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

2011-08-15 00:44黑龙江赵宇彤
职业技术 2011年9期
关键词:理实技能中职

黑龙江 赵宇彤

中职德育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

黑龙江 赵宇彤

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能促使教师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

中职;一体化;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工作者,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它包括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摸索,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德育位于教育之首,对于德育课的任务,除了各级各类学校共有的、必须的基本政治教育外,职业教育更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培养学生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上起着重大作用。但是德育课的教学也陷入过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的教学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讲授、轻自学。它的缺陷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把知识与能力、觉悟割裂开来,忽视过程、方法。更难谈得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贮存式的仓库,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德育课,学生总感觉枯燥无味,在他们的心目中,德育课就是“催眠课”。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仅仅是老师在讲台中演“独角戏”。曾经有人为中职学校做了一次以“教学需求”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从五个中职学校收到了学生问卷490份,学生问卷显示,52%和65%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学的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内容很感兴趣和感兴趣,64%的学生认为在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专业技能”,学生喜欢和期望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明确倾向于实践教学,当问及“最喜欢的授课形式”时,有87%的学生选择“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要求加强实习实训环节,要求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开展实习教学成为学生最强烈的呼声。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并能有效的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记忆理论知识,它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学生大都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弱,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平衡,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形象思维比较好,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我坚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一方面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采用“实物示范”教学的方法,进行形象化教学,开导、诱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形象化教学,不仅使他们知道是什么,更重要地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我从2009年开始给当年新生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尝试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自己搜集或制作的flash动画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来,通过flash动画边操作边讲解很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们感觉到了课堂上的新颖,课堂变得不再沉闷。另外,结合所讲授的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主题辩论、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调动学生参与的方法来实施教学,力争使学生以边学边练的形式实践教材内容,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运用学生的多种感观,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结合在一起。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我采取积分制去管理学生,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个方案,采取每次课进行跟踪记录,对于每个同学的出勤情况,文明行为习惯情况、笔记情况、实习表现、课后作业5项以5分制进行一一评价,这样一来,既能约束学生的不良表现,又能起到一个督促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消化,在实践中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这几年在教学的尝试以及在教学中取得的效果来看,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以下优越性:

第一,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特别是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保证了学生能在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

第二,能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的有效的转化到生动而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去。

第三,能有效的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中职教育规律。

第四,能有效的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的钻研教学方法,不断的掌握新知识,以此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经尝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者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教学,那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开发;

2.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3.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5.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职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让学生走向创新之路,走出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FFB090557)子课题目——“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

(编辑 李艳华)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理实技能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