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新畲族乡群众体育强乡建设之我见

2011-08-15 00:43刘春梅
群文天地 2011年9期
关键词:乡党委新乡体育事业

■ 刘春梅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大。尤其是后奥运时代的到来,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创建体育强乡势在必行。丽新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以“生态强乡谋发展,振兴畲乡促和谐”为总体战略目标,以创建省级“体育强乡”为契机,始终坚持“体育先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体育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健身设施的投入,广泛调动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壮大。

一、丽新乡发展体育事业创建体育强乡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丽新乡是丽水市莲都区西部窗口,与松阳、武义交界,距市区38公里,辖10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3168户,总人口10042人,辖区面积82.33平方公里,丽新乡是畲族人口占20%多的畲族乡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在建设体育强乡过程中,存在对农村健康教育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一项公共投资,其投资效益便会间接地表现出来,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发展体育事业、创建体育强乡推动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减少农民的发病率从而减少医疗开支,培养农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使生产与生活更加美好。丽新乡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制约农村群众体育消费,是群众发展体育事业、创建体育强乡的瓶颈。

二、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创建丽新体育强乡建设的对策

1、制定科学计划,开创丽新特色

自体育创强工作部署开展以来,丽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体育强乡创建工作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件大事来抓,把该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列入乡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针对新形势下新农村体育创强工作面临的种种困难,丽新乡党委、政府深入研究,大胆探索,不断拿出新对策、谋求新突破,认真解决了影响本乡体育创强工作发展前进的“瓶颈”问题,真正做到了对体育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指导、有总结,把各项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

2、落实责任分解,完善体育组织

为了统筹体育创强工作的有序开展,丽新乡第一时间建立了丽新乡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和丽新乡创建体育强乡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以丽新乡文体站为主要力量,其他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响应。同时该乡所辖10个行政村都建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和体育辅导站,配备一名社会体育辅导员。有利保障了全乡各村的体育发展工作。

3、加强经费保障,普及体育设施

丽新乡党委、政府要将体育事业投入每年都列入乡财政预算,并且每年都有所提高。通过优先投入特色项目及大众项目,创建了丽新乡特色的体育环境。2009年以前,丽新乡白岸口、山村、马村等10个行政村活动室只有棋牌桌,而室外的体育健身设施更是少之又少,只有1到2个村有乒乓球桌。篮球场也只有在丽新乡政府所在地的畎岸村的民族中心小学才有一个,用于锻炼身体的健身路径基本没有,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自从丽新乡创建体育强乡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建“山花工程”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把原上塘畈小学的教学楼改造成文体活动中心,目前文体活动中心综合楼面积为650平方米,集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网络室、体育活动室、训练房、展厅等为一体。建设体育设施需要场地,可是山区缺的就是宽敞的场地。尤其是交通方便的场地那更是寸土寸金。咸宜村为了建设标准的篮球场和其他健身场所,村双委提前准备,在设计建造村委会办公楼之前就规划好了标准篮球场和安装其他健身器材的位置,在保证上级资金专款专用的基础上,村里又投入3万多元,确保了篮球场和其他健身场的质量。现在,腰鼓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敲了,老人们听着音乐,练上几节健身操,男女老少都上阵,其乐融融,别有一番和谐景象。丽新乡陆续投入50多万元,因地制宜地建设,实现了村村建有体育活动场所、活动室,全乡共建有6个篮球场,8套健身路径,1个门球场,6个乒乓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到了13000多平方米。

4、丰富体育活动,提高群众素质

发展自身特色,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目前,丽新乡拥有军鼓队、打连香、腰鼓、健身操、门球等10支体育队伍,有5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3支体育队伍,全乡共有35支体育队伍。全乡体育人口共4824人,达到总人口的42%,老年人口2670人,体育人口1370人,达到51%。每年利用元宵节等节假日,黄弄村布龙队、畎岸腰鼓队、黄岭上打连香等深入单位、农户举行游艺活动;机关事业单位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以加强干部职工参与运动、参与健身的热情,提高身体素质。在推进全民建设活动开展的同时,注重增强群众健身意识。组织实施国民体质监测,设立监测站,开展农民体质测试,建立健康档案。

5、发扬竞赛精神,推进全民参与

丽新党委、政府经常利用农闲和重大节假日等时间,针对不同层面的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如举行“五四”青年篮球比赛、重阳节老年人健步走以及春节游园等体育竞赛活动已成为每年固定的体育项目,深得群众喜欢。平时,畎岸、黄岭上、上塘畈、咸宜各村的腰鼓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体活动,经常性地集合训练,上塘畈村积极利用“山花工程”活动中心开展畲族文化体育活动,畲族特色赶猪比赛、又文又武的山歌是深受畲族群众所喜爱的业余时间体育娱乐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运动能力,都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和拥护。连续三年举办全乡各类形式的运动会,极大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热情。丽新乡还积极组队参加区级以上的比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每年选派运动员参加区小学生运动会屡获佳绩;丽新小学选派教师参加丽水市运动会,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畎岸老年门球队连续两年参加区里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

6、深入持久宣传,营造创强氛围

“创建省级体育强乡”是一项实事工程,更是一项全民工程。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切实抓好宣传、营造氛围是关键。丽新乡党委、政府紧密联系丽新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工作方法。一是坚持多种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公开栏等,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文体宣传活动,为村健身活动中心订阅体育报刊杂志、发放体育知识宣传册等形式向村民宣传体育健身方法,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全民健身的健康氛围,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二是坚持管理和培训相结合。针对农村群众的业余爱好,三年来,开设腰鼓、健身操等业余培训辅导十五次,参加培训人员多达350多人,不断壮大了文体骨干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体育档案的管理制度,由专职人员负责。三是坚持上下联动相结合。以干部联村为纽带,各村联村干部认真指导各村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做好创强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丽新乡以农村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健身体育设施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普及体育知识宣传、体育技术服务、体育基层组织和制度建设等工作;从繁荣发展群众体育,到促进体育竞技水平提高;因地制宜地引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摒弃生活陋习,乐于接受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农民群众们切身感受到了农村体育建设给他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变化。

猜你喜欢
乡党委新乡体育事业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李艳惠、李冬冬作品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新乡产业集聚区转型问题与对策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服务地方体育事业的研究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新乡市游客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面面俱到
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