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析

2011-08-15 00:49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孙瑜
中国商论 2011年14期
关键词:经济信息企业

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 孙瑜

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析

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 孙瑜

社会科技的飞速和持续发展,决定了网络经济必然会成为全球性经济新的支撑点,而中小企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遭到网络经济为其发展带来的挑战。本文对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初步探讨。

网络经济 中小企业 发展 战略

网络经济,指的是因为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认可,而导致了在经济中信息取代资本,并且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网络的出现,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又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剧了竞争。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国的中小企业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自身的劣势,比如说资金方面、技术方面以及人才方面等等,这些都使得我国中小企业难以适应E时代下分工协作的商务模式,进而导致了商品销售速度的减缓以及盈利能力下降。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及时的分析、研究,并且改革,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才能够适应我国的国情以及国内外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而才能够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

1 网络经济的特点

1.1 迅速性

第一,互联网完全的突破、击败了传统国家、地区的界限,国家、地区因为网络而连成了一体,使得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同时也使得整个世界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第二,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输变得更加的快捷、方便,直接的摆脱了时间这个客观因素;第三,互联网能够以接近实时的速度来进行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应用,加快了运作节奏的同时,也使得网络经济成为了速度型经济的代言词。

1.2 递增性

这里所说的递增性,指的是边际效益的递增性,是一种会随着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显示出的不同程度的增减趋势,这种趋势在工业社会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是比较普遍的规律。但是在网络经济中所显现出来的却是比较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增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具有递减性以及网络经济自身所具有的累积增值性。

1.3 自我膨胀性

网络经济中的自我膨胀性,主要体现在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以及马太效应、吉尔德定律这四个方面。第一,摩尔定律。早在1965年的时候,当时的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睿智的预测到芯片所特有的运算处理能力,并且在每个月翻一番的同时价格还会减半,而这个定律就是以戈登·摩尔的名字来进行命名的;第二,梅特卡夫法则。根据这个法则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而呈现出指数形式的增长;第三,马太效应。根据这个效应可以得出结论: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人们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形成的心理综合反应、行为习惯,导致网络经济下各企业优、劣势的不断加剧,从而造成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垄断局面出现;第四,吉尔德定律,指的是美国技术理论家乔治·吉尔德曾经所作出的预测,而根据这个预测吉尔德认为每比特传输价格将会朝着零费用的总方向继续下跌,并且呈现出渐入曲线的规律。

1.4 可持续性

信息、知识与实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信息、知识具有可分享性,而实物则不可能具有这个特性。比如说在一般情况下所进行的销售活动,销售者与购买者在完成实物商品的交易以后,销售者就会相应的失去实物商品,而购买者则会获得商品。但是如果购买者与销售者之间所交易的信息、知识,那么在完成交易以后,销售者并不会失去,反而会形成销售者与购买者两者之间共享信息、知识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知识、信息具有零消耗的特点,而零消耗也就是可持续性。

2 网络经济为中小企业带来的发展条件

2.1 降低成本

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拥有雄厚的资金以及庞大的规模,相反,对于资金的极度缺乏,可以说是严重影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网络经济的到来,能够直接的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中小企业资金的利用率。第一,降低企业进行采购的成本以及展开营销活动的成本。在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中,中小企业可以依靠互联网来展开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洽谈活动,这样就能够大大的节省过去展开类似活动所必须消耗的费用,比如说外出进行采购的工作人员差旅费、传真费等等;第二,减少企业的库存、管理成本。网络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非常理想的零库存模式—— 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进行商品的订制,并且展开及时的生产、及时的销售,而这种零库存的模式为中小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费用,比如说材料费、库存费以及管理费,可以说是非常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

2.2 竞争公平

在上述的内容中已经探讨过了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知识的共享性,而正是因为信息、知识的共享,使得中小企业赢得了能够与大企业相抗衡的可能性。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中小企业可以非常方面、快捷的获取所想要的信息资料,比如说自身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最新的、动态的市场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等。通过这样的途径,中小企业就能够更加全面的、及时的、准确的掌握好行业的宏观发展以及社会、市场的要求,进而调整自身的竞争战略。除此之外,当互联网将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纳入系统之后,就会充分的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快速、及时、方便的通信技术,最大限度的摆脱企业与客户之间不必要的环节,体现市场中企业与客户这两个主体,从而真正的构造出一个透明的市场结构。

2.3 创造市场

网络跨越了国界、跨越了区域,使得人与人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了距离感。而作为覆盖全球的开放型网络,可以说已经完全的将企业所进行的营销活动从企业所处的地理范围中解放了出来,换句话来说,就是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市场中狭隘的地域限制以及权力的封锁,进而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统一的大型虚拟市场。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触角已经遍及到了各个国家、各个区域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无论企业的规模是大还是小,都能够在这个属于世界性的市场中一展高低。在这种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中,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大胆创新、勇于改革以及善于发现商机、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3 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

3.1 资金不足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发展,就需要先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然而建立这些现代化的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很多的中小企业资产往往是负债率过高,而企业自身的资本又不够雄厚,所以很难能够适应、顺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3.2 人才短缺

就目前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在人才资源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是因为现行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在选择人才以及使用人才的机制上存在者很多的弊端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不够到位,进而直接的导致了在中小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思想水平比较低、文化水平比较低以及管理水平比较低的现象发生,这其实就是对人才认识不够正确的体现。在网络经济时代,同样也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时代,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才是企业中最为重要的资本,因为在当今的时代中,企业价值、利益的创造已经不再是依靠企业的生产就能够得以实现的,而人才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够及时的更新自身的选择人才、使用人才的制度,那么中小企业在国际性的竞争中将会越来越难获得生存,更不用说获得发展了。

3.3 产品竞争力差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是不断的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商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且逐渐的趋向高新化。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及时的实施新技术的革命,然而这种革命却会带来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间接的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除此之外,随着网络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同样也会影响到我国中小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4 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

4.1 商誉战略

企业的形象以及企业的商誉,是企业展开营销活动的基础前提,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展开网络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将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商誉放在第一位,比如说不断的丰富网络资源、为企业的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大力宣传企业自身的网站、不断扩大企业的影响面,进而去赢得客户的信任以及依赖。除了上述企业的主观行动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来支持,这就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宏观的建立好相应的网络经济环境,并且制定出与之相配套的政策,这样才能够推动、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向前发展。只有从多个角度去将信息安全以及标准化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够真正的为企业创造出一个规范的、有序的经营环境,而中小企业的网络经济才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

4.2 开发核心技术

作为中小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关键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为核心技术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无法在资金上与其比拟,但中小企业组织灵活、有弹性。其组织的资产专用性不是很强,甚至R&D与营销之间也可以没有界限,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内部、企业间信息的传递变得容易,通过网络使得获取技术信息、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就更为便捷。相对于传统商业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可以说是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和发布渠道的限制。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使信息知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这些核心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基础。利用这种信息获得的便利,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源或掌握核心技术源的人才,也可以通过与掌握核心技术的另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兼并收购拥有某种所需要的专长的企业,为己所用,将外来的不同知识技术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存在于企业内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成就核心竞争力。

4.3 信息化战略

我国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开发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基础结构。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经济,我国的信息基础结构还十分薄弱。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实现,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积极参与、统筹计划、整体协调作用,明确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制订、落实及贯彻执行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配套优惠信息产业政策,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是全球化的竞争,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获得生存、发展,必须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意识,这样才能够从行为上去贯彻、去实践。

[1] 黄丽华.信息化—— 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的取胜之道[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2] 孙峰,胡正强,胡晓惠.浅析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06.

[3] 张跃超.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4] 闫丽萍.网络经济模式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8.

[5] 赵俊锋,郝军涛.浅谈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发展的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

F724.6

A

1005-5800(2011)05(b)-093-02

猜你喜欢
经济信息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