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学习者柔性思维的开拓与培养

2011-08-15 00:45戴祝君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柔性学习者语言

戴祝君

(戴祝君: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外语教育。)

一、问题的缘起

我国学生在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费时低效、应试倾向严重、积累多而产出差等问题,英语教育模式缺陷是其根本原因。重知识轻能力、重输入轻输出的传统外语教育模式下的学习者呈现出柔性不足,刚性有余的思维模式特征。刚性思维是本能思维,是低阶的单向直线思维,缺乏整体观和策略性,且以静态逻辑为基础,忽略事物间的关联,有此思维特征的学习者在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缺乏可持续。

教育模式决定着学习者思维模式的发展。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本质、内涵、终极目标和社会功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处于为学习而学习的孤立状态。绝大多数的施教者重视机械记忆、浅层次理解和近迁移的应用能力,还停留在低阶能力的培养阶段。运用高阶思维,如创新思维、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我国教学模式改革重大走向之一。因此,培养学习者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主动建构的、合作反思的有意义的学习,发展创新、问题求解、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英语学习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过程:从语言本体上看,是习得语义、句法和语用的过程;从技能培养上看,是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从社会功能上看,是进行跨文化交际、了解中西文化内涵产生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柔性思维训练有其语言、文化、通识、思辨的学科优势,从而达到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目标。

二、柔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柔性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对英语学习者实施柔性思维的开拓和培养,重在重建其核心模式,即以动态逻辑为基础的多视角、多层次、多模式的复杂思维方式,通过对思维的速度、广度、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创新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培养,达成学习者处理应对动态性、复杂性、创造性的问题和情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能和综合能力,使英语学习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思维是思想、观念、行为之本源,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对他们的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起决定作用,也对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在我国,英语教学历时长、受众广,是我国各层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者学业发展和可持续能力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基于课堂的柔性思维模式的培养在培训内容、方法和时间跨度上都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它是一个培养学习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看问题的有规划的、系统的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重在系统设计、有效实施,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学习步骤,使之贯穿于英语日常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最终实现完善学习者思维模式的目的。

三、英语柔性思维的培养路径

基于对柔性思维特征、英语学习者认知特征的考量,在教学目标、学习材料选择、施教模式、学习评价等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应充分考虑柔性思维与刚性思维的适恰,充分考虑英语学习者惯性学习模式与新型学习模式的衔接与过渡,充分考虑施教者与受教者在角色模式上的接洽,从而构建英语学习者柔性思维拓展和培养路径的有效性。本文重点探究从整体与局部、静态与动态、有形与无形、有利与有害、主要与次要、肯定与否定和过程与环境等思维视角[5]对学习者实施柔性思维的开拓和培养。

(一)整体VS. 局部

“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哲学思想造就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模式。整体思维统揽全局,强调整体平衡发展。而西方的“神凡两分”“二元对立”思想则为西方分析思维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分析思维着眼局部,强调形式结构程式,突出局部在整体构造中的功能。就语言的理解和表述而言,整体思维趋向从大到小,从篇章到段落,从句子到词汇的理解顺序;而分析思维趋向从小到大,从细节到整体,层层推进。

两种思维视角的融合训练一方面培养学习者从局部思维视角关注英语学习各个层次的细节,另一方面又培养学习者从整体思维视角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整体与环境的关系。学会关注事物间的关联,小到语块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作用,大到篇章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效地习得语言、解读文化。

(二)静态VS. 动态

动态逻辑思维界面的构建是柔性思维培养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的意义不是静态孤立的,而要在动态的关联中理解,即其在动态语境中的意义。培养学习者从对词汇短语的记忆式理解转向对语境的关注,实现语言输出的准确得体。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经常使用趣味横生的文字游戏来实施该项思维训练,如要求学习者设置语境以确定“Time flies!”意义:如添加 “It has been decades since we met last time!(咱们可是几十年没见面啦!)”“Time flies!”意为“光阴似箭啊!”;若设置“Oh,no! They fly too fast!(啊,那可不行!它们飞得太快了!)”,则意为“给苍蝇计时!”。该项训练一方面突出语境理解的动态性,另一方面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拓宽思维广度、提高思维速度,增强语言表达张力。

(三)有形VS. 无形

有形与无形思维视角的训练通常从两个层次实施。其一,培养学习者了解中英思维差异在英汉表达方式上的体现。英语是形态语言,主要依靠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结构的完整性。这种在语言形式上的接应被称为形合(cohesion),而语言内涵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通过连接词、介词等体现出来。英语是显性语言,强调句子成分之间的从属、修饰、平行、对比等关系。而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多用意合手段(coherence),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体现,注重运用词义达到连贯。汉语的文字结构没有形态变化的条件,没有关系词,句子成分之间的辅助词要少得多。汉语是隐性语言,多以实词的本身意义和语序连接,语言直接与意义挂钩。因此,学习者在英汉语理解和转换的过程中,要注意虚实转换,起承转合,自然衔接。

其二,培养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学习者通过有形的文字读懂无形的意义,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作出推理、判断和预测。在教学实施中应选取字表涵义与深层涵义存在信息差的语料,提升学习者对作者意图、作品寓意的洞悉程度,提高对语境的明晰度及对文化内涵的敏感度。因而,该项思维训练深化了学习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的认识和理解。

(四)有利VS. 有害

该项思维训练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利与害是主观标准对事物的一种划分,事物原无利害之分,利害关系是以动态的方式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英语学习不仅习得语言知识,提高综合语言技能,还要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洞悉各种文化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其影响,形成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文化价值判断,同时也避免妄自尊大,武断排外的文化狭隘心理。因此,该项训练能够促使学习者对英语学习和中西文化进行批判性思维,学以致用,从而实现中西文化之间平等的双轨传递。

(五)主要VS. 次要

该项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习者对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的判断选择能力。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但长期以来,英语的教与学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社会、学校、教师和学习者通常会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效,严重忽略了学习者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导致“高分低能”、“文化失语症”等问题。因此,主要与次要思维视角的训练能够引导学习者认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及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而非单纯提高考试分数。这种训练促进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规划-学习评价-调整内容方法的有效循环,提高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

(六)肯定VS. 否定

该项思维训练以期促进学习者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策略的掌握,习得策略的选用对英语学习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学习策略的差异能导致迥然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在多年的英语习得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策略选择倾向,如背诵,语块习得,联想法等。但各种学习策略形成又受到各种内在因素,如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年龄、智力、个性等的影响,而且教师、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等外在因素也对学习策略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不尽雷同,而且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习者。因此,学习者要学会认识自身的个性、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从而最优化利用现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并根据各阶段的英语学习进程和学习目标,分析评价目前的学习策略,并作出相应的取舍调整,以提高学习成效。

(七)过程VS. 环境

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和发展应用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终极目标设定之下,每个学习者都有必要在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设立阶段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英语学习规划,具体落实实现各阶段目标的方法、步骤,以确保学习的稳步发展,实现终极目标。另一方面,培养学习者将英语学习与各个教育阶段的学习过程放在社会环境的背景之下考量与规划,与所学专业、自身兴趣、社会环境衔接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实现语言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成为训练有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阶人才。

四、小结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英语学习者柔性思维的开拓和培养,有助于优化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实现刚性思维与柔性思维的有效衔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英语学习多角度性和多层次性要求课堂教学根据语言的不同层次(如词汇、篇章、句法等)进行柔性思维教学活动的设计,从不同的思维视角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语言输出质量和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基于课堂的柔性思维教学设计丰富多彩,既提高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又帮助学习者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推动了学业的全方位发展。与此同时,柔性思维培训也增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树立全球观和发展观,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受教者柔性思维拓展与培养,施教者的教学理念也得以更新,教学角色得到转变,其柔性思维能力得到加强,推动了英语教育者的自我成长与专业发展。

[1][2][3]钟智贤. 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教育科学出版设.北京. 2008.

[4]袁劲松.柔性思维教练:[M].青岛出版社.青岛.2005.

猜你喜欢
柔性学习者语言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一种柔性复合高导热索制备及应用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