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研究

2011-08-15 00:47江维国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缫丝丝绸广西

江维国

(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00)

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研究

江维国

(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00)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空间转移方式,实现了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重新配置。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传统产业在土地、交通、环境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压力下,正在加速向中西部转移。茧丝绸业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转移也是首当其冲。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推动下,广西种桑、制种、养蚕、制茧等环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积蓄了一定的产业前端优势。广西应该分析沿海茧丝绸业转移的内在规律,立足区位、原材料优势,主动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尽快从蚕桑大区蜕变成茧丝绸业强区。

产业转移;茧丝绸业;发展

引言

茧丝绸业是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它蕴含了华夏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商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贸易量占世界丝绸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丝绸同时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上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大宗出口产品之一。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描述:“丝绸行业对中国具有工作实际和象征双重重要性。丝绸是中国最古老的出口商品,也是与国家身份特征和对外商贸活动联系最密切的一项发明创造。也许我们应该说,‘丝绸曾经让中国变得与众不同’。因为,如同很多其他商品一样,中国的丝绸产量在世界范围内仍位居前列,但就质量而言则已被后来者所赶超。现在,中国丝绸的产量虽然最大,但最高档的丝绸却产自意大利。”这个观点客观概括了我国茧丝绸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我国茧丝绸业在深加工的高附加值领域同欧洲国家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一、我国蚕丝绸业发展背景及转移内因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到了商代,农业已经脱离了低级粗放阶段,丝绸生产也已经初现规模。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绢、绮、锦三大丝绸品类。从此之后,丝绸成为中国的象征,被广泛运用于服装业和时尚界。秦汉时期,丝织业得到了进一步的纵深发展,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唐朝是我国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将以“丝”为主题的中国服饰文化传播到了遥远的西方,世界因蚕丝和丝绸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宋元时期,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蚕桑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丝绸的生产与贸易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丝绸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日渐明显,丝绸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但是,封建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也十分突出,中国丝绸业在苛捐杂税和洋绸倾销的双重打击下,茧丝绸业趋于萎缩[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茧丝绸业与许多传统工业一样,其发展历经诸多波折。但从改革开放开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茧丝绸业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又夺回了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蚕丝绸业成为国家创汇支柱产业。

我国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茧丝绸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积累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但是,伴随着传统产业的急剧扩张,这些地区面临交通、电力、环境等多重压力,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长。沿海发达地区的茧丝绸业出现了转移的内在需求。这也符合新经济地理学者Klimenko的区际产业转移观点,他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集聚区内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地价上升、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会造成产业扩散的离心力。离心力的作用会促使某些相关产业脱离该产业集聚,转移到新的地理区位[2]。从本质上讲,这也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资本趋利的具体表现。

二、广西茧丝绸业综述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日照、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较为适合种桑、养蚕。桑树生长期长,一年可养蚕7~10批,比长江流域地区多3~5批,而且蚕茧可早上市50天左右,晚收市30多天。应该说,广西发展茧丝绸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时”与“地利”。

(一)广西茧丝绸业背景

广西茧丝绸业历史悠久。唐朝时期,广西先民就已开始种桑养蚕,并以土法手工缫丝、织绸、织锦以及制作相关的手工产品。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广西合浦县就是史料记载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在十九世纪末期,广西缫丝手工业已初具规模,年产量达到20多万斤(100多吨),而且每年都有蚕丝出口[3]。新中国建立后,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广西蚕丝绸业逐步得到恢复。从六十年代中期,国家在广西投资建设了一批绢纺、丝绸厂开始,一直到1995年,广西的蚕丝绸业都在不断进步。但从1995年开始,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外销疲软等原因,广西蚕丝绸业出现了萎缩和退步。直到2000年,才重新步入了发展的通道,特别是2006年开始的“东桑西移”工程,更是将广西蚕茧丝绸产业的前端种桑、养蚕以及缫丝业带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二)广西茧丝绸业前端优势

作为欠发展地区,广西所拥有的低价劳动力、丰富的能源以及区位等后发优势,已经有许多研究和阐述,在此不再重复。据新华网2010年12月28日报道,2010年广西桑园面积210万亩,蚕茧产量达21.4万吨,约占全国1/3,均创历史新高,蚕茧产量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位。同时,桑蚕单产、茧丝产量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张种产茧量提高到38公斤左右。广西的自动缫丝机占有率已接近100%,缫丝级别提高到3A、4A级,解舒率好,上车率高。自选选育的蚕品种推广量超过2000万张,其中“两广二号”为全国推广量最大的蚕品种。具有速生、丰产、叶质优良、适应性较强特点的桑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以及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特点的蚕新品种“桂蚕一号”、“桂蚕二号”已经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广西蚕茧业产量与茧丝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数据表明,广西种桑、养蚕以及缫丝已经跨入了一个新台阶,为其茧丝绸产业链的延伸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广西茧丝绸业存在的问题

在广西种桑、养蚕获得连续丰收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应该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高度客观审视现状、理性筹划未来的发展。数量优势并不等于价格、质量优势,更不等于产业链有优势。目前广西茧丝绸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第一,产业链不平衡、深加工发展缓慢。茧丝绸业是一项可以再生的产业,具有经济与生态双重效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产业链包括桑蚕—蚕茧—蚕丝—丝绸—印染—服装、家纺等几大环节。2010年广西又实现了种桑、养蚕的大丰收,成为地道的茧丝绸业原料基地。但是,据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数据,2010年1-11月广西蚕丝及交织机织物产量为358.49万米,只占全国总产量77300.04万米的0.26%左右。这与全国1/3的蚕茧产量极为不对称,严重暴露了广西茧丝绸业头重脚轻的不均衡格局。过分集中在种桑、养蚕和缫丝环节的产业链,受外部影响较大,面对困境无法通过链内的利益重新分配来自行调整。同时,广西茧丝绸业中工贸分家现象严重,蚕农和加工企业之间基本处在竞争状态,两者间利益的联动性不够,经常因价格利润目标差异而矛盾重重。

广西茧丝绸业还处在卖蚕、卖丝,卖原材料的阶段,丝绸原料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加工业的发展速度。目前,广西丝绸工业依然以缫丝生产为主,所承接的企业也主要是缫丝厂。真正能从蚕茧到成衣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一家都没有。2009年,全区共有丝绸企业78家,其中缫丝企业就占了73家,丝绸厂和服装企业仅有5家。因为深加工能力差,产业受限因素太多,外部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给广西的茧丝绸业带来极大冲击。

第二,品牌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欠缺。品牌经营大势所趋,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永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目前广西的茧丝绸业从桑叶、蚕茧、生丝、绸布、蚕丝被、真丝服装等均没有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品牌。我国“六大绸都”:杭州、苏州、嘉兴、无锡、湖州、吴江,广西榜上无名;中国十大丝绸品牌:天堂故事、万事利 、丝绸之府、丝绸之路、喜德宝、凯喜雅 、都锦生、古之美、爱丝利、丝瑞和,也没有一家来自广西。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就达14.13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总量居全国第一位,至今五年已过,广西依然没有培育出自主本土品牌,哪怕就是细分行业的蚕茧、蚕丝品牌都没有打响。

产品的销售也主要是靠客户上门收购。企业的触角没有伸出去,很少有企业在江苏、浙江、上海等传统茧丝绸集散区设立销售机构。这种没有稳定营销渠道和客户群体的状况,不利于广西茧丝绸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高速增长下的隐忧。第一,广西养蚕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部分蚕农目光短浅,在利益驱使下,养蚕批次过多,一些蚕农更是有给蚕添加饲料的短视行为,加上部分地区多年来没有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治理,造成养蚕环境污染严重。如得不到及时治理,将给蚕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第二,人才队伍的隐忧。广西日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杭杰在2010年“中江纺机杯”上,在对当前广西缫丝行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时曾提到,广西缫丝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专家级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是稀缺,总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广西缫丝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广西各大高校、职业院校也都很少开设相关专业,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三、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策略

在CAFTA建成,北部湾经济区设立、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历史机遇下,广西应该结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沿海茧丝绸业向中西部转移、广西区位优势突出、要素禀赋相对优势凸显的现状,客观分析广西茧丝绸业的优、劣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在产业的承接中,实现产业的扩展和升级。

(一)解放思想、注意承接的针对性

“良禽择木而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广西作为欠发展地区,长期以来处在环境相对封闭,靠中央拨款支持发展的状态。“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理念和发展观念尚未深入人心。而产业转移虽有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但它毕竟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不像财政的无偿转移,它必须遵循市场原则办事。在产业承接中,政府要牢记政企分开原则,树立服务观念、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为“承接”开辟绿色通道,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也要承担起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为企业搭建招商引资的平台、合理规划工业园区、组建产业承接机构为企业牵线搭桥、为种桑养蚕提供技术援助;在蚕农、丝绸商户、丝绸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企业则要摆脱长期缺少竞争而害怕竞争的狭隘思想,以发展的眼光,共赢的心态,制定符合实情的方案,主动与待迁企业联系,通过企业间的市场行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质的跃升。

在招商引资、自身发展和产业承接的多重作用下,从2005年开始,广西的缫丝工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全区缫丝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已达到3A-4A级。早在08年,广西上林海润丝业有限公司就曾产出6A级的白厂丝。在技术和设备都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后,为避免过度竞争,广西茧丝绸业承接重心应该后移,将重点转向绢纺、印染和制衣企业等环节上。缫丝厂则应该在提高工厂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鼓励和支持本地缫丝厂或相关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设施整体搬迁、创办新厂等多种方式,把茧丝绸业下游企业引入广西,逐步对产业链进行补充完善。广西毗邻广东,洛湛铁路通车、两省间高速公路和等级公路不断开通,空间障碍日益消失。丝绸成衣目前主要是时装和女装,深圳的女装和东莞的时装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比较优势。而且当地都是产业转移较为迫切的地区,广西应该主动寻找当地丝绸厂、真丝服装加工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承接。

(二)打造龙头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龙头企业通常是指能带动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影响的核心企业。它的标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广西茧丝绸业蓬勃发展而又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打造本地龙头企业显得尤为迫切。广西各级政府应该通力合作,重点扶持宜州、环江、鹿寨、象州等一批优质原料茧生产大县(市)优先打造龙头企业,从用地、税收、贷款等实施适当倾斜政策,或从本地企业里精选培育或从产业转移区重点引进。对本地企业的打造,广西可以通过“企业+基地+桑农”的方式,实行股份合作,建立企业桑农更加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的扩张。只有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和制度创新作用,才能激活整个产业链,才能引导和组织桑蚕基地有序生产,稳定和平抑市场价格,为蚕农消除后顾之忧。

品牌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结构,一种产品的象征,更是企业、产品、社会的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和体现,有时也是企业和城市的名片,是无形资产。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和高效益。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超一流企业卖趋势,这在服装界已是共识。广西茧丝绸业依然停留在卖产品的阶段。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品牌的创建关键是要有品牌意识,桑、蚕、茧、丝、绸、服装、家纺等各个节点都可以创建品牌。广西可以先从蚕茧、蚕丝等优势产品着手,对同一区域的特色蚕茧、蚕丝统一包装、统一冠名、统一对外宣传,通过专店、门市部等渠道统一销售,逐步打造本土品牌。

(三)未雨绸缪、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决定的因素。茧丝绸业产业链较长,是农业、种植、加工、贸易、研发高度结合的一个产业,从科学种桑、养蚕、收烘、缫丝与织丝、纺织、丝织服装设计与加工、丝绸贸易以及茧丝绸副产品综合利用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广西的种桑、养蚕、制蚕、缫丝等环节在部分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全面推广开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承担。而且,随着产业日益庞大,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支撑,广西茧丝绸行业人才的缺口显而易见。

国内产业转移中所表现出的设备无法利用、产品质量不合格、生产效率下降等“水土不服”现象,归根到底是人才无法对接的问题。广西本地高校、职业院校应该发挥人才培养基地作用,通过聘请专家、教研相辅相助、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等途径,为广西茧丝绸业的长远发展输送人才,真正履行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责。企业也可以主动与相关院校建立对口培养、培训机制,或派遣在职员工进修,或与院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多渠道培养、储备专业人才。

(四)逆向思维、企业职能反向转移

在产业的转移和承接中,广西本地企业也要注意自身的扩张。广西的缫丝工厂、丝绸企业、服装公司应该走出去,把企业的部分职能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目前该产业的行业精英基本集聚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以及北京等地,国内外客户也喜欢来这些传统蚕丝绸集散区域采购。企业可以将营销、设计等职能部门向这些区域转移。

第一,提高技术、改变观念。广西虽拥有一定的产业前端技术基础,但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开发设计、国际贸易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突破瓶颈。通过企业职能的反向转移,可以就近吸纳行业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可以通过业务交流,参观学习,深入沿海发达地区的工厂和企业,到第一线实地学习最新技术;可以通过对沿海企业管理模式、经营体制的深入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现代营销意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第二,拓展渠道、招揽客户。设立在传统蚕丝绸集散区域的分支机构,在分享沿海市场的同时,也能发挥窗口推介作用,扩大企业和产品的影响。长期与客户近距离接触和合作,更利于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的加深。有品牌者得市场、有渠道者得天下,通过企业职能的反向转移,既能拓展营销渠道也能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

第三,及时掌握行业信息。信息是企业进行成功谋划的基础。在当今信息时代,不能及时掌握信息,就不能准确决策。广西目前毕竟不是我国的茧丝绸业中心,关于行业市场价格波动、技术变迁以及真丝产品的流行趋势变化等信息都是从沿海发达地区扩散而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无疑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企业职能的反向转移,广西企业就能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同步利用。

总结

借助沿海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是广西茧丝绸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经验证明,政府在产业承接中应更多地提供积极服务,充分发挥引导和助推器作用;企业是产业转移与承接的主角,所有行为都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广西应该立足茧丝绸业的前端优势、区位和后发优势,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站在整个产业链的战略高度借势整合行业,提高中高档的丝绸面料和真丝服装加工能力,将产业做精、做细,促进“产业承接”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加快广西从蚕桑大省向茧丝绸业强省迈进步伐。

[1]程庸,若隐.中国元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90-91.

[2]Pennings E,Sleuwaegen L.International Relocation: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J].Economics Letters,2000(05):67.

[3]屈达才,宋桂荣 等.广西亚热带蚕丝产业发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467.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lk Industry in Guangxi under Industry Transmision

JIANG Wei-guo
(Hezhou University,Hezhou,Guangxi542800)

As a spatial transferring way of production elements,industry conversion makes the resource rearrange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possible.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increased cost of land,transportation,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labor forces,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developed eastern part has sped its way to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As one of the typical tradition industry silkworm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serves as the front.Promoted by the project moving mulberry base from east to west the links of growing mulberry,breeding and cultivating silkworm and machining silkworm cocoon in Guangxi province have had tremendous development and front-end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y.Analyzing the inert regulation of the eastern silkworm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Guangxi should positively and effectively take up the industry conversion,transferring from a silkworm cocoon and mulberry region into a powerful silkworm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province.

industry conversion;silkworm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development

F326.5

A

1008-8156(2011)02-0004-04

2011-04-01

2011-06-02

江维国(1973-),男,湖南益阳人,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经济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学、区域经济。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再现“黄金水道”视角下的西江产业带构建研究》(项目编号:06FJL00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缫丝丝绸广西
广西贵港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缫丝生产污水深度净化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
嫘祖缫丝
丝绸情调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