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玉米去雄技术与实践

2011-08-15 00:42李合新吴爱群
种业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抗逆性玉米螟田块

李合新,吴爱群

(2. 辉县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辉县 453600;1. 郑州牧业工程专科学校)

俗话说“玉米去了头,力量大如牛”,就是说玉米去掉雄穗能显著增产。试验结果证明,实施玉米去雄一般能显著增产10%左右。然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一部分农民朋友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技术措施不到位。

1 玉米去雄增产的理论依据

1.1 玉米去雄

玉米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95%以上),雌雄同株异花,雄穗具有顶端优势,先于雌穗发育完成,花粉粒借助于微风传播,使花丝(粒头)受精而得以结实。据徐翠莲等研究表明,每一玉米单株雄穗产花粉量达1500万~3000万粒,而每穗玉米受精仅需几百粒,所以玉米植株本身所产花粉粒远远超过其需求。事实上在人工栽培群体条件下,雄穗的发达程度与否并不会成为群体正常授粉的制约因素。因此,多余的花粉和简便易行的操作,使玉米去雄或为可能。

1.2 玉米去雄的作用

1.2.1 提高产量 玉米去雄使玉米生长中心发生了改变。由于雌雄两个中心变为雌穗一个中心,养分和水分等营养物质集中供应雌穗,使养分利用率更高,经济产量更高。

1.2.2 增强光照 玉米去雄后,减少了雄穗遮荫以及花粉落于叶片上发霉而影响光照,光合作用随之加强。据报道,玉米去雄后,顶部叶片光照强度平均增加了27.2%,中部叶片光照强度平均增加了21.4%,下部叶片光照强度平均增加了15.9%。

1.2.3 增强抗逆性 玉米去雄后,由于光照强度的增加,改善了群体内部的小气候,使玉米病害减轻,茎秆强度增加,抗逆性增强。

1.2.4 减轻虫害 玉米主要害虫之一的玉米螟,多数先是集中在玉米幼嫩的心叶里危害雄穗,再往下蛀食茎秆和果穗使玉米倒折和烂籽。去雄后,部分玉米螟随雄穗一起被带出田间或深埋或作绿肥或作饲料处理,减轻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同时降低了穗蚜的发生。

2 大田玉米去雄的操作技术

2.1 去雄对象(田块)的确定

根据玉米种植密度、品种特性、长势,确定适宜去雄的田块。高水肥种植密度(较)大、长势(较)旺、竖叶型品种的田块适宜去雄。反之,旱薄丘陵滩涂田块或缺苗断垄、种植密度较小(稀植)、平展型叶片的田块及孤立小田块则不宜去雄。

2.2 去雄时机的确定

玉米去雄过早,会减少叶面积系数或光合面积而影响产量;玉米去雄过晚,雄穗不易抽出并且养分已消耗而使去雄效果大大折扣。正确的去雄时机和方法是用手刚好握住雄穗而雌穗尚未抽出,向上轻轻一提即可拔出。一般采用隔行去雄方式。去雄时去小株留大株、去矮株留高株、去病虫株留健壮株、去地块中间株留地块两边株,保证有效花粉供应。

去雄时间的确定。一般选择晴天上午10:00到下午4:00为好。这时,植株水分较少,不易折断茎叶,同时伤口容易迅速愈合而减少了病菌的侵染机会。

3 大田玉米去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去雄时期。根据天气状况确定去雄时间,阴雨寡照天气禁止去雄作业。视玉米长势、营养状况等确定去雄比例大小,谨防有效花粉供应不足。

猜你喜欢
抗逆性玉米螟田块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山地丘陵区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设计参数及田块特征——以重庆为例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土地整治区田块空间形态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
甲壳素对蔬菜抗逆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