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2011-08-15 00:46张改仙山西省古交市古交矿区总医院镇城底分院03020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3期
关键词:阻滞剂高血压病高血压

张改仙 山西省古交市古交矿区总医院镇城底分院 030203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病除了会引起诸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等自觉症状外,更重要的是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现对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8例,其中男80例,女18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多易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可成为高血压病发展的心理应激因素。护理此类患者时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同时,根据患者的特点,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

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止需要一般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疾病治疗和预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开展以整体护理为中心,护理管理为基础的方案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挂于病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1]。

2.3 生活方式干预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2.3.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维持心率的稳定。

2.3.2 低盐(每天摄盐量在5g以下)、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饮食,进食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盐中的钠能收缩血管,使小血管壁水肿,细胞外渗透压增高、肢体水肿。应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并少吃油炸食品;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如瘦肉、去皮的鸡鸭、淡水鱼等。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2]。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多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预防便秘,可以防止因排便用力而导致的血压升高。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2.3.3 科学饮水。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2.4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的不当使用可以导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可以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等。因此,支气管哮喘、严重左室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是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禁忌证;钙通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增强,导致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ACEI和ARB都与血管紧张素有关,不同之处在于ACEI可引起刺激性感可及血管性水肿。患者在用药降压时,应密切关注和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向医师汇报[3]。

2.5 随诊 要保证患者的出院后随访。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即需要终身治疗,因此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与住院护理同样重要。向患者讲解清楚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指导患者坚持按照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撤换药物;按时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用药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遵照医嘱调整剂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患者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长时间的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患者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可进行定期随访、建立“生命网”联系卡、提供宣传资料、定期组织患者来院参加相关护理讲座、提供健康咨询等护理干预。

3 讨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护能力,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维护患者健康,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及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既改善了医患关系,又增强了凝聚力,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刘海燕.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0.

[2]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269.

[3]刘治全.血压的盐敏感性与盐敏感性高血压〔J〕.高血压杂志,2005,13(3):131-132.

猜你喜欢
阻滞剂高血压病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