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自我:在语言与文学之间的体验和身份》介绍

2011-08-15 00:45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修改稿瑜伽译者

王 琼

《翻译自我:在语言与文学之间的体验和身份》(Translating Selves: Experience and Identity Betwee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是一本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主体参与性”的学术论文集。此书中收集的文章都是把“译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和涉及的几大方面包括:1)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身”与“心”的内在变化;2)译者的文化身份形成;3)译者的翻译知觉探讨;4)以及其他有关译者自我主体性和身份构建的话题。此书的两位编者,Paschalis Nikolaou博士执教于希腊爱尔林大学,而Maria-Venetia Kyritsi是一位职业翻译者,同时也是东英格利亚大学的翻译学博士。早在2006年,Nikolaou就在《翻译与创造性》中第一部分的第一章提到了译者翻译时自我内在的变化,他说“译者的个性及主体性在写作中也被‘翻译’,正是译者这种隐含的‘自我翻译’促成了原文及译文中的创造性,在原文与译文两者之间留下文学空间”(Nikolaou:20)。时隔两年之后,Nikolaou对“翻译自我”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拓展,最终使此书得以问世。

《翻译自我》这本书是在Douglas Robinson的《译者登场》之后,在翻译研究领域关注译者“自我”的翻译问题的又一力作,并且对“自我”和“翻译”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和多角度的论述,也丰富了翻译研究这门年轻且独立学科。

此书分为三大部分,共10个章节。整部书主要从文学、语言学、文化和哲学的视角探讨“自我”、“身份”和“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包含3个章节,主要关注的是文学翻译中的译者“自我”的内在变化。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有着特殊的心理和思维上的变化过程,同时译者也根据不同的文本语境产生了交互主体性的对话。第1章,Maria Filippakopoulou 针对Ros Schwartz 和Lulu Norman 二人在合作英译阿尔及利亚作家Chouaki的L’Étoile d’Alger (《阿尔及尔的星空》)一书时使用过的“修改稿”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移情体现。修改稿中有两人多出涂改过的笔记和修改建议,而利用把翻译修改稿作为研究对象和论证证据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方法创新,并且研究者可以通过修改稿看出译者在翻译时的语言、心理、修辞和道德方面的种种因素,真正向我们展示了译者在实际操作翻译时的真实性。通过修改稿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合作译者交互主体性的对话和共鸣。如果译者没有把自己“带入”到文本中去的话,这样的对话是不可能顺利实现的。第2章,Clive Scott从多个角度谈论了关于译者的翻译知觉(translating consciousness)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纪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关于“体验知觉”的探讨在翻译研究领域还尚未被纳入。Scott从Apollinaire 的诗歌中得到灵感,认为译者与诗人或画家一样有着相似的思维模式,并且通过翻译可以反映出语言本质的问题,例如翻译时译者个人习惯用语和个人的写作风格的参与和传达。整章对译者的翻译知觉总结了三个方面:1)原文可以作为反照译者心理和生理的原材料,通过翻译看出译者的“身心”本质;2)翻译可以重新塑造和减弱语言上的知觉。由于受到两种语言的影响,翻译时译者对两种语言的感悟程度有着流动性的变化;3)译者的自我和其他“自我”(包括作者、合作译者等)有相融合的地方,而更重要的是也同源语和目标语本身的固定结构相互融合。第3章,本书的编者Paschalis Nikolaou谈到了译者翻译时的自我内在转变,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自传体式的规则”。他认为译者在翻译时被原文或原作者的语言风格所影响,并且在翻译之后也习得了作者个人的语言特质(linguistic idiosyncrasies)。译者在吸收了作者的语言特质之后,将这种语言特征潜意识的化成了译者个人用语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关注的是跨文化翻译中译者的身份重建。第4章,Angelo Bottone通过研究对哲学家Paul Ricoeur的语料库,探讨法国哲学家是如何把翻译当做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翻译看出文化与身份之间的差异性。对于Ricoeur来说,语言的现象只有在多元语言的并存的情况下才能显现出来。因此,“翻译”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如何对待他者语言和文化的范式。译者也有自己的翻译道德和对待他者语言文化的态度。译者对他者的语言文化也有着自我意识形态的控制,包括是否愿意接纳、排斥、妥协他者语言文化等等。第6章,Rainer Guldin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翻译”可以对文化身份的塑造和文学主体性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并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了在意识形态和文学文本张力之间的对话上。他进一步的发展了Oswald de Andrade的“巴西食人主义”观点,深入探讨了其跨文化接触的隐喻问题,通过分析Vilém Flusser,Augusto 和 Haroldo de Campos的作品,讨论翻译过程可以转变成为一种写作实践,并且这种写作实践有着一种再创造的力量,可以让人们在后殖民语境下重新想象自我和自我的身份。

第三部分探讨译者的翻译经验和自我转变,共收录了4个案例分析,每个分析各为一个章节。第7章,Corinna Krause借助目的论对诗人进行访谈并收集实证数据。通过这些数据,Krause试图了解诗人自己翻译自己诗歌(即自我翻译,self-translation)背后的动机,以及这些自我翻译的诗歌是如果被出版社所接纳的。Krause的研究涉及到了个人身份与集体身份之间存在的张力问题。苏格兰的盖尔语是英国的少数语言之一,用盖尔语创作的文学希望能通过翻译赢得更多的读者群,而当把少数语言转换成英语时,其文化身份的塑造就必须重新商榷。因此,用盖尔语创作的诗人,需要把自己的诗歌再翻译成英语,这样也就形成了盖尔语诗歌是以双语版本出版的潜规则。少数语言为了赢得生存空间和主流话语中的文学地位,难免会遇到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对称,而盖尔语诗人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权衡和平衡这种不对称性,他们既要努力的保持语言的特殊身份,还要让盖尔语文学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由于《瑜伽经》是一部哲学和有关训练精神层面的著作,因此译者们,同时也是练习瑜伽的学徒们,利用目标文本作为他们自己对瑜伽精神理解的跳板,并试图让更多的西方读者知道瑜伽。瑜伽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的修炼,而作者把自己的体验撰写成文字之后也尽可能的总结自身体验,而读者或练习者不可能仅仅通过阅读文字就学会瑜伽,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亲身的“体验”这种修炼才能由“身”到“心”的感觉到瑜伽的存在。由于每个个体的“体验”都不一样,因此,译者在体验之后再翻译原文时,自然也难免不把自己体验的结果融进译文之中。

整本书的10个章节都是围绕“自我”和“翻译”两个内容在开展论述,这也是翻译研究领域自Douglas Robinson 《译者登场》之后,再次全面系统的对译者自我的个体变化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核心,他/她是生存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自我,不断地在吸收他者的养分,同时也把自己的特性融入到了译文当中。译者在翻译中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增值自我、改变自我。译者的自我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也因此,翻译生命将会永久的活跃。

猜你喜欢
修改稿瑜伽译者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Hello White瑜伽馆
迎接瑜伽日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彙校記
练瑜伽,悠着点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彙校記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