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2011-08-07 04:02潘玉梅陈如娣唐光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出院内镜黏膜

潘玉梅,陈如娣,王 萍,唐光华

(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医院消化内科,江苏盐城,224001)

随着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被发现并在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技术也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一步发展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1]。它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疗效等同外科手术等优点[2]。本院成功开展了ESD手术90例,针对患者及家属缺乏ESD手术的相关知识,从健康教育方面入手,采取与其对应时段不同侧重点的全程护理,具体应用方式为患者入院后,除做好常规护理外,还给患者播放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幻灯片,以普及科普知识的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健康指导;同时导入医生在内镜中心成功进行ESD的图片,术前带患者参观内镜中心,熟悉环境以消除其紧张恐惧感;让患者了解术后康复期不同时段应掌握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着重突出饮食方面的指导;还请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作为成功案例介绍,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应手术治疗的相关信息;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有关ESD康复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经精心护理,9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5月本科共进行ESD手术90例,其中男 66例,女24例,年龄 45~76岁,平均 62.90岁。本组病例中伴发胆囊炎15例,脂肪肝12例,消化性溃疡6例,高血压病Ⅱ级18例,冠心病、心绞痛1例,房性早搏 1例,室性早搏1例,糖尿病4例。

1.2 方法

制定ESD手术健康教育表: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涉及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针对患者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对健康知识需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分,充分了解ESD手术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并与医疗小组合作,根据ESD手术临床诊疗和护理特点,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表。具体做法是:①入院当日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设施及有关制度、发放健康教育表,作详细介绍,同时结合个别宣传及阅读入院介绍材料(健康教育图片)等形式;②术前治疗期责任护士适时向患者讲解发生此类疾病的相关因素、疾病的临床表现,并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个体给予用药指导、检查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集中(以PPT形式宣教)或作个别宣教;③手术前日: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简要介绍手术方式、时间、地点、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术前禁食、术前右臂外周静脉留置、术前练习卧位排便、个别宣教或集中宣教(参观内镜中心)等相关事项;④手术当天责任护士再次告知患者术后应卧床24h及吸氧的重要性、心电监护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后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的自我观察方法,予个别宣教(健康教育处方);⑤术后1~3 d责任护士作术后活动指导,并教会患者如何循序渐进地调整自己的饮食,个别宣教(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⑥出院前日作好患者的饮食指导、药物指导、活动指导、定期复查、个别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实施:观察组患者入院当日进行入院介绍后,即发给患者一份健康教育表,并作详细介绍。住院过程中,责任护士依照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做好执行记录。不能按健康教育表执行者记录原因,该患者不纳入观察组进行效果评价。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诊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评价指标:患者出院前1 d进行调查,根据基础疾病和ESD手术治疗知识自行编制疾病知识及疾病相关技能掌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发病原因、活动、饮食、用药、检查、手术、并发症观察等相关问题,每题10分,共10题,总分100分,按掌握、一般掌握、未掌握进行效果评价。调查问卷达到80分为掌握,60~79分为一般掌握,60分以下为未掌握。由专人进行评估和观察。首先向患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使被调查者完全理解后自主填写调查表。共发放问卷90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问卷有效率100%。

1.3 结果

两组患者ESD手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ESD手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比较(例)

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例)

2 健康教育

2.1 术前健康教育

心理指导:ESD手术患者大多数有精神负担,表现为对手术恐惧、对疾病知识缺乏,担心手术是否会引发并发症及担心疾病的不良预后;其次也有对经济的顾虑,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3]。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了解其医疗保险类型,并协助其办理相关手续,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使患者能安心治疗。本院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健康指导;以PPT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ESD手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带患者参观内镜中心,熟悉手术环境,告知患者手术时使用全身麻醉,手术是在没有痛苦的过程中进行的,让患者消除顾虑,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术前个人准备:术前积极完善常规检查,如血液分析,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及病理等项目,并测量生命体征;右前臂给予外周静脉留置,嘱患者戒烟戒酒等。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8 h,胃功能减退者,禁食禁水12 h[4],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

2.2 术后健康指导

一般护理: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予氧气吸入2~3 L/min,床边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并记录。术后卧床休息24h,注意床头抬高30°,保持体位舒适;患者有呕吐不适时,嘱其头偏向一侧,并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卧床期间协助其床上大小便,观察有无尿潴留以及大便颜色、性状,2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

饮食:术后常规禁食24 h,病情如无特殊变化,可遵医嘱予以流质,如米汤、藕粉等,如无不适3 d后逐步过渡至少渣半流质,如白米粥、烂面条,再渐至软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忌烫、粗纤维食物。对伴发高血压病、血管弹性差者,术后应进食温流质1周[5]。

用药指导:术后根据医嘱予抑酸、止血、抗炎、黏膜保护剂,促进创伤性溃疡的愈合[6]。咽喉部不适时使用润喉片含化。

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穿孔、皮下气肿等并发症[7],如有腹痛、呕吐、黑便、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2.3 出院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应营养均衡,以促进伤口的愈合,1月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避免两餐间吃零食,忌睡前进食、暴饮暴食,戒烟酒。

指导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复查电子胃镜,如出现腹痛、黑便、进食受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出院前1d发放ESD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处方,使其掌握出院后疾病康复的要点。出院后1周及6个月各随访1次。

药物:根据医嘱继续口服抑酸剂4~6周。

[1] 姚礼庆,周平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

[2] 王 萍,姚礼庆.现代内镜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80.

[3] 丁翠萍,吴绘美,郭美莲.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12):27.

[4] 王东平,王 萍,陈如娣,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7(13):1247.

[5] 赵丽霞,张永红.1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9(9):27.

[6] 邱 枫,金小越.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后胃壁人造溃疡的愈合过程[J].新疆医学,2006,36(6):16.

[7] 周平红,姚礼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病变[J].中国消化内镜,2007,1(9):14.

猜你喜欢
出院内镜黏膜
眼内镜的噱头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