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血余炭治验两则

2011-08-15 00:44曾镜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血证血色面色

曾镜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006

1 血尿

某男,5岁,2010年8月1日就诊。其母亲诉排血色小便2天,因在农村不便就医,未予干预,见余乃学医者,遂请余诊治。刻诊:小便时无赤痛感,量约80ml,尿色鲜红,心烦喜饮,纳眠欠佳,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少,脉弦细数。辨证为阴虚血热,迫血妄行。本处方以小蓟饮子加减,但考虑到买药不便,于是嘱其母收集头发一束,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后烧成炭用,每次以3g温开水冲服,一日两次。服用两次后,血色大减,再服一次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2 崩漏

某女,44岁,2011年5月27日诊。主诉月经量多8月余,因干农活劳累过度发病。开始时量多如崩,继则时多时少,经色淡暗,有少量瘀块,淋漓不断。曾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别以性激素及诊刮治疗,好转一段时间后出血反复如前。因其厌倦吃西药及其副作用大,邀吾诊治。刻诊:面色晄白,腰腿酸软,四肢欠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此乃肾气虚衰,冲任不固之证。治宜温肾固冲,止血调经。为求简便,先嘱其按上述方法将头发制成炭化物,每次5g温开水冲服,一天三次。五天后,诉经量较前减半,嘱按原剂量继续服用。半月后阴道出血完全停止,其后以中成药右归丸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月经一直正常,精神面色均可。

3 按语

血余炭为常用中药,原名乱发,始载于《名医别录》,曰:“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其性平,味苦、涩,归肝、肾、膀胱经,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之功效。《本草纲目》谓:“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如咯血、便血、尿血、紫斑、崩漏等,每获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余炭能显著缩短出凝血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减少出血量,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近年来,应用于带状疱疹以及烧烫伤的治疗也越来越广泛。血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其共同的病机不外乎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故处方用药均以这两大类病机为基础辨证治疗。虽然血余炭治疗血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必要时应辨证配伍其他药物治疗;有条件时也应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

猜你喜欢
血证血色面色
船长的血色奇遇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让“血证”上网
空中俯瞰辽宁盘锦血色海滩 多彩画卷美得惊艳
少女感“血色”气息来袭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血证的概念辨析*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
加味寿胎二至乌茜汤治疗妇科血证举隅
血色的黎明——忆柴胡栏子遭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