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视角下的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2011-08-15 00:49河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杨凤阁
中国商论 2011年14期
关键词:家族式民营企业家族

河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杨凤阁

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视角下的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河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杨凤阁

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集中地暴露出产权结构单一、专业人才匮乏、民主机制缺失、产权界定模糊等缺陷。要消除民营企业现存的弊端,必须建立和发展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民营企业存在内在驱动力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没有觉察市场竞争的威胁、存在信任危机等管理改革的难点。当前,应从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格局形成、推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适时引进风险投资等方面出发,推动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加快民营企业管理改革的步伐。

民营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家族式管理 管理科学化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民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由于民营企业重视效率、注意成本节约、管理机制灵活等优势,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展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当代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遭遇到了很多困惑、困难和问题,如何破解民营企业遭遇的问题,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推进民营企业规模发展和内涵提升的关键问题。

1 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使得其在当代市场经济暴露出诸多的缺陷

当前,很多民营企业面临诸多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的因素和内部的因素两个方面。目前,很多经济学家将民营企业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企业融资环境、市场准入和税收减免等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对民营企业机制、制度、管理水平等内在的因素却关注很少。而同样外部环境下不同民营企业的发展差异说明,企业的发展则应当从企业内部来进行深入分析。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管理的比例就达到了90%以上,而作为民营企业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同样绝大部分是家族式管理。现代民营经济发展以来,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家族式的组织形式表现为企业的所有权掌握于家族成员手中,制度安排也以亲缘、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特殊的组织形态的存在本身,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而民营企业顽强的生命活力也说明了其存在的优越性。这种优势在企业建立和发展初期,在市场经济竞争平缓的环境下,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利弊相生,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专业化,市场竞争中对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当前市场竞争趋向激烈复杂的情况下,国内民营若获得规模和层次方面的发展,其家族式管理的内在缺陷也就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

1.1 产权结构单一

一些民营企业的资本主要是家族投资为主,家族小规模生产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要求,在实现规模发展中,缺乏融通社会各种资本的连结纽带。

1.2 人才资源匮乏

由于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存在对家族成员之外的其他人员缺乏信任,存在对之的戒备、排斥心理,因此,很多家族式民营企业在管理、经营中不能扩大人才使用视野,不能放手实施企业的用才、引才,缺乏面对家族之外的人才市场实施的人才激励措施,导致民营企业外来创业者少,很多人不愿意进入这种环境的企业,使得企业的管理人才、生产研发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缺失。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由于家族企业管理层很多也是素质单一,企业创新缺乏应有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供给,限制了企业对市场开拓。

1.3 民主机制缺失

由于民营企业中的家族主义盛行,裙带关系是企业内部的主要关系、强势关心和管理关系。企业中的“人治”管理色彩浓厚,管理层中对家族之外的员工缺乏信任,不能大胆地放权,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员工“外人”的感觉,由此使得员工没有对企业的较高的责任意识,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不能做到竭尽所能、竭尽所力的工作,更缺乏创新的激情和活力,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4 产权界定模糊

在民营企业创业之初,家族成员一起奋斗、共同投资,相互间很少谈及产权归属问题。而在企业得到一定发展,特别是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家族成员便自然而然出现了钱财之争、权利之争,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纠纷不可避免,即使是家族内血缘、亲缘关系很近的成员之间,也难于逾越财权的诱惑。这种产权不明产生的矛盾冲突,往往导致企业人心涣散、团体瓦解,企业失去了向心力。

2 要消除民营企业现存弊端,必须建立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出现的缺陷和问题,虽然可以简单归结为民营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血缘亲缘关系阻断,家族主义盛行等因素,但显而易见,企业内缺乏管理的改革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民营企业要消除现存矛盾和不足,使企业的规模扩大、竞争力提升,使企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通过建立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来推进民营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实现企业在管理、经营等方面现代化的管理规范和制度体系,使企业高效运转、运行顺畅、管理衔接,能够带动企业产生管理效益、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机制和体制。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权清晰

就是企业的出资人、股东、股民等,在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下,其所有权明确、清晰。

2.2 权责明确

也就是说在权利区分和责任划定方面,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应当明确。企业所有者的权利包括选择、聘用企业的经营者,进行企业事务的重大决策,享受资产收益份额,承担企业债务、经济损失等责任;企业经营者接受企业所有者的委托,在委托范围内拥有经营权益和收益;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和责任的同时,具有取得相应报酬,获得劳动保护的权益。

2.3 政企分开

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要分开,打破原有的企业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的状况,寻求有能力的经理人来对企业进行经营;其次就是实现企业资本金经营与财产经营的分离。

2.4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就是企业在发展中,在企业内部门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本管理、品牌管理等方面,都要按照经济运行规律、企业发展规律、市场变化规律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由此可见,构建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消除家族式管理的缺陷,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向管理现代化发展,达到民营企业规模发展和内涵提升的目标。

3 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水平提升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

就民营企业来说,要实现其向现代企业转型,建立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就要突破很多利益关系、管理框框的因素,需要多重的条件和环境满足。从自身的实际和企业所处的环境看,我国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存在以下难点:

3.1 民营企业缺乏内在的驱动力

应当说家族式的民营企业管理,适合企业初创时期家族成员共同投资、创业的管理模式,他们凭借家族成员之间共同的心理愿望,相互之间亲情的信任,支撑了企业的原始积累和小规模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内家族成员为了保护和维系各自权利和利益,他们往往不愿放弃原有的经营权力,不愿脱离对企业的经营控制,因而诸如“政企分开”、风险投资引进等更多的制度改革驱动力缺失。

3.2 没有觉察市场竞争的威胁

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在某些层面和地区,还存在着市场发育不完善,竞争不激烈、不充分的状况,使得民营企业没有感受到市场足够的压力和冲击,也没有觉察到国际资本涌入对自身的威胁,这种市场状况使得家族式管理的缺陷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企业在迎接市场经济挑战,构建现代企业的制度、机制方面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3.3 信任危机导致民营企业不愿进行管理改革

当前社会职业道德缺失不乏其人,很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唯物质利益为价值追求,见利忘义,侵吞、掠夺他人财产的事情时有发生。基于此种市场环境的原因,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宁愿使自己的企业处于较小的发展规模,也不愿意为了扩大规模生产,而把经营权交给市场中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实际上,是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导致了民营企业管理者放弃了民营企业诸如“政企分开”的改革。

4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管理改革步伐

就民营企业来说,随着其发展规模的扩大,家族式管理对其制约和影响就越大,企业的缺陷和不足就更为明显。因此,必须推动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加快民营企业管理改革的步伐。

4.1 推进产权多元化

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主要特点就是所有权集中,在企业内部势力强大,但与规模强大的现代企业相比,其资本和能力是有限的。若使企业的规模发展,应当放开胸怀,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广纳外来资金,增强企业资本总量,与此同时也可以充分汲取投资者的各种智慧,提高企业民主化决策水平,推进企业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出资人,以革新的视野推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鼓励吸纳企业中的管理骨干和专业人才参股、入股,促进企业所有权的相对分散,使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增强企业法人治理的积极性,促进员工主人翁责任意识的提高。

4.2 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政企不分、既是所有权人又是经营者的角色,是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弊端,这种家族式管理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应广招贤才,积极走市场化的道路,面向人才市场招聘经理人,实行所有权人依法监督,经理人依法经营,经理人对所有权人负责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同时应重视企业高级管理队伍的管理,规范其管理行为,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为我所用,冲破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大胆引进经营、管理人才。

4.3 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民营企业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资本管理、品牌管理的改革,促进生产研发、生产流程、市场拓展的规范。要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突破传统的家长式、无序化管理,构建完善的企业领导制度、用工制度、财务支出制度体系,形成管理规范、过程衔接、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制度新体系。

4.4 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企业法人的治理应当做到:第一,注册资本要落实;第二,股东、董事及监事人员要落实,依照《公司法》加强财务监督职能,抓住企业财务管理这个关键,提高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第三,依靠独立董事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其中独立董事对于企业监督发展要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独立董事一方面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对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另一方面,独立董事不受聘某一企业家和经理人,而是代表企业的利益,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发表自己的意见。

4.5 适时引进风险投资

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资本市场化之路,要在企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并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时,引进风险投资资金。风险的资本引入要看实际,要在准确判断企业现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积极准备和创造风险投资的条件,为打造知名企业和品牌,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实力融通资金。

[1] 罗能生.中国民营企业现代转型的多位思考—— 转型、创新与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J]. 求是学刊,2008,(5).

[2] 成立华,梁萍锋,陈静静.现代民营企业激励管理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9,(8).

F270.7

A

1005-5800(2011)05(b)-080-02

杨凤阁(1963-),女,河南郾城人,河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家族式民营企业家族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家族式纺织服装企业的融资模式研究
浅析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
浅析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浅议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