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补镇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对策

2011-08-15 00:48会泽县待补镇农技推广站654216徐天才王永德朱兴美
云南农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生菜蔬菜生产

□会泽县待补镇农技推广站 654216 徐天才 王永德 朱兴美

1 发展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乡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2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是提高蔬菜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从近年来蔬菜发展的总体情况看,目前蔬菜产品的供求矛盾已经从单一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发展无公害蔬菜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成为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传统蔬菜向高效蔬菜转变的捷径,是提高蔬菜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1.3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是加快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蔬菜出口创汇的最佳选择

随着国际市场对蔬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污染严重、质量差的蔬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努力采取措施,在把有地域特色的蔬菜产品尽快培育成无污染、无公害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才能有利于增强待补镇蔬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4 开发无公害蔬菜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开发无公害蔬菜,是集科研、生产、检测、储运、销售于一体,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贯穿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不断延长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的一个过程。生产、销售无公害蔬菜在满足人们日常消费的同时,通过企业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把千家万户的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紧密联结在一起,使分散的农户有组织地进入流通大市场,实现规模化经营。

2 待补镇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势及现状

2.1 无公害蔬菜的发展优势

2.2.1 自然资源丰富。待补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复杂,且无工业污染,为各类蔬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成为最适宜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地区之一。

2.2.2 交通便利。有嵩待高速公路、昭待高速公路从会泽待补镇境内通过,且距昆明、曲靖、昭通较近,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可及时运送。

2.2.3 蔬菜生产水平高。近年来,通过实施科技兴菜战略,推进“良种产业化工程”及土壤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相继引进、推广了一批低毒、低残留或无毒害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以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成功试验、示范、推广了一批以生菜、青花、反季大蒜为主的蔬菜,为今后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2 蔬菜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待补镇蔬菜发展迅速,目前全镇种植总面积达1 333.3hm2,总产量达4万余t,总收入达6 000余万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 100元,使蔬菜产业逐步成为待补镇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底,全镇已成立蔬菜种植协会1个,发展种植大户14户,带动剩余劳动力务工日平均2 000余人次,与昕凯公司、麦当劳、可诺奈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现生菜种植已经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产品远销国外的麦当劳和可诺奈公司,反季蔬菜成为我镇大力发展的重点,为待补蔬菜产业发展构筑了重要的资源基础。随着镇政府对蔬菜产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全镇开始大力组织实施蔬菜产业化工程。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的科技意识不强;二是当地群众对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没有对无公害蔬菜的产品进行挖掘和发展,出售的完全是初级农产品;三是受市场的影响较大,目前生产的无公害蔬菜与常规种植的蔬菜差价不大,造成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积极性不强,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四是对无公害蔬菜种植后续保障不够。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无公害蔬菜的认识

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已经成为今后蔬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无公害蔬菜发展中,通过《云南经济报》、《云南农业》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以及印发资料、提供咨询服务等多种方法,广泛宣传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影响力,培养广大消费者的无公害蔬菜消费意识,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良好氛围。

4.2 组织开展试点,探索积累经验

在全镇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开展无公害蔬菜产销的试点工作。试点中可首先由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在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无公害蔬菜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从实际情况出发,抓紧研究制定无公害蔬菜产销试点方案。在此基础上,划定试点区域,按照预定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蔬菜产销试点,通过探索路子,认真总结试点中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成功经验。

4.3 建立健全技术规范,实现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4.3.1 规模化种植。在待补镇歹咩村建设一个占地十亩的标准化蔬菜育苗场,以野马村、歹咩村为两个中心点,集中连片种植200hm2无公害标准化露地蔬菜丰产样板,组织参观学习,与哨牌、糯租、新发等为辐射范围种植333.3hm2。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春秋季以生菜、青花菜为主,夏季以甜脆玉米为主。

4.3.2 标准化生产。推广蔬菜优良品种,生菜以射手101、剑客102、优秀、珠绿为主;青花以美国西兰花、绿岭、秋绿为主;玉米以美国金银花超为主。实施集约化、工厂化育苗,实施漂浮育苗生产技术;使用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白粉虱、潜叶蝇、蚜虫、蓟马、地老虎、小菜蛾等害虫,通过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使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制定《生菜、青花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生菜、青花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级标准体系》;做好标准园的生产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的记录、产品的无公害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使蔬菜标准园100%推行标准化生产。

4.3.3 商品化处理。采收后的蔬菜产品在田间进行简单处理,运至冷库(计划在歹咩建设一个冷库)经过清洗、分级、包装和加工,冷藏保鲜。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运输工具及包装材料的整洁,避免蔬菜受到二次污染。产品的包装按大小、形状、色泽等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方法是采用清洁无污染的透气纸箱进行包装,包装箱尺寸长宽为60cm×40cm、50cm×30cm、40cm×30cm,高度依据品种种类而定,总重不超过20kg。生菜用塑料薄膜袋单株套袋或薄型纸单株包装,按相同品种、相同等级、相同大小规格整齐摆放于箱内,每箱重量一致,并在箱上标明产品名称、等级规格、净重、产地。青花菜在包装时,将茎部朝下放在筐中,最上层产品低于箱沿。为减少蒸腾凝聚的水滴落在花球上引起霉烂,可将花球朝下放,或直接用聚苯乙烯泡沫箱装载。为延长保鲜期,可使用0.015~0.03mm厚的聚乙烯薄膜单花球包装,必要时在袋上打2个小孔,能起到良好的自发气调作用。用聚乙烯袋密封,加硅橡胶窗即硅窗法包装,贮藏效果更佳。通过分级包装,产品实现100%商品化处理。

4.3.4 品牌化销售。完成待补镇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认证,加大与可诺奈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扩大昕凯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的“昕凯”牌及“野马川”商标影响力。生菜定向销售到广州可诺奈公司,为麦当劳提供优质生菜。青花菜定点销售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实现产品100%订单生产,品牌化销售。

4.3.5 产业化经营。为保证规模化生产,由公司、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户自愿原则,采取土地租赁的方式,将农民的土地集中流转,连片开发,实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蔬菜生产经营由公司负责,实行“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防治、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病虫害100%统一防治,100%实行测土配方施肥,100%蔬菜产品订单生产。

4.4 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牵涉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配合。应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对无公害蔬菜产业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负责无公害蔬菜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措施、管理条例等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5 结论及建议

从长远效益来看,要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巩固好传统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良性、可持续、健康方向发展,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指导,逐步规范种植技术,引导农户提高种植水平,稳定特色无公害蔬菜品质和产量,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户能够按规划种植,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明确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方向。

[1]曾新荣,李有仙.西盟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云南农业,2009(9):23~24.

[2]李永宏.富民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前景与措施 [J].云南农业,2009(8):50.

[3]郑兴禄,张惠娟.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优势与对策[J].云南农业,2009(12):21.

猜你喜欢
生菜蔬菜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脆嫩爽口的生菜
奇怪的蔬菜
生菜
蔬菜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
生菜有道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