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下导引养生功的发展研究

2011-08-15 00:50施少伟
武术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大众传统体育

施少伟 吕 赛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流行文化下导引养生功的发展研究

施少伟 吕 赛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在文化和生活方式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流行文化已成为最活跃的力量和“酵母”,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分析导引养生功的发展,认为导引养生功要突出其传统养生观的特点以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符合大众健身的时尚理念,才能在流行文化大背景下更好的发展。

流行文化 导引养生功 发展

1 流行文化下的养生

1.1 流行文化的解读

流行文化是当今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一种基于文化层面的社会认同,是大众普遍热爱并热情追捧的娱乐文化。流行文化与商业、大众传媒的密切结合,使流行文化具有文化、商业和意识形态并重的三重性质。流行文化与传媒的协作发展,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大众传播媒介不仅促进着文化流行并成功诠释着流行文化,而且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媒体所传播的内容甚至影响大众文化的意义传达。流行文化不仅是社会大众和上层“精英”分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他们的精神面貌、生活喜好、内心欲望和整个心态的表现[1]。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文化就是大众传播趋势的标签化。现代社会中,在各类文化的不断碰撞下,流行文化的定位越来越鲜明,而且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流行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人们之间发生连锁性感染。流行,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从人们的追求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或社会尚[2]。流行文化具有普遍性和渗透性,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流行文化的日常生活化使它不仅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他们协调个人与社会整体相互关系的基本中介,使它同时成为社会大众实现个人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流行文化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文化动力。

1.2 流行文化与养生

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从古至今养生都受到了各种传统理论与思想的影响。“医、武、儒、道、佛五家的养生理论各具特色,它们之间相互补充与完善,反映了中国养生的主要理论。其中,中医气功侧重防病与治病;武术功法侧重健康与发掘人的潜在力量;儒家则倡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完善人格;道家则精研生命奥秘,探究长寿之法;释家则从心的层面解读人生探索生命奥秘”[3]。这些理论都是中国传统养生的理论基础。养生已经逐渐变为流行文化的一种,是人文哲学上的融合。养生集健身、健心、健智、娱乐和休闲为一体,同时具有大众性、时代性、时尚性、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等特征。特别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变快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身心的需求,养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具有良好养生健身、益寿延年功效的导引养生功等受到世人的关注,正在逐步走向世界。可以说当今社会养生这个字眼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中医养生、体育养生,养生也已经是一种流行文化。

养生与流行文化的结合所展现的“时尚化”是现代社会传统养生方法发展的必然,运用现代传媒的手段,借助养生理念的传播带动导引养生功在现代的复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充裕、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增加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都是养生得以流行的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大众的养生意识大大增加是构成养生流行的主观条件。传统养生方法和流行文化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传统养生方法只有通过媒介使自身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使自身得到受众的认可,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成为健身市场的主流。

2 导引养生功的发展

2.1 导引养生功的含义

日常生活中向旁人介绍导引养生功时,人们总是感到迷惑,不知道导引养生功具体有什么作用,笔者的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如果解释为气功,别人可能更易理解,但,那样会使人们对导引养生功的概念模糊。起码“气功”这样的回答不会使人在深入的思考,而如果回答“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就有机会向旁人更精确、更完善的解释导引养生功,诠释导引养生功独特的养生理念和健身效果。

具体应用“导引”来治病的是记载我国古代医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第十二》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意思是:中央地区,地势平坦而湿润,自然界出产的物资众多,人们事物品种繁杂,生活比较安逸,少于劳动,易发生痿痹、厥逆一类疾病,这种病适合用导引按摩法治疗,所以用导引按摩治病的方法是从中央地区传出来的。导引按跷,就是从“舞”及其他一些动作发展而成的,而且一开始就是被用于防病治病的。

导引这个名词,除《黄帝内经》外,还见于先秦典籍《庄子·刻意》提出:“吹冷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也。”通过古人对此段话的注释,可以进一步理解导引的内容。成元英说:“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可以自悬,类鸟飞空而伸其脚也。斯皆导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司马彪说:“熊经若熊之攀树而引气也,鸟伸茹鸟之嚬呻也。”李颐对导引注说:“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笔者认为李颐的解释简单明了,易于被人们理解。其次,唐代王冰注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枝节。”也较利于理解,但没有涉及呼吸。导引一词的含义在古代是相当广泛的,包含了许多的健身功法,唐·释惠琳在《一切经音义》中,将自我按摩也归纳为导引的内容:“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4]

2.2 导引养生功的习练

导引养生功是通过意识的运用、呼吸的控制和形体的调整,使身心健康优化的自我经络锻炼的方法。它是以人体各系统发病的病因病理为依据,以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理论和现代医学的有关理论为指导,把导引和养生、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融为一体的经络导引术,是人们通往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一门综合性新学科。[5]导引养生功的每套功法都贯穿循经取穴、以指代针,且在习练过程中都要求逢做必绕、逢动必旋。对上肢动作的练习,主要是旋臂、扭转脊柱、反方向缓慢撑拉的动作比较多。对于下肢,则更多的是对于穴位的叩击以及摩运。而且,每个动作几乎都有意念相守的穴位。大多数意守丹田,但也有意念专注于经络的运行上。例如:在功法四十九式经络动功中气行太阴的这个动作中,意念就需要想着气血顺手太阴肺经运行。呼吸则采用自然呼吸与逆腹式呼吸相结合的方法。练功时大多数都采用细、匀、深、长的自然呼吸,某些重点动作则需要配合逆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向外涨同时提肛,呼吸时腹部回收同时松肛。在动作的编排上,也一般采用左右两式对称的方法,并且将动作简单化,这样使习练者也更易掌握动作。

2.3 导引养生功的发展

流行文化是导引养生功发展的大背景。流行文化是当今社会生活态度的一种显著特征,尤其是对社会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贫困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消费现象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有很多是具有后现代性的,中国人更重视思想上的升华,所以讲“道”。导引养生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遵循我国传统养生观,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导引养生功在流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需要突出其特有的传统养生观的特点。导引养生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标志。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同时是丰富世界文化,回归精神家园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练习导引养生功除了拥有养生的功效外,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导引养生功的发展必然要突出这一内在的精神含义,突出民族性,这样可以增加大众对导引养生功的认同感。同时,导引养生功是需要我们自己学习和热爱的体育项目,而不是盲目的将导引养生功与其他体育健身项目相融合。

同时,导引养生功在流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还需要向多元化发展。时间性不是决定流行体育的唯一条件。导引养生功是传统养生术随社会发展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考验至今仍长盛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流行体育的主流还是是新的或比较新的项目。因为崇尚新颖、追求时髦、引领潮流、力争前卫,是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年轻人的共性。只有新颖独特的项目能形成更大的号召力和冲击波,吸引人们尝新,实现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也才更容易流行,更容易形成规模和潮流。这也给导引养生功在流行文化下的发展带来要求,要求导引养生功向多元化发展,要不断超越创新,创造出一些简单、易学、实用、有趣,贴近大众生活的功法,以迎合流行休闲时代大众养生的需求。从简单单一的体育养生方式,向健身、健心、休闲、娱乐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导引养生功不仅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通过身体的运动对人的心态、意志、形神均产生影响,流行文化背景下导引养生功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满足了流行文化下人们的身心需求。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49-250.

[3]刘忆冰.养生运动学发展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

[4]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马王堆导引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5]张广德. 导引养生功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Daoyin Exercise in Popular Culture

Shi Shaowei Lv Sai
(Beijing University of Sport,Beijing 100084)

In the cultural and life style globalization process,popular culture has become one kind of important social culture phenomena in social life.This article from popular culture angle analyzes Daoyin Exercise development,finds that Daoyin Exercise must highlight itstraditional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eeping in good health to develop itself in modern society,and meet the needs of mass fitness,and then conforms to the fashionable idea which the populace fitness and hasa better development.

Popular culture Daoyin Exercise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1)11—0099—02

1.施少伟(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作者简介:2.吕 赛(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大众传统体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