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全球化语境中母语意识的重要性

2011-08-15 00:45朱贵平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母语特性全球化

朱贵平

(朱贵平: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一个民族的母语是该民族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强势语言对母语以及国家的民族精神带来强大的冲击;而另一方面,母语国家又存在着各种轻视母语地位、作用的现象,从而在这一重要方面消解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从我国的情况看,可以列举如下反常现象:一是中英文拼盘化,媒体中英文夹杂使用过多、过滥。“英语缩写词直接嵌入汉语系统,反差极大,破坏了汉语系统的内在和谐及形式之美,其状荒唐可笑。”二是重外轻内,即重视外语学习,忽视母语修养。母语被认为不学自能而边缘化,在相当数量的中学,尤其是高中,母语学科教学已经从第一位降到第四、第五位。三是语境变迁,即明明是中国人,却反而生活在外语环境之中,使普通中国人觉得生活的不方便。四是母语用语衰退,由“话语霸权”导致了“用语霸权”,即只能用别人的语言说话,即使讨论自己的问题也同样。五是音译滥用,明明是个普通事物,非得取个洋名。六是主客颠倒,某些在大陆召开的华人国际大会没把华语作为工作语言之一。等等现象,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在母语、母语意识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上还存在明显偏差。因此,有必要增强和提高在全球化语境中母语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一、母语:保持民族特性的最重要因素

民族特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在全球化时代,母语构成民族特性的事实并没有改变,相反,这一事实现今令人十分关注。

首先,母语是保持民族文化的关键。母语是民族文化及其文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莫过于语言文字。美国社会学家C.威斯勒在其《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普遍的文化模式的九个方面,其中第一方面是语言,包括语言、文字、符号等。把语言放在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首要位置,足以说明语言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同时,母语又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母语是民族生命本身。母语意识的淡化以及母语能力的下降,往往意味着对民族文化的疏远和冷漠。而母语的消失,则直截了当地标志着民族文化的失落。

其次,母语是构成民族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经济、科学、因特网、电视的全球化,导致美式英语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母语与民族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西方著名政治家、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据此认为,保护本国的语言传统已成了生死攸关的问题。“原因在于,如果本国的语言日趋消亡,或者在几代之后遭到彻底侵蚀,那么,本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也会消失,本国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会湮没。”

再次,对母语的认同关系到国家特性的维持。全球化往往伴随着移民。移民有可能导致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的社会。但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十分强调英语作为唯一母语对于美国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讲两种或更多种语言的国家(例如瑞士、比利时和加拿大),随时都有分离的可能性。认为当前美国的国民身份、国家特性正在受到多方面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来自对英语母语的挑战,即“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移民的大多数人共说一种非英语的语言的现象。”因为西班牙语正在跟英语一起充当美国的语言。据此,亨廷顿强调美国已经出现了母语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将影响到美国的核心文化和国家特性的维持。

二、母语:民族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

首先,文字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埃及教育部长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就认为,语言是构成埃及爱国主义的众多要素之一。他在《无身份世界中的爱国主义——全球化的挑战》一书中,转引了纽伯里的话说:“埃及是一本细羊皮纸的文件,在希罗多德的上面,写的是《新约圣经》,再上面是《古兰经》,在这些的后面,古埃及象形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典籍中,蕴涵了丰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方面的思想资料,我们决不可低估汉语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母语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陈原曾经就语言感情问题这样写道:“使用某一种语言的社会集团……对自己的父母语都拥有强烈的感情。这种被称为语言感情的心理状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个社会集团的成员在不流行它的父母语的社会语境中,强烈地感到要用它的父母语彼此交际。……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社会集团的成员,虽则能掌握另外一个社会集团所使用的语言,在一般情况下他总归认为只有使用他的父母语对话,最能够表达感情。因此,在感情激动的片刻,他只愿意使用父母语来表达,而往往不想用他业已掌握的其他语言(即使是公用语)对话。”事实正是如此。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领取诺贝尔物理奖时,不用英语致辞,而用了自己的母语——汉语。在场的人都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但都对他报以会心的掌声。此时此刻,他表达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意识和感情。

应当指出,民族语言是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的具体化。一个民族即使其部分成员已经移居异国他乡,只要他们仍然使用着本民族的语言,那么他们和本民族多数成员在民族心理上仍然是一致的。

三、母语:每个民族必须卫护的最后遗产

母语是一个民族历史延续和文化独立的标志,同样也是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的根基。

首先,强势国家利用语言霸权可增进其国家利益。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语言的不平等传播有可能构成语言霸权。语言霸权的突出表现是网络。由于所有网站中大约70%源于美国,而且娱乐和工作交流中用得最多的语言又是英语(96%的电子商务网站用的是英文),因此,尽管因特网本身在文化上是“中立的”,但实际上,“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要想有意识地排斥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就更难了。”显然,这种情况有利于增强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吸引力,有利于美国用外国能够信赖和接受的语言解释宣扬美国政策,从而增进其国家利益。

其次,强势语言有可能动摇非强势语言国家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由技术垄断产生的语言霸权,对民族的语言性遗产形成的挑战,具有不可言状的苦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05年11月15日举行的“讲华语运动”开幕式上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只使用英语,导致母语失去它该有的定位,我们将逐渐流失价值观和文化遗产。社会本质将退化,最终人民会失去信心。我们会觉得自己像二等公民,永远都在模仿他人。”因此,关于扩大自己的语言在世界信息传递中的份额的问题,成了学者们关心的重要话题。

可见,维护语言文字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维护文化主权。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激荡甚至“单一文化的威胁”,增进母语意识也就成了每一位国人的重要责任。

[1]胡守钧.走向共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3]〔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4][5]〔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母语特性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