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盛阳衰”:古筝艺术繁荣表象后的潜在危机

2011-08-08 01:00
艺术评论 2011年12期
关键词:女性化古筝音乐

赵 星

赵星: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教研室讲师

当代古筝艺术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据统计,全国仅学筝者就达两百多万人,在所有器乐门类里名列前茅,仅次于学钢琴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筝坛“阴盛阳衰”现象日趋严重。我们来看一组数字:2008年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中,古筝青年A组、B组金银铜奖获奖者11人,男性只有1人;2009年第七届金钟奖古筝比赛获奖选手6人,仍是男性仅有1人;2009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古筝获奖选手6人,又是只有一位男性;在全国极富影响力的三所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现仍任职的古筝专业教师共有9名,只有王中山一位男老师。显然,这还只是筝坛现象的一部分,更广大的学筝者的性别比失调更严重。这种现象正常吗?对此,本文略作一些思考呈诸君以示求教。

一、古筝从艺人员“阴盛阳衰”现象的危害

艺术事业的发展同整个社会一样需要“生态平衡”。古筝从艺人员的性别成一定的合理比例才是一种健康、理想的发展状态。女性的灵敏度、细腻、感情一般更为突出,男性的体力、力度、肺活量、爆发力等则有明显优势,所以男女古筝演奏家在演奏风格上会有基本的差异,两者对立统一,动态互补,才能进达更高的和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显然难以成为良性的“生态环境”,对于这种乐器文化的平衡发展势必带来阻碍和限制。

从古筝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应然”之态来讲,它是同时具备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古筝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乐器之一,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表现出委婉、清秀和柔美,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表现出豪迈、粗犷和霸气。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驰的境地。而今“阴盛阳衰”业已使得这一门艺术越来越趋于女性化,阴柔化,如若长此偏颇地发展下去,也是不利于筝乐艺术的健康发展的。

作为古筝艺术的传承者和青少年学筝的引路人,专业教师的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就更深一层了。全国各地音乐院校和上面抽样调查的几所音乐院校近似,古筝教师都是绝大多数为女性。小孩子自幼学筝以至大学阶段,所接触的都是女老师,这对他们的性格形成、心理发展、艺术趣味等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深刻久远的影响。像大熊猫般稀有的男性古筝学生跟随几乎清一色的女性教师来学习筝艺,难免会在演奏、心理和人格诸多方面被不同程度地女性化,弹起筝来也都是袅袅娜娜、花枝招展缺乏阳刚之气。眼见得此情此景,原本想让男孩学筝的家长岂会不望而却步?长此以往任其发展,就会形成男性教师稀缺导致的男性弹筝女性化和男学生越来越少两者的恶性循环。

二、古筝艺人“阴盛阳衰”现象归因及对策

应该说,形成这种阴盛阳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寻求解决之策。

1.针对大众娱乐误导,大力矫正媒体导向

在信息化、娱乐化的时代,大众娱乐、传媒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受着利益的驱动,很多商业演出尤其是古筝演出,明显偏向女性,让女孩子穿着超短裙,扭着杨柳细腰,妩媚生姿,给古筝烙上了越来越深的女性化印记。如此这般迎合消费娱乐文化的需求,好吸引眼球,赚取钞票。至于弹出了什么样的音色,表达出怎样的内涵,则很少有人问津。大众传媒也来推波助澜。纵观现今的电影、电视剧,无论唐宋元明清,只要出现古筝那肯定有美女抚之,以便招徕观众,提高收视率;偶有男性弹奏的场面,仔细瞧来,那定然为琴而非筝也。于是,古筝这门乐器在传媒中几乎成了女性的专利,似乎这门乐器在形成之初就是专为女性设计似的。这就给人造成一种“误导”:仿佛古筝艺术本来就具有某种特定的性别倾向,使得学生的选择目标相对都比较固定。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公众资源,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利用自身优势引领健康的审美风尚,对古筝艺术的繁荣发展也可以而且应该给出科学全面的导向。比如多播放一些筝艺名家特别是男性的经典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演奏风格来反映古筝这件乐器的魅力,逐步改变大众对这门乐器女性化的偏见。商业演出亦应放长眼光,在女性弹筝“一统天下”之际特意增加男性演奏,未始不可以一新耳目,赢得利润。

2.针对现行招生机制,适当调整招生录取的取向

现今音乐院校入学考试侧重记忆力,看重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的综合排名。这种录取机制,勤于记忆背诵而未必有发展潜力的女生更占优势,那些专业突出、有发展前途但不愿意死记硬背导致文化课成绩偏低的男生却被拒之门外,从而更加强化了专业院校男女生比例的失调。为此,在文化课考试中除了侧重记忆力的命题外,应该增大综合论述、自由发挥的试题份量,使得男女学生各扬其长。在专业考试中,适度多选阳刚之曲,甚至也不妨把发展潜力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让男孩子也有一展优势的机遇。

3.针对家长心理,正确引导育人理念

为了缓解学筝者男女比例失衡,必须从娃娃抓起。可是,受制于传统观念,许多家长都认为女孩性格文静,音乐更可以培养气质,所以愿意让女孩去学包括古筝在内的乐器。而从将来就业考虑,他们又觉得女孩子学音乐,即使将来不能成为演奏家,当个音乐教师也是很不错的职业;而男孩子学音乐,以后的就业面较窄,投入很大却收入有限。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女学音乐,男学运动”是最好的选择,故而在少儿阶段就把男孩拒于学筝的门外。其实,这里存有严重的心理误区。

针对此类心理误区,应当通过多方面的正确引导,使更多的家长认识到,男生学筝天生就有生理优势,他们的力量型可以和女生的细腻型形成风格上的互补。不管条件如何去强求“男学运动”,无异于揠苗助长。更何况,学古筝并不影响参加运动,而且由于古筝是双手演奏,学筝还有同时开发左右半脑之效呢。因而,性别不该是孩子是否选择学筝的原因。

4.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多方改革教学方法

古筝专业教师群体女性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因而必须另辟蹊径,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首先,女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古筝艺术业已出现的女性化倾向,冷静地分析自身的优劣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扬长补短,更多磨练外柔内刚的一面。其次,针对目前为数不多的古筝专业男生,女教师们应该尽量在教学和演奏中减弱女性化的肢体语言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再次,在曲目的学习上也要花些心思,尽可能多选阳刚类名曲,启发男孩子在演奏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一批战斗在第一线的优秀的男性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教师。如:周延甲、赵登山、焦金海、何宝泉、赵曼琴王中山先生等。应该多辟渠道,充分发挥他们在我国筝坛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通过学术研讨扩大影响;经由传媒向全国推介;组织巡回教学、演奏让大家共享资源;举办观摩教学活动并利用远程教育供广大师生借鉴,从而彰显他们对古筝艺术的基石效应,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古筝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5.针对男女生理—心理差异,切实实施“因性施教”

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性别差异,有可能挫伤男孩子难得的学筝积极性,不经意间助长了“阴盛阳衰”。因为学筝要求习者好静,而且最好从小就开始学习。而且搞艺术本来就是要能“坐得住”,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特别是古筝演奏,要真正具有一定的造诣,要达到专业演奏水平,起码要练上十多年。但从生理—心理差异来讲,一般情况是女孩更有耐力、更踏实、更刻苦,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更多一些,也容易得到老师的“偏爱”;男孩小时候往往好动、喜欢打闹、持久性弱,加上随着学习古筝演奏的程度不断加深,高难的技法练习严谨而枯燥,让不少男生提不起兴趣,相对顽皮的男生常会因为耐不下性子导致半途而废,这也造成男孩能坚持学到最后的比例要明显小于女孩。

这就特别需要老师们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男孩子的优长,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男孩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后劲儿的时候,老师预先点明其发展的潜能,鼓励他们如若投身到古筝事业中来将会对古筝艺术的发展起到更长时间且更强劲的推动作用,显然会有助于强韧他们学筝的决心和信心。实践证明,女生的耐心和刻苦或许会让她们在初始阶段容易胜出,但是,男性弹古筝力量上有优势,日子一长,男生的爆发力就云霄直上了。经过认真练习之后,像《风之猎》、《西楚霸王》、《临安遗恨》等等,在同等技术层面的前提下,男性演奏者在音量、音色和气势上一般都会更胜一筹。

应该说,学习音乐的女孩比男孩多是一个普遍现象,只不过古筝方面显得更严重一点。在大力强调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和培养学生普遍音乐审美能力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仅把它当成正常显现,多一些关照也许更能促进筝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1. 应小丽、蒋国勇:《对高师院校男女生性别比失衡的思考》,《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

2. 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选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五期;

3. 许思安、张积家:《教师的性别角色观:“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成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四期;

4. 李星:《教师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的负面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5.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 马晔:《性别视角下的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现状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版;

7. 陈瑾《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性别比失衡的教育兵力分析》,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版;

8. 李红艳:《音乐院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学校成“公主殿堂”》,《北京日报》2009年3月16日。

猜你喜欢
女性化古筝音乐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
夏俊娜绘画语言的装饰性
《霸王别姬》和《黑天鹅》的比较研究
音乐
第一次弹古筝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我爱古筝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