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术前流程图的设计及应用

2011-08-08 06:58毛秀彩黄淑娟陈莲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2期
关键词:流程图医护病死率

毛秀彩 黄淑娟 陈莲花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血管系统急症,其治疗核心是尽早解除梗阻的冠状动脉,挽救濒死的心肌,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坏死。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已成为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首选干预方式[1]。有研究表明,急诊PCI再通率可高达85% ~95%[2]。然而急诊PCI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缩短DTB时间(从病人进入医院到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有资料显示[3],DTB时间与院内病死率明显相关,时间在90 min内院内病死率仅为3%,而在91~120 min、121~150 min及大于150 min,病死率分别为4.2%、5.7%及7.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4]指出,转运PCI的获益取决于DTB时间,转运时间小于90 min仍能使绝大多数病人获益。为使行急诊PCI术的病人尽可能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尽早开通梗阻冠脉的血流,我科医护相互协作,设计了急诊PCI术前流程图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2010年4月,我科共实施急诊PCI术16例,男7例,女9例。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6岁,平均年龄68.7岁。16例病人全部手术成功,1例女病人术后第3 d发生急性冠脉闭塞,再次行急诊PCI术后冠脉再通,2例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心衰,经转ICU治疗观察2~4 d后转回我科继续治疗,7~9 d好转出院,其余病人术后无并发症,住院10~14 d全部好转出院,继续进行追踪回访6个月,有3例再发心血管事件(其中1例因自行减药,2例因家中有突发事件,情绪过分激动引起),再次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病人效果满意,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

2 流程图介绍

全部按照急诊PCI术前流程图实施,较之前行常规术前准备的急诊PCI术的病人随机抽16例从时间上、治疗效果上进行对比,具体见流程图1。

图1 急诊PCI术前流程图

3 结果

从病人入院到送入介入室的时间缩短了18~23 min(由原来的54~73 min缩短到36~50 min),再灌注时间为58~84 min(原来为76~112 min),术后住院期间再发心血管事件减少了5.7%(由原来的24.4%减少到现在的 18.7%);减少了住院天数(平均住院10~14 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明显地减低了院内病死率的发生。

4 讨论

流程图的设计与应用,简化了工作程序,使医护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消除了护士(特别一些年轻护士)的忙、乱心理,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且可使当班医护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预见性地事先完成一部分工作,节约了医护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科室与科室之间及科室医护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从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等候时间,明显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确保了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再灌注,继而减少了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了院内病死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1]杨剑峰,宋 杰,张荣林,等.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2):144.

[2]朱文玲.急性心梗再灌注的循证医学[J].中国循证杂志,2003,2(18):64-66.

[3]陈湘玉,沈 红,曹巧兰,等.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的效能初探[J].护理研究,2010,24(3):791.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6.

猜你喜欢
流程图医护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