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2011-08-15 00:49
山花 2011年18期
关键词:写作者网络文学创作

徐 曼

前不久,一些学生的习作在网上发表并获了奖,他们很兴奋。这些学生在兴奋之余说:“他们在网上所看到的文章,从内容到表达方式有很多新颖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不能接受。” 网络文学的出现,带来文学观念的某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网络文学有一定的道德约束,但不排除还有不少作品为了某些利益,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社会上,尤其是对好奇心强、易接受新知识、喜欢张扬个性、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予以探索,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

一、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促进思维开放,提倡思想自由

网络文学所具有的特点是交互性、快捷性和方便性。网络文学作品不像传统文学作品那样,还需要通过编辑的反复筛选才能确定是否发表,并且发表后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知,不甚方便。而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没有那么多的环节,写作者只要在电脑上敲击键盘,然后贴到各大文学论坛上即可。大学生的思想以及对问题的看法,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他们的喜与怒、哀与乐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示;大胆的见解、精辟的论述都可全盘托出。写作者与读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个作者发表文章后,读者看后就可立即对此做出评论;写作者也可根据读者的反应立即做出修改。空间的自由和开放,使大学生有更多灵活的思维和奇特的想象。

2.提供写作空间,形成创作的欲望

网络文学的即时性、平民性、交互性非常强。很多热爱文学写作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展示自己的才华、激励自己成长和成才。他们的言说被关注、被评论,甚至有些还得到好的评价,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尤其是他们在尝试着往各大报刊杂志投稿无门或石沉大海之后,这个广阔的空间给了他们释放才华的机会,他们跃跃欲试,创作的欲望在一次次的被关注中越来越强烈。网络取消了写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线,网络开放的姿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了参与者,人人都是“作家”。

3.有效借助载体,进行心理释放

网络文学是一面多棱镜,它让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进入了一个多元的空间,这里展示的是多种灵魂与心态。他们在现实中很多不能得到或体会到,在这个空间中能够用心灵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让大学生展示自我,任自己的思绪驰骋,网络使人畅所欲言、倾心吐诉。大学生感情丰富、内心敏感,他们需要交流和沟通,但是又不愿完全把自己暴露给对方,这样的一个载体完全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他们可以尽情诉说,心理得到了释放。

4.形成创造思维,改善审美取向

网络文学题材灵活、短小精悍、风格独特、形式灵活。如“网易”文学社区转载的《我的一生》,题目旁边是一只动画小猪不住地上下踹跳,憨态可鞠,十分逗人。该文章运用了网络技术,说几句话就贴一张图,文字只是过渡,真正的意思须从图中体味,精彩之处尽在不言中。文章后面的讨论区内,有一长串跟帖。有的读者表示不满:“最早可是我转帖过来的呀!”有的读者赞叹“太绝了!”有的读者刨根问底“哪里能找到这样的作品?”……其实该故事十分简单,就是以一只动画猪来代表一个男孩子,写他上学、工作、恋爱的故事。大学生对此感到新颖,自然很喜欢。同时网络对写作者的无选择性,是极其宽泛的,写作者可隐去真实姓名,进行文学创作。这种无选择性让许多新的写作技巧、新的观点,都能有展露的阵地。

5.题材多样,创作方式灵活

在传统的散文创作中,其题材大多是山川、河流、花、鸟、鱼、虫、草、树木等,而网络散文的题材是方方面面的,可以涉及性、爱、人性等。大学生们学会关注生活、生存,关注生活的底层。在行文方式上,其创作特点有:其一,词汇解活。各种奇特的词语组合,各种大胆的说法,都可以在这里出现。其二,行文的跳跃性大,写作者思路活性大。这些组合不是零散的,而是一种合理的跳动。小说方面,传统内容是写爱情故事、人生苦难,而现在是如何让它们有所突破,关注生存最引人瞩目,同时还有写网恋和对网络的一些幻想等。小说的行文方式完全让读者的心情放松,没有传统的长篇累牍,没有处处设置悬念,给人的阅读感觉较轻松。

二、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创作思想不严肃,急于求成的心理

网络发表快捷便利,无专业人士挑选审查,因此,在大学生的头脑里就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创作很容易,发表很简单。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言论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甚至有的是毫不负责的。网络文学的急于求成性使得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对文章深度打磨的耐心,肤浅、造作充斥着网络文学的各个角落。网络上的好文章如同昙花一现,多数是以平、短、滥为主流,不能够完整地表达出思想,一篇帖子里的语病、错字、别字数不胜数。

2.写作方法单一,想象力不足

网络文学的写作方式,一般是一句话或几个字为一段,人物以才子佳人为主,场景以聊天室为主,少有户外活动,结局以分手为主,表现爱情以语言为主,缺少形体动作,更无任何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作方法单一。在网上有不少作品,缺乏合理的、深层的想象,没有什么思考力。网络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过于便利的条件,而且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的特性,因此,网络写作者大都在酝酿与构思的时候过分急于把作品呈现给读者,他们过于急切地想知道读者的评判和贴子反馈的多少、点击率的高低。在一种相对浮躁和接近功利的目的敦促下,对作品的推敲不够,其创作也就不可能完全展开。国外某著名哲学家说过:“真正的情感是心里涌出来的,而不是在脑子里挤出来的,好文字是为感动别人而写,但不是为了刻意感动别人而生生地造出来”。

3.自我意识膨胀,价值判断标准缺失

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方便快捷,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自我膨胀和表现欲。大学生游离在网络的虚幻之间,利用“开放、平等、自由、匿名”的写作空间表现自己。人气在网上成为写作水准的标志性指数,于是,一些大学生将自己的恋爱史曝光,展示自己情感的脆弱、爱情的盲目和赤裸裸的欲望。当然,这些情感与欲望是人类共有的东西,但是把它们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激起了广泛的同情和关注,每个人都能从网络小说中找到那些似曾相识的感受和经历,于是在文字的欺骗性里,点击率越多,自我膨胀就越厉害。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好作品的出世,而且影响创作主体的价值判断,甚至会影响到写作者的成长。

4.提倡个人享乐,宣传爱情至上

网络写作者是相对自由的写作群体,他们的作品不再过多讲求“崇高”与“无私”,而是倾向于追求个体生命的享乐,注重生命激情的宣泄。如《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描写的是一群激情飞扬的青年学子,徜徉于歌厅、酒吧,享受着各类名牌,随性地生活,尽情地放纵。网络小说中个人爱情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冲突更加剧烈,价值选择上也更加困难,同时也很容易使痴迷于网络文学的学生在气质、心理、思想方面发生变化。

5.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标准倾斜

网络小说中所展示的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与主导文化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念与文明发生碰撞,学生对两种价值观念的反应呈现多元化取向。另外,从小接触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的价值观念与生活中所接触到现象融合到一起,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头脑中的交锋、摩擦、碰撞、冲突愈发强烈,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审美特征有可能发生倾斜,甚至是“断裂”。他们通过一个虚拟的名字,在网络世界里宣泄着被日常生活、学习、求职、就业所压抑了的个性与苦闷;或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以达到自己在平常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以求得在虚拟世界中的虚假的满足,甚至不愿也不想回到现实中。

6.虚假的成就感,进取心消退

网络带给一些大学生的是虚假的成就感,使其精神变得浮躁张狂。网络点击率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帖子及其写作者受关注的程度。当价值判断以点击率作为标准时,会使人变得浮躁。于是,追求题目的怪异和噱头成为众多写作者的通病。浮躁不安、虚张声势使一些作品成为“泡沫”。 现在有不少大学生的文章,消极因素较多,主题明显低沉,缺乏时代青年应有的热情、朝气、活力和进取精神。

三、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写作主体的教育

网络文学的写作者多为大学生,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作,同时鼓励大学生多出意义深远的作品。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以真诚的态度投入到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之中。以饱满的热情、敏锐的观察来发现校园中的真善美,大学生的活跃思想、丰富情感、积极进取、建功创业才能在作品中得以体现,才能真正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

2.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现阶段还很幼稚、弱小,从某些角度看有的还很肤浅。网络写作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读者能够从网上阅读到很多的网络原创作品,读者如果认可的作品就可以自由下载。学生要能够正确分析和评判网络文学,对网络作品中所体现的真善美要善于借鉴,对于网络作品中的假恶丑要剔除、批判,要善于吸取作品中的积极、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思想观念。

3.规范和开展网络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的创作具有随意性,对其评论也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及时对网络文学界的新现象和新作品、尚无定论的话题发起广泛的讨论,促使读者与写作者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促进网络写作者更多地体验生活、挖掘生活,必将带来整个网络文学界创作和欣赏水平的上升,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对网络文学给予中肯的评价,鼓励学生以书评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此类作品的看法。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有一些大学生因为缺少关爱,常到网上寻找“慰藉”。教师作为心灵的教育者,要从心理上去关爱学生。教师的世界观、敬业精神、责任心、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品德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声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教师要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要有宽广的胸怀,容忍学生的缺点,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5.有效管理文学网站

文学网站站主要加强搜集整理,包括编排网络文学文库的目录,同时对网络文学书库进行去粗取精,把那些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章统统去掉。可以专门建立大学生网络文学网站,向他们推荐格调清新、内容健康的网文,把大学生创作作品在网上登载,鼓励大学生的创作。

大学生追逐网络文学的现象,应加强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要让他们清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对他们的思想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大学生了解网络文学的确有必要,但是要想学到真正的文学知识、写作技巧以及获得文学作品带给心灵的愉悦、享受,读书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有效途径。

[1]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赵淑平.网络文学价值评估的三个关键词[N].中华读书报,2004-11-10.

[3]舒晋瑜.敲响网络校园小说的警钟[N].中华读书报,2004-1-21.

[4]裴玉成.网络文学:自律和他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猜你喜欢
写作者网络文学创作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一墙之隔》创作谈
写作
网络文学的诞生
创作随笔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