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疗效观察

2011-08-15 00:5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石碶卫生院宁波315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通心络法令抗凝

褚 琳 闫 芳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石碶卫生院 宁波 315000

国内外循证医学证实华法令抗凝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出血风险大,需定期检测血凝参数,应用明显受到限制。尤其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更是一个两难的决择。年龄越大,华法令应用指征越强,出血风险越大,特别对年龄>75岁的高龄心房颤动患者依从性极低。鉴于此,本研究应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旨在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疗效及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月12月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的年龄>75岁的心房颤动患者119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联合组)59例,男33例,女 26例;年龄 75~84 岁,平均(78±3)岁;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1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6例,永久性心房颤动35例;伴高血压33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5例。阿司匹林组(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 75~83 岁,平均(78±2)岁;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17例,持续性心房颤动7例,永久性心房颤动36例;伴高血压32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房颤动类型、伴随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知情同意书。

入选标准:①年龄>75岁;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③拒绝接受华法令治疗,自愿选择通心络与阿司匹林治疗。排除标准:①有缺血性脑卒中或周围动脉血管栓塞病史;②心肌梗死;③消化性溃疡;④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⑤阿司匹林过敏;⑥出血性疾病。

2 方法

联合组予拜阿司匹林100mg,每晚1粒口服;通心络胶囊,1次2粒,1天3次,口服。对照组仅予拜阿司匹林100mg,1天1次,口服。两组均每月随访1次,共6次。

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均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血尿粪常规、血凝常规、血生化及电解质、心脏超声波等检查。观察两组死亡、血管栓塞事件和出血性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血管栓塞事件包括:缺血性脑卒中(CT或MRI证实)、周围动脉血管栓塞(血管超声证实)。出血事件包括:严重出血(脑出血、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和轻微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瘀斑、瘀点)。药物不良事件:与服药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

3 结果

119例患者失访3例,联合组1例,对照组2例。共完成随访116例。

3.1 两组血管栓塞发生情况 两组共发生血管栓塞4例,无死亡病例。联合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例;对照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下肢动脉血管栓塞1例。两组血管栓塞事件为1.72%(1/58):5.17%(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发生血管栓塞风险有下降趋势。

3.2 两组出血事件 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联合组发生轻微出血2例,对照组发生轻微出血3例。两组出血事件为 3.45%(2/58):5.17%(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未见出血增加。

3.3 两组药物不良事件 两组共有3例因服用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反应退出。联合组出现上腹部疼痛及大便隐血阳性1例;对照组出现上腹部疼痛2例。3例行胃镜检查结果示胃癌1例,胃溃疡2例。

4 讨论

周自强等[1]对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心房颤动总患病率0.77%,且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的趋势,8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病率为7.5%;心房颤动患者中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华法令治疗率1.7%,阿司匹林治疗率37.9%。认为中国心房颤动患者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需要加强对心房颤动的控制。马长生等[2]对北京地区心房颤动的调查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为6.6%。华法令抗凝治疗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下降30%~48%[3],但是有华法令相关的出血危险以及需要长期血凝监测,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对于老年人及基层医院尤为明显[4]。阿司匹林应用相对较广,但仅使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相对风险下降20%[5]。对于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心房颤动患者,临床上以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最为多见,但由于阿司匹林的局限性及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导致阿司匹林的疗效受到影响。研究认为,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运用可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增加抗血小板效果,减少血管栓塞事件发生[6]。

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蜈蚣、蝉蜕、土鳖虫、冰片等天然药物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等功能。研究表明,通心络可抑制血栓形成,溶解血栓,并具有降低血脂和稳定斑块等功效[7]。通心络可降低血管内皮素,防止内膜增生,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因此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改善局部脑血流循环,缩小梗死面积,降脂抗凝,降低血黏度,增加纤溶活性,维护血管通畅的作用[8]。

本组结果显示,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较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明显减少血管栓塞事件,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1]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2]马长生,周玉杰,马煜,等.北京地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165-167.

[3]张澍.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J].中国循环杂志,2005,20(2):83-85。

[4]杨帆,刘小慧,杜昕,等.老年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华法令5mg起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14(1):31-33.

[5] Perersen P,Boysen G,Godtfredsen J,et al.Placebo-controlled,randomized trial of warfarin and aspirin for prevention of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in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The Copenhagen AFASAK study[J].Lancet,1989,1:175-179

[6]蔡伟.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8):481-484.

[7]Komotar RJ,Mocco J,Wilson DA,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atherosclerosis[J].Neurosurg Focus,2005,18(1):e4

[8]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40-449.

猜你喜欢
通心络法令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乘风破浪的法令纹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瑞士:龙虾下锅前要无痛死亡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分析
中世纪英格兰劳工法令的颁布、执行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