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议拳功法体系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2011-08-15 00:50郭海英
武术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功法武术

刘 晖 郭海英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山西公议拳功法体系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刘 晖 郭海英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详细考证了公议拳的历史源流与衍传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和功法体系两方面分析、整理公议拳的理论、风格特点和练功方法,为山西公议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山西 公议拳 功法 文化内涵

1 前言

公议拳是我国优秀传统拳种,发源于山西榆次,其雏形是公立拳,是由明末清初十三省总镖头胜英与张茂龙、黄三太、杨香五等八路英雄所创。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光绪初年,安晋元与公立拳传人张兴、于兆堃等山东镖师切磋武艺,遂综合山东镖师的公立拳,并与其共同创编了“公议拳”。

公议拳作为一种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优秀拳种,但其理论研究却相当滞后,成为制约公议拳社会影响面和进一步普及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是在武术前辈对公议拳已有挖掘、整理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笔者实地考察和深入调查,从公议拳的文化内涵和功法体系两方面,分析、整理公议拳的理论、风格特点和练功方法,为山西公议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 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反映和产物再现。它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融合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公议拳又融会和汲取了太极、少林等各个拳种的精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1 公议拳的理论包含有丰富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公议拳拳理讲求“刚柔相济,缓急如意”“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刚而不滞,柔而不散”“中正中庸,不偏不倚”,也就告诫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刚有柔不走极端。拳理中讲“静则以备,动则以效”,这说明平时就要有一定的积累,最后才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2.2 公议拳颇具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

我国东方古典美学深深地浸润着公议拳。我国古典美学范畴里,有“气、韵、形、神、意、阳刚、阴柔”等审美意境,公议拳不仅要求外在的气质动作与形体美,而且还讲究有神韵、形神兼备进而引伸到崇高的思想境界,使人的思想与行动和谐统一。公议拳拳谱讲:“金蝉脱壳下打,扭身丹凤朝阳,凤凰开膀缠打,饿虎扑食牵羊,猿猴献果冲面,降龙伏虎扫膛,太公钓鱼挑心,狮子滚球头仰。”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更有助于人们领略公议拳的外在美。功架舒展、中正、力整、一气呵成,尤其对练套路,擒拿、别拨招式逼真,对练功者、旁观者都有美的享受。

2.3 公议拳的发展融会了中国古代的兵学文化

在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内,武术与军事结伴而行。武术作为一种克敌制胜的手段,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各种阵战,无不显示着古代兵法战略思想。孙子兵法认为:未战先谋,知而后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计策被应用于现代散手格斗中。而公议拳中的“自由捶採”就与许多拳种的“散打”相似,对抗双方讲究的是“手见手不能走”,意思就是说:让对方一搭手,先用“听”劲感觉对方的力,先让三招,知而后战,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常用採手、补手、引手,“买”定后再发力,进攻是一环套一环,声东击西。还有,拳谱口诀中讲:“守中有守,变中有变,变中有守,守中再变”,意思就是说,防守是一环套一环,层层布防,而且防守还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变化,让对方始终琢磨不出进攻的办法。在军事战争中,“防护”也是一样的道理。此外,拳谱口诀中讲:“一力连五劲,一击三点忙,出手人难防。”意思是说,运用公议拳进攻对方时,一发力就连续发力,而且是上中下三点同时进攻,让对手很难防备。在军事战争中,“进攻”也有这样的战术,多点进攻,一鼓作气,一举成功。

3 功法体系

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它揭示了武术功法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公议拳功法是传统武术功法的一种,更是公议拳的一个重要练习内容。公议拳功法是公议拳的基础练习内容,也是提高练习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如公议拳功法中的桩功练习,就具备了以下三种作用:首先,能使练习者“体松心静,专心致志”,增加公议拳的训练效果;其次,桩法练习能够帮助练习者掌握公议拳的身型和动作要领,站桩时身体姿势相对静止,可以有意识地体会和保持这些特殊身体姿态,为学习和掌握公议拳的正确姿势与动作打好基础;第三,桩法练习可以使练习者功力增加,强身健体,对公议拳的练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公议拳功法内容

公议拳功法,大致分为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5类。

柔功主要包括肩部柔功、腕部柔功、胸背部柔功、腰部柔功、腿部柔功和足踝部柔功等。

武术硬功可分为抗击和增力两类。抗击类包括有“气性火气功”,锻炼身体肋部、背部、头部等部位的抗击打能力。增力类包括有增强指力和臂力的石锁功、沙袋功、鼎功等,增强腿力的石锁功、踢桩功、扫桩功等。

内功包括静功和动功两类。静功功法有马步桩、弓步桩、三体式桩、丁步桩、蹬步桩等。动功功法有趟泥步、挖步、垫步等。武术轻功包括有跑桩功、走砖功、梅花桩功、跑缸边功、跳坑功等。

感知功包括眼功和耳功等。眼功功法有不瞬功、凝视功、滑步辨招功、旋眼功、吐“嘘”养眼功等。耳功功法有左顾右盼功、鸣天鼓功等。

从功法的内容看,功法的特征表现为全面性与专一性相结合,即宏观地看功法运动体系包含的广博内容,包罗了对全身各部进行锻炼的方法。微观地看每一种具体的功法练习方法,则是专门用于提高某一特定能力的练习方法。从功法分类来看,其特征表现为以锻炼效果为标准对不同的功法方式进行分类。

3.2 公议拳功法练习目的

公议拳各类功法练习有着不同的锻炼目的。

(1)柔功的锻炼目的

柔功的产生,是缘于公议拳对柔韧性的要求。当然这不仅只是公议拳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多数武术运动练习的要求。因为,不论是要达到一定的拳式规格,表现一定的运动幅度、速度和力度,还是要在实战对抗中,击中对手和闪避对方攻击,都直接受着肢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肌肉舒缩能力优劣的影响。因此,柔韧素质是习武者最基本的体能之一。柔功锻炼的目的,就是锻炼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舒缩能力,提高柔韧性。

(2)硬功的锻炼目的

古今武术,都把技击作为其本质属性,公议拳也不例外。攻、防动作为基本运动素材,具有较强的自卫防身价值。公议拳有“一力降十会”(意即力量大小在与人格斗中占有决定性的作用)、“一硬难破”(意即抗击打能力强弱在与人格斗中占有决定性的作用)等拳谚。硬功就是锻炼和提高人体的攻击力度和抗击打能力的练习方法。这类功法的锻炼目的在于强筋骨、长力气的同时,将人体锻炼成“无一处惧打,亦无一处不打人”的所谓“金刚之体”。

(3)内功的锻炼目的

公议拳强调整体性,讲究内外兼修,拳谱中讲:“一动百动六合并现,四肢配合起伏连贯”,其练习的要点和难点在于通过练内功,获得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能力后,才可能内外合一地以身发力。显然,内功功法练习的目的在于锻炼人体运动时,意、气、劲、形四者一动俱动、一到俱到、一止俱止的能力。

(4)轻功的锻炼目的

公议拳是博采众家之长,综合性的一个内家拳种,其中就有少林的闪展腾挪,对轻功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轻功是针对在河边、屋顶、悬崖格斗的需要和追击与脱身需要设计的功法。这类功法练习的目的是增进平衡稳定能力和进退迅疾、攀高越障能力。

(5)感知功的锻炼目的

武术眼功是武术感知功中的重要功法。眼功的锻炼目的在于提高目光敏锐力,扩展视野面(能“眼观六路”),提高凝注能力(有穿透力),增强瞪目直视而不瞬的能力,提高在变动中观察动体的能力等。武术耳功是武术感知功中又一重要功法。耳功的锻炼目的在于发掘听觉机能和非听觉(皮肤等其他感官)感知能力(如公议拳中讲的“手见手不能走”其讲的就是一种“听劲”)。增强听辨能力,以达到“耳听八方”,明辨身体四周变化的能力。分析各类功法练习的目的,显示出武术功法具有以提高单一运动能力为主的特征。

3.3 公议拳主要练功方法

功法练习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重复练习、变换练习难度和变换练习要求。

(1)桩功

公议拳的桩功主要有:马步桩、弓步桩、丁步桩、蹬步桩等。步法虽多,这四种为基本,其中特别强调马步桩和十分特殊的弓步桩。古拳谱说:“马步为势法为主,弓步乃进退之始,马步不稳手乱,弓步不快手慢”,因为公议拳要求起腿,落足都要做到腿部和足部的拧、扭、旋、弹、钩、压、跪、别的动作,所以对弓步的要求也就特殊,古拳谱说:“前腿弓,后腿蹬,重心落于正当中,丁、八、入、二全不用,起腿将气提在心”。

所谓“丁、八、入、二全不用”,是指弓步时两足的方向不能呈“丁”字,“八”字,“入”字,“二”字等形状而言,只有去掉“丁,八,入,二”才能发挥“其根在足,主宰在腰,摇动摆贴顶,四肢八节十三击”的作用,具体要求按“穿,蹲,箭,寸,纵,尺,进,动,搓,悬,踢,踹,蹬,钩,挂,掩,捕,扫,扑,抓”进行练习。

(2)腿功

腿功的主要练习方法是:前踢,后撩,里外摆腿,耗腿,压腿,提腿,搬腿,蹲跳等,使小腿、膝部、大腿、跨部健壮有利,筋长结实,这样才能达到古拳谱对腿功的要求:“进,退,旋,绕,倒,插,点,滑,串,脸,拐,展,摧,搓,垫,抽,换,排,移,斜”的幅度和速度。

(3)腰功

为了适应古拳谱对身法的“拧扭挤抗靠,摇摆摘擦挨,滚钻凸凹顶,横顺宜蹲粘”的要求,必须加强腰部的锻炼,如:前屈,后弯,左右侧俯,旋腰,拿鼎,耗腰等方法,提高腰关节的活动能力和劲力。

(4)鼎功

鼎功也叫“倒立”功,主要加强大臂肌肉的力量和腕部,掌部,指部的支撑力,发挥古拳谱对手法要求的“握束钩园抓,揪纳撕降,采托劈比拥,摄戳拧抖扣”的作用。

(5)指功

公议拳徒手对练的“捶”,“採”中,讲究“封筋错骨,擒拿点穴”的手法,如古拳谱云:“五指一抓劲如山”,这样就必须在手指的指节,特别是稍节上狠下功夫,是为指功。其练法一是在练架子功时,两臂配合动作并注意两首开合握抓的劲力,这种练法不但是增长掌与指的力量,还能提高掌与指的灵活协调性;再是抓瓷罐(罐口的大小适于手抓),练指梢节的力量,练法是以马步桩抓罐,提起放下,或是提罐走动或跑动,使罐摇摆,随着功法长进不断在罐内加沙。

(6)抛、接沙袋

抛、接沙袋是公议拳锻炼“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顶项胸腰背,腿脚指劲力”的协调多变,快速灵活的一种方法。其方法先用沙袋一至三个,每个沙袋重10-50斤,一人或几人,将沙袋两手交替抛接或几人相互抛接,变换距离和姿势步形。锻炼四肢(上下肢),八节(肘,肩,胯,膝),十三击(手,脚,肘,肩,胯,头)击打能力的实际效用。

(7)拧大杆子

拧大杆子:以半马步、弓步两种步法为主,以“分、比、扎、拿”为主要方法,反复练习,增强腰部和四肢八节的整力及协调配合的技能。

4 公议拳功法分析

4.1 技术方面

公议拳功法,是单一技术动作或单一运动形式为技术构成,例如:公议拳的鼎功、桩功等。功法的这一结构特点,使得武术功法易学、易记,便于教学和推广。目前,不少武术爱好者因为武术套路动作太多又不易记而放弃。有的当时学会了,因一段时间未能坚持,连不成套,就无法练习,只有作罢。学生们说,现在的武术课,像背书课一样难,很难记住那些套路。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武术功法的技术构成样式,改革群众性武术活动内容和学校武术教学内容。

4.2 健身方面

在分析功法的练习方式特征时,我们发现,功法的练习方式主要是以重复练习为基础,并在一个较长的训练时期中,逐渐增加一次训练的重复次数和增加重复练习的难度或者变换重复练习的要求。力求通过“三还九转是一势”的练习方式,取得由易骨而至易筋再达易髓的锻炼效果。这让我们体会到,公议拳功法训练,始终坚持以强身为目的,并不注重学会多少花样。

4.3 长功夫方面

从长功夫方面看,公议拳功法练习,是一个重复练习的过程,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训练量。只有坚持训练,才能达到长功夫的效果。据公议拳传人口传,“当年李占文老拳师打算盘时,脚上还挂着五十多斤重的石锁练腿功。”但在重复训练中,强调要防止“五劳七伤”,采用“微量递增”的原则,增大负荷量,追求逐步提高。由此,又可以看出,对于公议拳功法,每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增加运动的负荷,它适应于不同人群。

5 结语

公议拳的武术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公议拳的理论包含有丰富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公议拳颇具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公议拳的发展融会了中国古代的兵学文化。

公议拳功法是公议拳的基础练习内容,也是提高练习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内容大致分为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5类;练习方式主要包括重复练习、变换练习难度和变换练习要求;通过对公议拳功法的技术、健身和长功夫三方面分析,公议拳是单一技术动作或单一运动形式为技术构成,始终坚持以强身为目的,并不注重学会多少花样,每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增加运动的负荷,适应于不同人群。

[1]张希贵,关 彬等.山西武术名人名拳录[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2]李金龙.论中西传统体育基本思维方式的特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中国武术拳械录编纂组.中国武术拳械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周之华,周绍军.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J].体育文史,2000(2):43-45.

[5]王 燕.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6):14-16.

[6]毛明春.中国武术的传统性与现代化的理论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6):120-122.

[7]熊胜尧.浅析传统武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6(5):60-62.

[8]冯奇荣.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02-105.

[9]徐香梅.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J].搏击·武术科学,2005(7):5-7.

On the System of Gongyi Quan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Liu Hui Guo Haiying
(P.E.Schoolof Jinzhong University,Jinzhong Shanxi030600)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does the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Gongyi Quan and its development,and from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echnique system to analyzes and comb its theory,feature and exercise methods,triesto find som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ongyi Quan.

Shanxi Gongyi Quan exerciese agenumb r_ebook= connotation

G85

A

1004—5643(2011)11—0049—03

1.刘 晖(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作者简介:2.郭海英(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功法武术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中华武术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