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加快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努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

2011-07-11 03:15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7期
关键词:饲草料牧区畜产品

文│本刊记者 院 萍

内蒙古自治区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展现代畜牧业,记者日前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请其予以解答。

记者:《意见》对于内蒙古畜牧业下一步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郭健:《意见》明确了内蒙古的发展定位,也指明了内蒙古在全国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它不仅规划了今后一个阶段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更是指导内蒙古农牧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探索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行阶段性划区轮牧,舍饲、半舍饲生产模式,加大禁牧、休牧等措施的实施力度,把草原保护、建设、合理利用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调整畜群、畜种结构,稳步推进良种工程建设,全力抓好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畜牧业生产呈现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整体增长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迈进。《意见》指出,到2015年,内蒙古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的信心与决心。

记者:贯彻实施《意见》,内蒙古在畜牧业方面下一步的具体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郭健:我们将坚持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转变的“两个转变”,实现保生态、保供给、保增收、保质量安全“四个保障”,以推进良种化进程为突破口,提高畜种个体产出效益,以生态家庭牧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到2015年,力争达到奶牛单产提高500千克,肉牛单产提高20千克、肉羊单产提高2千克。全区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60万吨、55万吨、1000万吨。

记者:围绕《意见》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内蒙古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郭健:在推进规模化经营方面,牧区要积极争取国家即将启动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在水源条件好的半农半牧区,建设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和人工草场,发展规模化舍饲养殖。农区要利用国家实施奶牛、生猪、禽类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扶持资金,大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以带动奶牛、生猪和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步伐,增加农民来自于畜牧业的收入。

在提高畜禽良种化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资金,全面推进提高百万奶牛、百万肉牛、千万肉羊个体产出为目标的“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建设。

记者:《意见》提出要加强饲草料基地、储草棚、青贮窖等设施建设,这对于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意义何在?

郭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其中最关键的是棚圈建设和饲草料储备。我们要全力抓好以提高饲草料储备能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防灾减灾长效机制。一要加快完善牧业灾害监测、信息传递、组织指挥、应急处置、组织实施等应急体系,提高畜牧业灾害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二要在牧区建立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饲草料储备机制,坚持饲草料储备以户储为主,苏木或嘎查建设小型饲草料储备库为辅,旗县建设大型饲草料应急储备库为补充,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尽义务,市场化运作,国家适当补助”的原则,实行国家饲草料储备制度,确保牲畜安全过冬度春。三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立牧区大型饲草料加工厂,提高饲草料加工能力和优质牧草、农区秸秆的利用率。

记者:根据《意见》如何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打造草原绿色品牌?

郭健:在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方面,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建设标准化畜群,进一步提高大小畜改良比重,提高繁殖成活率,提高畜群整体质量。二是积极推行牲畜科学饲养管理,大力推进冬春补饲,推广接冬羔和早春羔,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生产效益。三是进一步调整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扶持优势畜种、优势产区,建设一批适度规模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

要充分发挥草原牧区环境优势,积极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加大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扩大绿色畜产品产地规模,打造草原品牌;加大对内蒙古草原无污染、纯天然畜牧业和知名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草原畜产品的影响面和知名度;制定饲养管理、品种等相关标准,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协会服务家庭牧场,对草原牛羊分区域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对牛羊肉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共同打造草原绿色品牌,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把草原牛羊肉打造成高端消费品。

记者:《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郭健:一要抓好创新环节。以实施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为契机,做好“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全面开展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工作,跟踪检验工程实施效果。继续实施牲畜“种子工程”建设,加大对内蒙古优势畜种的选育和改良力度,提高牲畜个体产出水平。

二要抓好推广环节。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装备建设和嘎查村配种站点的建设,整合技术资源,改善乡镇区域站的条件和装备,突出其公益性。大力推进绵山羊人工授精和牛冷配技术、标准化饲养技术,积极开展牛羊胚胎移植,加快良种繁育,提高优良种畜供种能力。

三要抓好培训环节。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新定位农牧民培训工作,在加大转移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培养畜牧业实用人才、农牧民经纪人、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职业农牧民,培养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牧民,健全农牧民科技培训体系,使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

四要大力推进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以“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健全机构、完善职能、提高素质、增强活力”为重点,增强旗县、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增加基层推广体系人员编制,保证乡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有畜牧专业技术推广人员。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结合乡镇畜牧兽医站续建,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加强嘎查村配种站点建设,提高畜牧业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

猜你喜欢
饲草料牧区畜产品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饲草料资源的利用途径
饲草料加工调制方法及今后发展建议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