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分析

2011-08-06 01:53姜凤朝何依绮王文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单用胸腺肽洛韦

姜凤朝 何依绮 王文佳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317)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指人体因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发于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的人群。如小儿、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1,2]。常引起感染者多脏器的损伤,包括肝脏、肺、子宫等。HCM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毒,在我国有较高的感染率,好发于小儿,常导致小儿多脏器严重损伤。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针对HCMV感染,临床上一般采取抗病毒治疗,目前其治疗方法均未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因此研究治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师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共收集80例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HCMV感染的小儿患者,分别进行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和单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探究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在HCMV感染的小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共收集80例HCMV感染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男性各30例,女性各10例。研究组(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年龄为20d~5个月,平均为2个月;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年龄21d~5个月,平均为1.8个月。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程、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黄疸程度、ALT水平等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的住院的小儿患者;②以上病例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感染消化组制定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确诊为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②患有其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③患有肝脏类其他疾病者。

1.3 观察指标

①小儿患者血清CMV-IgM和尿CMV-DNA;②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皮疹、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一旦出现给予积极的处理。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①研究组:采用更昔洛韦+胸腺肽联合治疗,每次5mg/kg,q12h,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维持治疗:更昔洛韦5mg/kg,qd,连用2周;胸腺肽:400mg/kg,qd,静脉滴注,疗程为5d。②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用法及用量和研究组相同。

1.5 疗效判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小便常规等指标进行判断,分为以下3种情况:治愈:无黄疸,肝功能正常,血或小便CMV-DNA转阴;好转:黄疸和肝功能改善,TBIL(总胆红素)下降≥50%,血或小便CMV-DNA呈阳性,然而拷贝数≤10/mL;无效:TBIL下降<50%,血或小便CMV-DNA呈阳性且拷贝数>10/mL。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6 研究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

以上80例HCMV感染者分别给予更昔洛韦+胸腺肽治疗和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现差异。其中研究组治愈30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0%;将二者得总有效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后,χ2=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 n(%)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

比较结果见表2,研究组的患者接受更昔洛韦+胸腺肽治疗后,发生了各种不良反应,其中发生粒细胞减少共6例(15%),血小板升高共6例(15%),出现皮疹共4例(10%),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依次为粒细胞减少共11例(27.5%),血小板升高共9例(22.5%),出现皮疹共7例(17.5%),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说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 n(%)

3 讨 论

HCMV感染在我国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不明显,而且常常导致患儿多器官的损伤,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约12%的无临床症状患儿最后都会出现远期神经系统损伤,使患儿得智力、听力、视力等降低。小儿感染HCMV后,同时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小儿的抵抗力,导致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引发一系列感染症状[3-5]。

目前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有无黄疸)、血或小便CMV-DNA;肝功能检测等。一旦确诊,应该立即给予积极的病因及对症支持治疗。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单用更昔洛韦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但疗效均不满意,本文则研究了更昔洛韦与胸腺肽联合治疗本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将二者得总有效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后,χ2=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经卡方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即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更昔洛韦与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且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后者,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胡海燕.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5):433-434.

[2]徐利,杨征,何挺,等.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16(3):672-673.

[3]池永学,金正勇,苏立明,等.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2957-2958.

[4]程贤高,李晓春,等.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16(1):51-52.

[5]杨勇,赵宏霞,何犀,等.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47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7):565-566.

猜你喜欢
单用胸腺肽洛韦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血小板药单用或双联治疗短期并发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莫沙必利单用与联合黛力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研究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