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

2011-08-15 00:45邵青艳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通识内化政治

邵青艳

一、引言

通识教育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古希腊时代以培养贵族为目标的博雅教育和“七艺”课程。目前,各国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涵义理解莫衷一是。我国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二、美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通识教育目标中的体现。1945年,哈佛大学一份专门研究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书中就指出:美国高等教育首先要克服过分专门化倾向,应该加强学生学习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遗产,应该通过通识教育“帮助人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 1977年,由哈佛大学校长博克任命的罗索斯基负责的工作组提交了一份《核心课程报告书》。该报告明确了哈佛大学的教育理想或目的是培养20世纪有教养的人。他必须具备素质之一就是“勤于思考道德与伦理问题,具有明智的判断力,能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2004年4月公布的《哈佛学院课程改革报告》提出教育目标也强调:“培养好奇的、反思性的、经过良好训练的、有知识的、严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独立的、质疑的创造性思想家,他们有能力在全国和全球过着奉献性的生活”。这些通识教育目标虽然说法各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伦理观念和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显现出非常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的体现。一是通过明确而完善的正式通识教育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内容涵盖科学、人文、社会各领域,通过教给学生人类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素质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西方主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二是在丰富多样的非正式通识教育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非正式的通识课程中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等。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有的可以获得学分,有的没有学分,但是鼓励学生参加,如学会组织;还有很多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如领导实习等。这与正式课程相互配合,共同达到育人目的。

最后,对学生考评中的体现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美国通识教育中公民教育的衡量标准,就是看能否培养出认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公民”。他们把训练公民在政治参与中“做出明智决定”的技巧,作为评价其教育效果的侧重点。普林斯顿大学就把评价优秀学生的品行放在首位,宾西法尼亚大学也积极实施“领导者形象”的品德计划等。这都充分表明他们考评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视。

三、对美国通识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评价

首先,美国通识教育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美国通识教育中渗透着厚重的人本精神,追求以人为中心,发展人,完善人,可以说,这也是不断推动通识教育前进的动力。我们经过扬弃,可以大胆借鉴和汲取其思想精华,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把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生活的素质放在首位。我们的教育既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谋取生存手段,还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使这两重目的得到完整统一,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其次,美国通识教育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非常注重知识、能力、素质适时转化和实际内化,并以教育实效的外显形式(语言和行为)作为考评依据。在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灌输”和“渗透”,可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初步认同。但是,它若没有被及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行动,加以固化和内化,养成习惯,就会使原来激情慢慢淡化,甚至消失。我们看到美国通过通识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就非常注重推动知行转化,注重教育中后期的巩固和内化,把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的思想认同、产生的道德感情引导到学生行为品质的养成上来,并运用教育合力协助完成,最后对学生实际言行进行综合考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相形之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巩固、内化和测评教育成果等关键性环节的缺失或不同程度的忽视。

另外,许多学校都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起到陶冶人的作用。在美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某个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由全社会来共同承担的工作。这种以主导教育方式和校园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与社会整体大环境熏陶相互协调,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值得我们汲取。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一贯标榜自由,崇尚思想多元化的美国,也在不遗余力地“灌输”、“渗透”资本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并非真正“自由”。通识教育内容虽涉及诸多学科及世界文明成果,但在其教育过程中依然有强调西方文明成果,极力抬高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地位和作用,贬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倾向。

猜你喜欢
通识内化政治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治攀附”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