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1-08-15 00:51
含笑花 2011年2期
关键词:品性头颅文采

卷首语

又是一年春草绿。

值此生命充盈的时节,本期《含笑花》迎着立春晨曦,沐着雨水甘露,伴着惊蛰春雷,如玉兔踏青而来。

这一期是散文专号。我们立足于虽有情可言、却含而不露的秉性,主旨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高远,营造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境,追求于今日含笑,明日笑开的景致,揣着一种就像母亲打扮女儿的真挚情感,将一批作者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万千胸臆,奉献给亲爱的读者,奉献给灿烂的春天。

这一篇篇清新亮丽的散方,如苍翠青山间形态各异、汩汩而流的一条条泉溪,或急或缓,或明或暗,滔滔淘淘,如音似律;其性致,其雅姿,其叮咚之音,其灵秀之性,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之余,定能洗刷心旌上的尘埃,使心灵如溪水般澄澈,进而获得至真至切、至柔至美的惬意之感。

《马洒的色彩》一文,作者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性,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去开拓心境,并捧出文采淡雅,意境深幽的锦秀佳章,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和谐恬淡,安详清静,快活自在,生生不息之意象;《边地悲歌》的作者以悲痛冷静的心情,写出了平凡人的复杂心境,读后让人甚感扼腕与嘘唏的同时,不禁憾然、惆怅,进而就看见那些“恍恍惚惚,飘飘渺渺的雾海当中,露出几个不同面目却也清晰的青山头颅”,头颅上分别昭示着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寓意风景;《过往时光》的作者把自己充实而丰富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其文犹如一棵充满生机的树,枝繁叶茂,一切都恰到好处,叶不能多一片,枝不能少一杆;《宁静有多远》的作者似为卑微的生命立言,以动物的品性反观人类的品性,给人以醍醐灌顶的顿悟,并且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力与情绪冲击力,这让作为自然之子,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了一己之私、其贪婪品性暴露无遗,让人羞愧无比,无地自容。其它作品或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或意境深邃,曲径通幽,或人情练达,事事洞明,好似“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的风采,进而基本达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艺术境界。

古今中外艺术家们无不如此倡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人千脸,万人万相,既百态千姿,亦滴水见太阳。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感悟与思索,不同的境遇也会成就不同的文采与各异之风骚。惟有如此,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观园当中,才会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惟有如此,文学的星空才会充满无尽的遐思,就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给人以无比亲切的启迪与向往。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于是,我们在众多的来稿中,采撷出本期比较成熟与耐读的25篇散文,以飨读者。这些作品应当是生命的情调,是思想的火花,是灵魂的震颤;作者们各自站在艺术生命的平台上,将一种生命的代价、幽深的思想、真挚的情愫鲜活地捧了出来,呈献在蓝天下春日的精神餐桌上,让人们品尝,让人们顿悟。

猜你喜欢
品性头颅文采
浅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嵇康·绝响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
会说话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