春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看,二是湿看。干看指在冲泡前观看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香气。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湿看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夏茶和秋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浓。

两类人群慎饮新茶

“明前茶”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从营养角度讲,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 编辑 陈 萌 □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明前茶新茶龙井
成都市金牛区:试看“金牛”育“金花” 且将“新火”试新茶
今年明前茶价量齐涨
崔水良《龙井方向》
龙井问茶
西湖龙井虾仁
我们在一起,时间煮雨沏新茶(一)
巧辨新茶
凤冈明前茶产量翻番
湖畔品龙井 人在天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