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中医饮食控制方案的临床研究

2011-08-11 07:49邓岚胡东鹏王宜王秀芝曹爱梅甄仲仝小林
中医药信息 2011年5期
关键词:空腹饮食血糖

邓岚,胡东鹏,王宜,王秀芝,曹爱梅,甄仲,仝小林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 101200;3.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北京 102200)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迅速转变,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体的糖尿病发病率急剧攀升[1],糖尿病的防治刻不容缓。饮食疗法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疗法,导师仝小林教授以中医药性理论作指导,将现代营养学总热量计算的方法,融入中医理论,研制出针对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型的饮食控制方案与食谱,建立2型糖尿病中医饮食控制方案。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进行,对饮食控制方案进行评价,现汇报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44个病例来源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和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病人。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消渴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实热证或虚寒证者。2)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糖尿病分型属于2型,且空腹血糖≤13mmol/l,餐后2h血糖≤16mmol/l者;年龄30~70岁;3)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中医辨证不符合实热证或虚寒证者;2)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不合作者(不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者);4)有严重心、肝、肾、脑、血液系统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5)近2周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严重感染者;空腹血糖>13mmol/l,或餐后2h血糖>16mmol/l者;如以上任何一个项为“是”,此受试者不能参加试验。

1.4 分组

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来源于昌平中医院和平谷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实热组36例,虚寒组36例)和对照组72例(实热组36例,虚寒组36例)。

1.5 治疗方案

所有受试者均得到遵从糖尿病基本饮食治疗原则的健康教育指导(由医师指导),观察期间原西药降糖药物的剂量保持不变。研究组由医师判定病人体质,给予基于中医药性理论的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案指导(由营养师指导),虚寒研究组治法以补虚温中散寒为法,食物的选择以温补性为主;实热研究组治法以开郁通腑清热为法,食物的选择以清凉性为主;对照组给予基本饮食治疗方案指导(由营养师指导),控制病人全天的总热量,不考虑食物性质。

1.6 观察指标

空腹及餐后2h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C,TG,LDL,HDL),空腹胰岛素,中医证候积分。

1.7 疗效评价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具体测定值自身及组间差值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所选病例为2008年10月~2009年1月来源于昌平中医院和平谷中医院已诊断2型糖尿病的门诊病人,共144例,最后完成129例,其中研究组63例(虚寒组31例,实热组32例),脱落8例、剔除1例;对照组66例(虚寒组31例,实热组35例),脱落4例、剔除2例,总脱落率10.4%。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空腹及餐后2h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空腹胰岛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 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如表1~3所示,患者按照食谱经过12周饮食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的测定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的空腹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较对照组下降趋势明显;两组治疗后的测定值及与治疗前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饮食治疗对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效果更佳,加入中医药性理论后的食谱较基本饮食治疗在对空腹血糖的改善上略显优势。

表1 治疗前后HbA1c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HbA1c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别相比,#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虚热研究组 31 7.18 ±1.30 6.55 ±1.3* 0.63 ±1.10组别 n#虚热对照组 31 7.15 ±1.42 6.55 ±1.07* 0.60 ±0.88实热研究组 32 6.86 ±1.00 6.19 ±0.71* 0.66 ±0.79#实热对照组 35 6.82 ±1.04 6.44 ±1.18* 0.38 ±0.85总研究组(虚热 ±实热)63 7.02 ±1.16 6.37 ±1.05* 0.65 ±0.95#总对照组(虚热 ±实热)66 6.97 ±1.23 6.49 ±1.12*0.48 ±0.87

表2 治疗前后FPG比较(s,mmol/l)

表2 治疗前后FPG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别相比,#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虚热研究组 31 7.49 ±2.12 7.17 ±1.55* 0.31 ±1.82组别 n#虚热对照组 31 7.18 ±2.73 7.19 ±2.73* 0.68 ±2.27实热研究组 32 6.81 ±1.80 6.58 ±1.55* 0.22 ±1.25#实热对照组 35 7.09 ±1.90 7.32 ±2.38* -0.23 ±1.50总研究组(虚热 ±实热)63 7.14 ±1.97 6.87 ±1.56* 0.27 ±1.55#总对照组(虚热 ±实热)66 7.45 ±2.49 7.26 ±2.53*0.19 ±1.94

表3 治疗前后2hPG的比较(s,mmol/l)

表3 治疗前后2hPG的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别相比,#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虚热研究组 31 11.95 ±4.43 10.44 ±3.55* 1.51 ±2.44组别 n#虚热对照组 31 11.80 ±5.28 9.26 ±4.03* 2.50 ±3.90实热研究组 32 10.87 ±4.56 9.29 ±2.99* 1.58 ±4.38#实热对照组 35 11.62 ±4.27 9.95 ±4.58* 1.66 ±4.23总研究组(虚热 ±实热)63 11.40 ±4.49 9.85 ±3.30* 1.54 ±3.53#总对照组(虚热 ±实热)66 11.71 ±4.74 9.63 ±4.31*2.07 ±4.07

2.3 对患者空腹胰岛素的影响

本研究中患者按照食谱经过12周饮食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空腹胰岛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的测定值及与治疗前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患者血脂的影响

本研究中患者按照食谱经过12周饮食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TC和LD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的TG的测定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的HDL的测定值均较治疗前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测定值及与治疗前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饮食治疗在TG和HDL的改善上略显优势,但因样本量偏少,未出现统计学差异。

2.5 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如表4所示,本研究中患者按照食谱经过12周饮食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改善均好于对照组。虚寒组中研究组有效率54.8%,对照组有效率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热组中研究组有效率59.4%,对照组有效率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研究组(虚寒 +实热组)有效率57.1%,对照组(虚寒+实热组)有效率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入中医药性理论后的食谱较基本饮食治疗在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上优势明显,尤其对实热组效果更佳。

表4 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n(%)]

3 讨论

本研究将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应用于中医饮食方案研究,表明基于中医药性理论的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案和基本饮食控制方案一样,可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对空腹血糖的改善上表现出优于基本饮食治疗组的趋势;在对血脂的调节上,同基本饮食治疗组一样,对TG和HDL表现出改善的趋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比基本饮食治疗有明显优势。表明基于中医药性理论的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案比基本饮食治疗方案更符合中国人体质及饮食习惯。但因条件所限样本量偏小,故血脂等结果虽有改善趋势,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今后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饮食疗法是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2],目前我国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内容和标准,是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按照西方人的膳食组成及代谢状况而制定的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的代谢水平。食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中医学理论,根据病人体质情况选用相应的食物进行调治,达到补偏纠弊的目的,是中医饮食控制的核心,也是提高饮食控制疗效的关键[3-4]。导师仝小林教授从事糖尿病的研究多年,提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分为实热证与虚寒证。同时寒、热、虚、实是人体质最基础的分型,而辨清寒、热、虚、实,亦是中医食疗最基本的原则。本次研究突破以往糖尿病中医食疗上的研究,未选用纯中药材,而是将谷薯等四大类主食以及常见副食、蔬菜等按中医理论进行性味分类,使用普通烹饪方法,使食谱更加大众化,利于普通患者理解及使用。

通过本次研究,既证实中医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案的科学性,又使之大众化,形成可广泛推广应用、简便易行的饮食控制方案,并有望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推广应用,可提高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控制效果,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及临床意义。

[1]Wenying Yang,Juming Lu,Jianping Weng,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12):1090 -1101.

[2]梁秋荣,马建新,袁举.干预措施对糖尿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2):311.

[3]柳月娟,宋素英,田福玲,等.糖尿病中医食疗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6):785 -786.

[4]曹瑛.中国食疗发展史简介[J].中国民间疗法,2001,9(3):46.

猜你喜欢
空腹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空腹喝水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