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2011-08-15 00:44杨志忠
中国猪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发情胚胎母猪

杨志忠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畜牧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200)

浅谈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杨志忠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畜牧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200)

妊娠母猪处于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其饲养管理工作,对保障前期配种工作的成果及保证后期母猪繁殖力的延续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在此阶段,饲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早期妊娠诊断,检测出空怀母猪;提高饲喂技术,保证母猪体内的营养储备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止妊娠母猪流产;控制母猪膘情,保持健康体况,为母猪哺乳期正常泌乳和断奶后正常发情做准备。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就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总结了一个不成熟的实施程序,供同仁商榷。

1 妊娠诊断

早期妊娠诊断可以缩短母猪的非生产饲养期,降低饲料成本,在生产中至关重要。在现场一般采用外部观察法进行妊娠诊断,此法要求饲养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认真的态度。

一般母猪在配种后21天左右不发情,并表现食欲旺盛、行动稳重、性情温顺、躺睡、皮毛逐渐有光泽、有增膘现象、阴户收缩和阴户下联合向内上方弯曲等,则可判断母猪已怀孕。已配过种而未受孕的母猪在配种后21天左右会再度发情,此时这些母猪表现为食后不睡觉、精神不安、阴户微肿有粘液等。饲养员及管理人员应留心观察,及时补配。

配种后21天左右,观察母猪与公猪接触时的表现,有助于判断母猪是否返情,作为母猪是否需要重配或淘汰的参考依据。所以,规模猪场可以让公猪在母猪栏前停留2次,每次20分钟,以观察母猪反应。如果母猪愿意接近公猪,该母猪已返情,需要重配。返情超过2次以上的母猪可能有生殖道疾病,应予以淘汰。但也有个别母猪在配种后20天左右表现为假发情,此时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短,虽稍有不安,但食欲不减,不愿意接近公猪,应予以鉴别。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简易测孕仪进行早期诊断。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使用超声仪对妊娠母猪进行检查。超声仪可测绘出母猪子宫受孕和胚胎发育的影像;有些超声仪能测绘出母猪子宫动脉血流声波和胎儿心博声波。超声仪对妊娠30~50天的母猪检查比较准确有效,而在生产上需要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此外,已可采用PG600进行诊断,即配种后40天内的母猪注射1头份PG600,未妊娠者处理3~5天即可出现发情并可配种。PG600对妊娠母猪和胎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2 母猪妊娠期的保胎

2.1 胚胎生长发育与死亡

胚胎发育大致分为附植前、胚胎期和胎儿期3个阶段。胚胎在妊娠前期生长发育缓慢,母猪受孕后合子附植初期(9~13天)胎盘未形成前没有保护物,容易受各种应激因素影响而死亡;孕后21~35天,胚胎处于器官和身体各部分形成期,先天畸形大都形成于此期,是胚胎死亡的高峰期。

2.2 影响胚胎存活率的因素

胚胎存活率除受品种、杂交和纯繁的繁育方式以及母猪胎次不同的影响外,主要受营养、环境与疾病的影响。

2.2.1营养和饲料品质

孕初高采食量导致胚胎成活率降低;在器官形成期严重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会增加胚胎死亡率;怀孕期间高能量饲养致母猪过肥,胚胎死亡率增加,难产增多,出生仔猪均匀度差;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胚胎死亡率升高,母猪抗病力降低。妊娠母猪日粮营养水平一定要达标,不能亏待母猪。尤其能量水平和赖氨酸含量,它直接影响哺乳期母猪泌乳性能的好坏。母猪尽量选用优质玉米,豆粕、鱼粉等日粮,如果添加菜粕、杂粕、糟类、米糠等非常规饲料,一定要单独添加一些酶制剂或霉菌毒素吸附剂等,能显著改善适口性,有利于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在配方的选用上应分成炎热季节和寒冷季节两个配方。

2.2.2 妊娠期高温应激

妊娠初期,即配种3~14天 ,避免高温 (32℃以上),给妊娠母猪提供凉爽的环境就可减少胚胎死亡。妊娠3周以后,母猪抗热应激能力增强。妊娠后期及临产这段时间,特别是妊娠102天至临产期间持续高温应激会造成母猪、胎儿营养不良而流产、死产,甚至造成母猪中暑死亡。高湿会加重高温热应激的不良影响。

2.2.4 妊娠期其他因素

配种后3~28天为母猪生理上不稳定期,应防止换圈争斗和各种刺激。若换圈,应在配种72小时内或28天以后进行;孕后期防止机械损伤,临产母猪进入产房时的急赶、滑跌、跳跃、圏舍的拥挤等机械性损伤,同样造成流产、死胎。管理上注意做到不打、不吓、不跌等。

2.2.5 光照

资料显示,妊娠期的光照时间显著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妊娠期延长光照时间能促进母猪雌二醇及孕酮的分泌,增强卵巢和子宫机能,有利于受胎及胚胎发育,提高受胎率,减少妊娠期胚胎死亡,增加产仔数。妊娠期的光照强度对母猪繁殖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能提高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1]。

2.2.6 病毒、细菌等感染

妊娠母猪受乙脑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附红细胞体等感染会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

3 妊娠母猪饲喂及营养需要的阶段性

3.1 妊娠前期 (84天以内)

妊娠3天内,夏天饲喂1.0~1.2 kg,冬天饲喂1.2~1.4 kg;4~42天内,夏天饲喂1.4~1.6 kg,冬天饲喂1.7~1.9 kg;43~84天内,夏天饲喂1.8~2.0 kg,冬天饲喂2.1~2.3 kg。此阶段的饲料为妊娠母猪料,消化能11.70~12.11兆焦/kg,粗蛋白质12%~14%,赖氨酸0.54%~0.65%,粗纤维6%~8%,也可在日粮中添加0.5~1.0 kg青绿饲料。

3.2 妊娠中期 (85~107天)

夏天饲喂 2.5~3.2 kg,冬天饲喂2.8~3.5 kg,必须是哺乳母猪料,饲粮含消化能12.75兆焦/kg,粗蛋白质14%~16%,赖氨酸0.65%~0.77%,也可在日粮中添加1.5 kg青绿饲料。

3.3 妊娠后期 (108~113天)

妊娠108~110天,夏天饲喂 3.0~3.2 kg,冬天饲喂3.2~3.5 kg的哺乳母猪饲料;妊娠111~113天,夏季饲喂1.8~2.0 kg,冬季饲喂2~2.2 kg哺乳料。

3.4妊娠114天

母猪处于分娩期,当天不喂或少喂,或者只饲喂少量的麦麸盐水汤。

4 妊娠母猪精细管理

根据影响胎儿的各种因素,妊娠母猪的管理应主要围绕保证胎儿安全、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防止母猪流产来进行。母猪配种后应按大小、强弱、体况和配种时间等进行分群,即使是单栏饲养也是如此。保持环境安静,确保母猪充分休息将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鞭打妊娠母猪、强制驱赶、刺耳的噪音等刺激都会造成母猪胚胎损伤和机械性流产。要求饲养员要温和、耐心、细致,不要打骂、惊吓母猪,要培养母猪温顺的习性。维持猪舍环境卫生,保持干燥,及时清理排泄物,适时通风,减少母猪感染 (子宫带菌),提高胚胎存活率。

4.1 预产期的推算

合理安排母猪分娩,需要推算出预产期,目前有两种推算方法: “三、三、三”推算法,即母猪预产期为3个月 (90天),加3周 (21天),再加3天,即为114天; “加四减六”推算法,即配种月份加4,配种日减6。例如:母猪配种日期为4月10日,4+4=8(月),10-6=4(日),即为母猪预产期8月4日。

4.2 能量营养方案应实行低妊娠高泌乳

实践证明,以妊娠母猪高增重作泌乳期营养贮备,不仅提高了妊娠期饲料成本,而且妊娠母猪过肥,会造成泌乳期食欲下降,降低胚胎存活率,导致发生难产,乳腺发育不良,产后泌乳量不足,泌乳期失重大,延迟断奶后发情,并缩短母猪使用年限。但也要防止过度限饲或饲料单一,使母猪妊娠期营养贮备不足,仔猪初生重轻,生活力弱,母猪泌乳力差,断奶时过度消瘦,仔猪断奶体重小,母猪产后发情延迟。

4.3 必须确切掌握每头母猪的情况

由于妊娠母猪的喂料量要根据母猪体重、体况、妊娠期和胎次以及预产期、产仔性能等情况而定,因此,应因猪而异。

4.4 要实现妊娠母猪的配套管理

4.4.1搞好卫生,保持适宜温度和光照

妊娠母猪的管理要搞好圈舍、猪体日常卫生,防止妊娠早期感染所造成的胚胎早期死亡,临产前防止母猪便秘和乳房水肿。特别是长期采用限位栏饲养的母猪,活动量少,常因产前便秘和乳房水肿使得母猪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后泌乳减少,使仔猪不能充分获得 “母源抗体”。应从饲料调配、饮水量等方面及时调整或服用轻泻、利尿药。妊娠期母猪最适宜的温度 18~21℃,湿度为65%~75%[2],饮水量冷天15 L/天,温暖天30 L/天。盛夏酷热季节应注意防暑降温。方法可因地制宜,如室内喷水、猪体淋浴、母猪颈部滴水、通风、搭凉棚、猪舍边种树等。建议光照时间为12~17小时,光照强度为60~100勒克斯 [2]。

4.4.2合理的消毒

做好分娩舍的清洁消毒,防止母猪子宫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妊娠期母猪每周常规消毒一次,当怀疑有传染病时隔日消毒。带猪消毒采用温和型消毒剂,浓度不宜过大,按说明书配制。

4.4.3妊娠期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母猪妊娠后1个月内禁止注射疫苗和使用药物,否则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对胎儿初期发育不利。产前45天注射预防黄、白痢的疫苗。

5 妊娠母猪的保健

5.1 驱虫

每年进行3次定期驱虫。选择药物时认真了解有效成分、推荐量及杀虫谱,挑选适口性好、对成虫和虫卵均有杀灭作用的药物。驱虫方案如下。

方案1:伊维菌素预混剂330 g+芬苯达唑330 g,拌料1吨,连续饲喂5天。

方案 2:用虫力黑按 0.75 kg/吨,拌料连续饲喂5天;也可以使用多拉菌素每44 kg体重肌注1mL,使用一次即可。

5.2药物保健

妊娠母猪在妊娠中期、预产前7天进行药物保健。保健方案如下。

方案1:喘速治400 g+溶菌酶400 g+黄芪多糖800 g+板蓝根800 g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0~14天。

方案2:清开灵粉1 500 g+抗菌肽300 g+口服排疫肽400 g+西尔康1 000 g,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0~14天。

方案3:5%爱乐新800 g+干扰肽1 000 g+转移肽1 000 g+溶菌酶400 g+黄芪多糖粉1 500 g,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10~14天。

母猪产仔前的保健非常重要,通过保健可清除母猪携带的病原体,净化母体,使母猪顺利产仔,不易发生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及乳房炎等。由于母体携带病原少,产下的仔猪不仅健康,而且也很少发病 (当妊娠母猪发生疾病时,在治疗中应避免使用易流产的药物)[3]。

[1]常孝勇.养猪生产中的环境控制.中国畜牧兽医,2007,(34)4:134~135.

[2]黄富.猪舍的光照管理.中国猪业,2010,(45)3:64.

[3]万遂如.规模化猪场的免疫预防与药物保健技术实施程序.养猪,2010,(110)3:35~37.

猜你喜欢
发情胚胎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