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信息传达设计

2011-08-15 00:52潘永亮
科技传播 2011年13期
关键词:受众用户信息

潘永亮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0

1 信息时代的信息传递特征

在工业革命前,人们的生活环境范围比较狭窄,人员的地区流动性很低,商业活动并不活跃,信息交换的渠道自然就很少,信息交换的密度与数量都非常的有限,人们能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接收信息。而进入到工业革命时期,机电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飞跃发展,人员流动和商业活动不断增加,人们可以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众多的传统媒介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尤其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储存和传播的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以及互联网应用终端的硬件和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导致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步入了“信息超载”的时代。在此之前信息大多是通过广播、电视、印刷媒体等传统媒介传播,大多是经过筛选和过滤后才传递给最终受众的。然而,随着互联网由Web1.0时代步入到Web2.0时代,用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信息渐渐地由特定媒体的传播方式转变成了受众个体之间的直接交换,信息的接受者同时是信息的生产者,彻底地改变了由来已久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正由于信息传递的自由度不断提升,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变得更加的方便和随意,因此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呈现背离的发展趋势,重复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占据着信息环境中相当大的比例,强迫性信息插入的情况发生得越来越多,这一切都影响了高质量信息的传递效率,受众接收信息的过程更加地趋向短暂而易于被打断。“一项由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格伦.威尔逊主持的研究显示:现代办公室职员每次同时交流大量信息的时候,IQ值会降低10点左右。”[2]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不可控性成为了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这里所说的无序性是指由于互联网信息是由非线性的方式组织,信息接收的过程是没有既定的顺序的,受众经常未完成一个信息模块的接收便会通过超链接跳转到其他的信息模块。不可控性是指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信息的复制和发布过程是即时发送而且非常便利的,甚至是随意的,因此很多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

另一方面,连接互联网的信息应用终端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而且越来越便利,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便利的运行环境。如:平板电脑,电子纸张,手机,公共动态显示设施等。以往被称为移动电话的“手机”已经超越了原来的设想,成为了人们随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换信息的工具,里面还可以安装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去达成各种各样的新功能。不久的将来,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有可能装有微电脑芯片并与互联网连接成为一个共同协作的整体。一切都几乎不能离开互联网这个世界共用的信息传递平台。未来数控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信息输出的电子屏幕也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的产品当中,无论从信息输出的数量以及信息结构的复杂程度上讲都是在不断地提升当中。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年代,民众整体被各种信息充斥着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渠道,必然导致受众的信息接收能力下降,受众更倾向与使用简单快捷、熟悉的渠道获取信息,即使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快餐式的信息接收文化是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情况,因此新时代的信息设计更应该考虑理顺现有的信息而不是通过设计添加更多的信息,并且让我们的受众在轻松的环境下接收信息,现在很多的信息传递过程还会加入轻松和娱乐性的因素。

2 信息设计与信息传递的手段

“信息设计”第一次作为专业术语被使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信息设计的主旨是“进行有效能的信息传递”[3]。传统中信息传递主要是以平面媒体作为承载的主体,因此平面的、静态的图形是信息设计的主要形式。随着人类社会文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媒介也越来越多样化,计算机和多媒体以及多维度、多通道技术的应用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和表现力。信息设计师不仅要理解信息本身,还要清晰地知道信息是如何传递,信息又是如何被受众接收、理解并储存的。信息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包括了:社会学、传播学、认知学、人机交互、图形学、视觉美学、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应用技术、视频识别、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知识领域。在新时代的信息设计领域当中,动态和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图形会更加有利于表现复杂而多变的信息结构,为用户提供轻松友好的信息接收体验。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信息传达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传统的媒介相比,多媒体、互动、非线性、身份辨认是其四个最主要的优势。

多媒体——电子媒体可以整合如:动画、声音、三维影像、虚拟实景等多种媒体、多种通道的信息表现,直接增强用户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过程,让用户从多种感官渠道获得更加印象深刻的信息内容。

互动——传统的信息媒体中用户难以方便地筛选版面上的信息,而电子媒体可以通过交互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按照用户的操作来展示必要的信息。传统纸面上的地图会把交通、餐饮、住宿、公交、建筑、景点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堆积到一起共同使用有限的空间,而在计算机的电子地图当中可以通过分层的技术,把以上提到的交通、餐饮等信息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层级当中,用户就可以方便地筛选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且还可以增加如路线查询、距离计算、卫星图对照、GPS定位等诸多传统地图所无法达成的功能。另一方面,互动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互动不仅局限在单一的输出媒体当中,还可以通过wifi、蓝牙、视频识别等多种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跨媒体的互动。如用户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改变公共显示屏上的信息、用手机拍摄产品的条形码就可以马上了解到产品相关的更多信息等。

非线性——是电子媒体信息组织的重要特征,用户无需按照既定的顺序接收信息,因此用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而跳过没有必要的步骤。

身份辨认——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切实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电子媒体可以通过IP地址、用户登录、cookie、视频辨认等手段区分每一个用户,为提供极具针对性的个人信息传递提供了特有的技术条件。身份辨认对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准确地传递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信息保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 信息设计及其范畴

信息设计师可以通过各种的表现方法来完成各种的信息传达任务,有的是单纯的数据可视化,目标是把复杂或大量的信息变得有条理和容易被准确理解,如:数据图表,统计表和科学插图;另一些是为了表现一些非数据和文字性的抽象概念,通过简练的图标或者是把复杂的概念形象化、视觉化,如:男、女卫生间的图标,交通标志。无论通过哪种表现方式,信息设计就是设计用户接受信息的体验过程,而信息的传递包括了结构、表现和情感三个层次。所谓的结构,就是指信息的本体内容;表现就是信息的传达是否通过适当的方式被用户准确理解并接收;而情感就是指用户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或者之后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当前与人直接相关的信息设计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标识及导向系统设计

标识及导向系统设计是信息设计领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空间环境中的导向系统,虚拟环境中的导向系统。导向系统设计最重要把握的是,功能性、系统性和美观性相结合,以最清晰明了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把用户引导到他想要去的地方,并且过程中提供舒适的感官环境和体验过程。

2)科学数据和统计信息设计科学数据和统计信息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科学研究领域及经济活动领域,因此如何清晰准确地传递数据信息以及把整体信息的数据结构展现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数据当它单一存在的时候,它可能只是一个数字,但众多的数据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结合在一起并整体呈现出来的时候所反映出来的就远远超越了数据本身的意义。

3)网站、软件等数字用户界面设计

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运行其中的软件就必须要有一个与人沟通的渠道。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各种产品里面,因此,在计算机、手机、家电产品、工业机械、公众信息平台等众多的领域都需要在内部运行的软件与人之间建立一个良好沟通的用户使用界面。而最常见的就是屏幕中的操作界面,但一些融合在显示环境当中的虚拟操作环境也已逐渐出现了,如:肢体语言的识别,声控系统等。

4)电器产品及硬件设施的用户界面设计

硬件界面是指对机器以及日常工具使用过程中的操作界面,如一系列的按钮、操纵杆、安全标识、指示灯系统等相对于在屏幕当中的虚拟按钮、虚拟操作来说的。

5)观点表述的信息传递设计

公众区域的图文信息、PPT甚至是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类型的广告都可以说是在传递观点、传递信息,然而这一部分所涉及的面就非常的广了,这更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信息设计不单纯是客观信息的准确传递,“信息设计的目的是使信息有序增值、创造和被有效利用”[4]。我们在传达数据的很多时候,尤其是对公众传达统计数据的时候,信息的传达并不立足于用户记住数量的多少,而是要让受众把数据内在的联系和反映出来的情况有个正确的理解,也就是要把数据的力量传达出来,从而让受众进入反思的层面。信息设计的反思层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当受众接收并理解信息后对信息或者信息关系所传达出来的结果有所感动并产生对所表现事物或者对自身的一种思考行为,这种最终的思考行为很可能影响到受众之后的行动或者是产生思维层面的记忆,帮助人们思考、制定决策、增进了解、加强互动。试想一下如何去表现一万亿这个数字,也许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至于真的有多大,一万亿和一千亿两个数字摆在公众的面前也许就是外型上多一个零而已。一万亿是美国国债的数目,在图像诠释公司设计团队的短片作品“《盈余与国债》(The Surplus and the debt)”[5]。中使用了用100元美金叠起来的高度来形象地说明了到底一万亿有多少,一万亿的高度比帝国大厦甚至珠穆朗玛峰都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并会一直延伸到外太空当中。这样形象的视觉传达把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概念表达得生动而令人印象深刻,进而使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国债情况有了形象清晰的认识,这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

4 结论

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要继续的发展,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是科技文化发展的很重要保障。而这种交流不应该只局限在专业领域,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也是社会长远发展、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让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信息以更加有效清晰的表现手段传递给大众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任务。作为新时代的信息设计师只有了解到信息时代的信息特点,受众的心理及行为方式,掌握互联网、数字交互媒体、多维度信息表达等多种最新的媒介手段,以受众为中心进行创新性的信息传达设计才有可能更好地为学科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1]托夫勒.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Bantam Books,1970:350.

[2][美]Jenn+Ken Visocky O’Grady.信息设计.郭瑽,译,2009:75.

[3]百度百科:“信息设计”http://baike.baidu.com/view/2228852.htm.

[4]鲁晓波.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J].文艺研究,2005(10):123.

[5]动画:“The Surplus and the debt”http://www.youtube.com/watch?v=aC24h5OcJfA.

[6][美]拉克什米·巴斯卡兰.大容量信息整合设计[M].何积惠,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7]鲁晓波.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J].科技导报,2007,25(13).

猜你喜欢
受众用户信息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