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5宋丽赵连海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归因心理学效应

宋丽 赵连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二十一世纪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迫切需要在授课的同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在课堂实践中,结合心理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特点,开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实现高效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教育心理学的几个特例来阐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一、教育心理学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的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减小其消极影响,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最大化。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主要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授课一直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形式。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因此,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基于此,各高校一直在积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较重,授课容量大,尽管学校和教师都在积极创造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的机会,但因学生人数较多,授课内容多的限制,使得一部分学生仍然是一种被动学习心理,这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到底要学些什么、怎样学、学了有什么用,心中没数。因此,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另一方面,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育心理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一)近因效应与“锚”式教学

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随着时间的间隔,前面部分内容在记忆中逐渐模糊,研究发现,对开始与结束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这就是近因效应。近因效应的作用与间隔时间成正比。一堂100分钟的课程,前后时间间隔较长,为了减小近因效应的负面影响,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授课过程中必须加强课程开始时的导课及课程结束时的总结。

“锚”式教学采用的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沉锚效应,即案例教学,案例则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锚”,也即任务驱动教学。

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是大班额教学,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学生每人一机进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清楚了解本节课所讲授主要内容,课程结束时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堂课学的内容有一个总的回顾,充分发挥近因效应的正面影响。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锚”式教学,即任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二)归因偏差

归因指人对行为或事件所进行的分析和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行为及结果会进行归因,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行为也会进行归因,归因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态度和行为,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

教师与学生之间,对其行为进行归因时容易出现如下两类偏差:

第一类偏差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反过来,学生本门课程学习不好,经常归因于老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水平的问题。这一类归因偏差的危害在于双方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对方,教师在教育之前就已放弃了教育者应负的责任,学生为自己的学习不作为找了一个貌式合理的理由。

第二类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学生对本专业教师与公共课教师归因不一样。一方面,当学生被标榜为优等生之后,即使请假不上课,教师也会认为一定是有重要事情要去做,而当差生要是缺课,既使请假,教师也会想当然的认为是在撒谎。反过来,由于教师对差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进而不喜欢老师,更不愿意上这门课,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敬畏高于公共课教师,因此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态度也会放松,严重时会影响老师的授课心情。

归因偏差的出现是基于人类自身的思维特点在某些条件下必然出现的心理反应。但上述两类归因偏差不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防止,勤于思考,分析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发现并探寻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文字处理部分进行任务驱动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简单任务由学生演示完成;演示文稿进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实验课多鼓励指导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操作,激发优秀生在完成自己操作之后,帮助其他同学。

(三)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社会助长是人们在完成简单任务或熟练任务时,如果有观察者在场(观众效应),或者有竞争者(合作者效应),任务完成的效果要优于一个人完成的效果。但是对于复杂任务或不熟练任务,情况则相反,常会出现表现较次的情形。

社会干扰,又称社会促退。指个人在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他人在场或者环境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降低绩效的现象,与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是相反效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个体差异:喜欢独自学习就尽量让他自主学习和工作,减少社会干扰。喜欢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则多为之设计和创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机会使群体相互鼓励和启发,产生社会促进。例如,实验课教学,每堂课布置两个任务操作,简单的由学生独立完成,复杂的作务由学生自己决定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鼓励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避免社会干扰,促进社会助长。

(四)网络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当今社会的学生受网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网络中的群体极化使得其中的观点往往走向极端,学生脆弱的判断力决定了他们很容易接受这些观点,从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或许有危害的误导。作为教师,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上的观点和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应制造机会不断进行正面的思想引导,必要时向其解释网络观点更易走向极端的原因,也即群体极化现象,从而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和对极端观点的免疫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束语

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高度个体化的过程。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发展学生个性。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非常多,如何实现心理效应与教育实践的无缝链接,还有待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宋丽,吴玉华,蔡丽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探索[J],2009.

[3]李树平,赵杰.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究性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J],2010.

猜你喜欢
归因心理学效应
“没有用”的心理学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为何越来越爱
死海效应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跟踪导练(二)5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