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岗证单”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课程优化设置

2011-07-22 03:08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1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实训岗位

刘 岩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岗证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特色会计专业建设之灵魂,岗位培训是国务院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资格证书制度是党中央确定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政策,订单培养是职业人才培养的新型而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加强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建设中,突出“岗证单一体化”特色的课程设置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也就是说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突出“岗位培训制度”、“资格证书制度”和“订单培养方式”是新课程设置的目标。

一、岗证单培养模式的实质

(一)岗位是就业认知的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财务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发展过渡到现代的电脑记账,再到电算化会计的出现,财务工作行业岗位分工也在不断细化。职业教育财会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从事的是与具体财务岗位紧密相联的工作。因此,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教育必须紧盯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才能培养出适应于财会基层的一线人才。

(二)证书是行业的入门证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备从事会计工作资格的证书,是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是证明劳动者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相关工作岗位的“入门证”。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为劳动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成才道路,并在劳动者终身职业生涯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订单是校企零缝隙对接的重要形式

订单培养的实质是校企双方共同针对指定的学生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育人工作,“订单”能够弥补个性化教育的空缺。不同行业的财会工作有不同的知识技能要求,财会人才分行业订单培养无疑是实现个性化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岗、证、单结合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与个性化教育的结合

学生一入学就进入“订单班”进行合作培养,将岗位训练和证书培训纳入订单培养的范围。岗位培训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证书培训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岗证相连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的对接。会计专业只有将岗证相连才能培养出既有财务理论知识又懂实务操作技能的实用型财会类人才,而订单可以为用人单位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

二、岗证单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框架

岗证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就是根据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会计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参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职业能力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会计理论知识情况,培养会计专门人才。实行岗证单人才培养模式,就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将原有课程重新整合。

岗证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实现基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课证整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课程体系结构看,理论知识体系(知识目标)与职业能力体系(技能目标)应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二是从课程设计思路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知识结构围绕职业能力结构设计,将过去职业能力结构围绕知识结构设计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模式逆转,而进行的课程设计。三是从教学方式看,应当是为做而学,在做中学,由知识灌输型向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式转型。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体现企业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和驾驭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应体现岗位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四是在考核方式上,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相衔接,实行以证代考、以做代考制度,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此外,中职学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实现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岗证单培养模式要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按照校企双赢、专业对接、相对稳定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或专业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活动,建设设施健全的校内实训基地与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中的体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注意企业工作场所的教学化,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提高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二是创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提倡企业全程参与,不断改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及电子信息技术,开发虚拟会计工作环境。三是实现两个必须,即实践性教学必须占专业总课时的50%以上,学生毕业前必须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时间,学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保障场地、设施经费和设备维护、材料损耗经费,使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教学需要。

当然岗证单模式的课程设置不能完全等同于专业劳动技能鉴定,因此在教学课程设置改革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明确目的

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更强调的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此,我们推行的是岗证单式的教育,即学生毕业后既可以拿到学历证书,同时也会至少拿到一张或者更多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具备较强的岗位专业技能,以便学生出去后能很快适应所在岗位的工作。

(2)要“零缝隙”衔接

对于原本不属于同一系列的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企业人才需求现状来说,要做好课程设置、编排上的“零缝隙”衔接,确保将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消除矛盾。因此,学校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管理上下功夫,制定相应的配套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政策,使得正常教学与订单培养相互融合。

(3)要确保“双师型”师资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职业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提升我国现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而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既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具备规范的专业技能、培养指导能力,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联系和规律,而且应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当前,为了达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才产生了岗证单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各中职学校可以把推行岗证单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作为契机,推进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从而真正将培养目标转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心上来,使教学更符合行业、企业实际需要,使中职教育更好地从社会实际出发,更好地面向我国经济建设。进行岗证单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改革,将使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学习、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与职业教育的宗旨完全吻合。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实训岗位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