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商业银行”模式的学校“道德银行”实践—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道德银行”为例

2011-08-15 00:45王成伟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品行商业银行道德

王成伟

当前,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状不为乐见,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学校“道德银行”是近年来推出的旨在推进学生道德建设的一种创新的方式,其目的是引领学生崇尚道德,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常州纺院服装系创新教育形式,以“道德银行”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二年来,笔者努力探索“道德银行”在学生道德教育乃至全社会发挥作用的办法和机制。

一、学校“道德银行”的内涵

学校“道德银行”是储蓄学生良好道德品行、支取学生合理需求的机构。学校“道德银行”引入了银行的管理理念,仿效了银行的运行机制。学生把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行折算成分值再兑换成道德币,存入“道德银行”,记录在“道德银行”的存折上,如有困难可以支取合理帮助,如有不良行为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

二、学校“道德银行”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全面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急剧转型的社会变革中,道德状况却面临着空前的震荡,道德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公德的缺失、德性的失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伪善的兴盛等一系列道德现象都是对当下道德现状的深刻反映。为优化当下的道德环境,各种道德建设方案不断被推出。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广大公民日常生活遵循的行为标准。2006年以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又确定了公民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准则,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学校“道德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产生,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建设方式对现实问题做出的回应。“道德银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生事物。“道德币”的多少意味着该储户所做的志愿者服务、好人好事或社会公益活动等的多少, 如有困难可以支取合理帮助,如有不良行为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品行,从而整个学校最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

三、学校“道德银行”的实践与探索

(一)服装系“道德银行”的主要做法

一是写法:中文,服装系道德银行;英文,Moral Bank of Fashion Department (英文简写MBFD)。二是口号:尚德者行。三是理念:个人奉献社会,社会回报个人。四是道德币分值换算:1分=100道德币。

五是管理办法:道德银行实行实名制,以个人为单位,无集体户头。六是存折的设计、制作及填写:以普通存折为基础,添加“存入存款”来源和“扣除存款”原因两项内容,并将其归类编制代码如: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编为A类。“存款”操作时须填写个人活动持续的时间,“支取”时须填写支取的具体原因,包括扣款。这种运作方式既快捷方便又能体现出学校“道德银行”与社会“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七是评估制度:对于存入银行的款项进行事前评估,即出台相对完善的评估制度,成立评估小组,根据制度的规定将良好的道德品行折算成分值。八是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其下设有办公室、存储部、支取部和网络部。办公室负存折、公章的设计、制作、管理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检查;储部主营存款业务;支取部主营奖励支出、违纪扣分业务。

(二)、服装系“道德银行”的实践价值

1.顺应社会发展,创新教育方式,力求事半功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德育工作要求。学校“道德银行”以社会“商业银行”为基础,是在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开展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方式。服装系通过“道德银行”的运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2.树立开放理念,强调体验原则,丰富活动内容

德育工作往往注重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忽视身边的点滴小事,注重口头的说教,忽视学生的实践,其结果是德育的高耗低效。“道德银行”改变了传统做法,注重道德实践,让道德教育从“天上”回到“地面”,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我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引导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体验教育相结合,淡化理论说教,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

3.拓展教育阵地,围绕德育主题,营造良好氛围

一个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摇篮,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道德文化氛围是非常必要的。“道德银行” 是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阵地,在学校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生把每一次的良好品行储存起来,就是一笔巨大的道德财富。学生不断积累道德财富的过程,就是全社会良好道德氛围浓郁的过程。

(三)服装系“道德银行”实践给予的困惑与思考

1.“道德银行”要求“道德众示”,不再是雷锋式的做好事不留名

根据评估制度,不为他知的品行是无法存储的,即道德储蓄以“道德”分开化为前提,这意味着要想及时被见证、被记录,学生在从事良好品行之外必须做好 “道德众示”,而一旦走出“道德银行”的视野就无法存储。依赖外部见证的“道德银行”实质上是为道德设计了一套“条件反射”的游戏,它依赖的全部基础即是那些“条件”,一旦“条件”不具备,“道德银行”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

2.积累道德财富定会出现贫富不均,是否造成精神压力

笔者的担忧还在于:被张榜的“道德贫富”是否会构成新一轮的精神压力,道德等级会制造怎样的人群等级;为摆脱道德劣势,学生会不会“舞弊”以弥补道德产量的不足,“道德银行”里是否会混入“道德假币”。

3.“道德银行”要讲究鼓励性,要扬长避短发挥正面作用

“道德银行”这种市场化的行为是对高风亮节者的鼓励,是对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有益尝试,在主观上是学校对“好学生”的一种尊重、理解与回报,在客观上也会促进和激励学生多做好人好事,进而起到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开展以“道德银行”为载体的学生德育活动完全是利大于弊的。虽然个别同学只是为获取道德币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但在参与中已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强化了道德观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使学生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4.如何面向社会,扩大“道德银行”的辐射作用

“道德银行”用看得见的制度和模式,为公平的奉献与回报提供了保障。这符合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能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加入其中。因此,在不断完善“道德银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要不断扩大“道德银行”的辐射面,在社会上逐步构建起“道德银行”体系,使“道德银行”的实践活动真正源于学校,扎根于全社会,受益于公众,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辐射力。同时,只有把学校“道德银行”的创新实践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给学校“道德银行”注入新的活力,也才能充分发挥学校“道德银行”的实效。

诚然,学校“道德银行”在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但实践证明,学校“道德银行”是一个富有强盛生命力的新事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长,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深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道德银行”一定能够在全社会得到推广。

[1]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

[2]黄蓉生.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念教育导刊,2001.

[3]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J].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吕耀明.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品行商业银行道德
好品行是底色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不耻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