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弊端分析

2011-08-15 00:49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张旭
中国商论 2011年14期
关键词:竞争力多元化经营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张旭

中小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弊端分析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张旭

中小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是针对于企业的竞争,谋求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之一,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向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但是,通过分析现代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显然可以看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弊端是存在的。所以,企业只有自身能够摒除弊端,发扬优势,吸取同行业的经验教训,再根据自己特有情况进行相关产业的扩展,才能够得到预期的收益。

中小企业 多元化经营 战略弊端

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和劳务,进入不同市场的企业经营战略。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开发具有潜在能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企业,充实本企业的产品结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一种长期性的战略目标,经过科学的计划和设计后,为长期或者未来的发展做出战略指导,其内容具有实际执行意义,主要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它的制定方针是科学规划,所以,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所有发展计划中最重要、也是最高级的一种计划,该计划具有支配地位,它要求企业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发展重点是突出的,在大方面不容有失误。因此,为企业寻找多样化的未来发展道路,根据时代要求扩展企业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机

1.1 分散了经营风险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必须顺应时代,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单一的经营方式容易给企业带来风险,而多元化的经营可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分散经营风险,保证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赢得竞争力。

1.2 通过多元化经营制约对手

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多元化企业可以在不同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单一业务领域实行低价竞争,取得竞争成本。企业可以在价格中,发挥成本优势,将经营控制在成本之下,但企业可以通过在其他领域的经营重新赢得利润,在有效的范围内击败对手,从而重新占领市场,这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2)实现互利销售。即企业可以与其主要客户签订长期合同,互相提供所需的产品,以实现相互利益最大化,从而扩大企业市场份额。

1.3 开拓了经营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在一个竞争激励的社会环境中,企业之间争夺市场和争夺消费者的竞争日趋加剧,为了保护企业的经营外壳,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管理者必须从长计议,用战略眼光、战略头脑来观察和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并根据企业经营的特点制定多元化经营策略,而多元化经营,能有效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增加产品的销售产值,开拓和占领市场,为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取胜和获得经营成功创造条件。

2 中小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弊端

2.1 使得企业自身资源过于分散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主要是为了能够稳定企业的生存,不断地扩大企业的发展,合理地规避经营中的风险。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根基稳固性偏弱,都会出现一旦投资分散后无力再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与周转,导致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都受到现制约,在整体上削弱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最终致使企业的整体经营失去市场优势。当然,过度地追求企业多元化经营,就不再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了,反而是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2 盲目多元化经营为企业管理带来恶果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需要在企业的整体水平达到可以扩展的要求的基础上实施。从很多的情况与程度上看,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管理模式是需要跟随不断扩展的经营而逐步完善的,当企业遇到困难难以解决时,也需要不断的投入与扶持。较高的企业经营成本会随着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分散资源而无法符合,最终迫使企业走向灭亡。从那些成功的多元化经营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首先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后才能开展多元化经营,而企业所制定的多元化经营策略都是根据核心竞争力而展开的。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做了错误的指导,由于它们在没有稳定好市场地位的同时,就随意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最后只能一败涂地。怎样才叫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有核心的的竞争方式;企业要有核心的管理能力;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只要具备了以上三种能力,就具备核心竞争力,可以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了。

2.3 降低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由于中小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管理与投资时,常会忽略企业的相关财务、债务等情况,致使企业的整体货币、资金、资源的流动性削弱,导致企业应对市场风险时反应缓慢,大多在此让经营与管理陷入僵局。大规模扩展经营范围不仅成本会增加,在某些费用上也会增加,导致企业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让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无法扭转。

2.4 导致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下降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格局的变化,入世后的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无论是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甚至是小型企业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市场的竞争压力与竞争方式的逐渐扩大、丰富,使得中小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落于被动的地位,导致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变差,利润率逐渐下降,因此失去进驻市场的资格。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从社会环境来看,企业对所谓的新领域缺乏熟悉感,也缺乏经验,只是为了获得熟悉和经验,就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从内部条件看,多元化经营不可避免会带来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膨胀,这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微流体,也很容易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5 多元化经营导致企业畸形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的根基还不稳定,扩展的速度过快,致使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剧,更甚者会从以往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岌岌可危的发展。很多企业并不熟知自己即将涉及的经营领域,只凭一时兴趣去触及,结果却在跨行业、部门、地域、管理上输掉了所有。

2.6 难以形成经营特色

实践证明,国内外各大企业的成功经验莫非是要发展特色经营,它们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良好的、独特的印象,这是进行特色经营的后果,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是,过分的追求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特色将会被期而代之,总体经营效益下降。

2.7 对微利时代的不适应

我们从宏观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行各业的投资报酬情况也出现问题,行业平均收益率逐年下降。因为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已经逐渐告别了短期性经济回报,微利时代已经到来。而企业要在这个新的时代发展和生存,就必须关注产品的发展,集中精力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方面下足功夫,还要减小企业规模,应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主业。因此,在这个新经济时代,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不一定是完全适合自己的。由此可见,企业要开展多元化经营,必须把握好多元化经营的实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2.8 企业利润目标的误导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产业价值目标已经被经济目标所代替,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企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主要表现。但是,不少企业的盈利目标多数放在短期的盈利目标上,战略发展思想落后,导致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这些投资企业希望能快速得到收益、预期短期回报率高,只是,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要将自己的主业做好、做大,已经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了,如同爬山一样,越爬越高,也越来越难。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利润目标趋利性过强,加上并无长远打算,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预期与实际收益大相径庭。例如,宝安、天磁等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就是很好的案例。利润目标必然会使企业集团的投资决策以利润为中心,,企业对经济、技术相结合的问题考虑不足,企业集团以利润为目标迈入多元化经营轨道也就在所难免。

3 对于多元化经营弊端提出的建议

3.1 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整合的,通过积累经验、适应市场、扩展涉及范围等逐步地稳固其核心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的优势性主要体现在来源于企业独创,同时也是企业最根本、最关键的经营与自保能力。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由于在整体经营过程中逐步出现的多元化经营态势,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地稳固自身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范围,这样就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整体价值方向上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发展多元化经营战略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弥补不足与弱势。企业要想发展经济,走多元化经营道路就必须具备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特点,在实施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必须能够立足于基本核心,让核心竞争力不断上升,之后再扩大、做强企业的经营深度与广度,触及更广阔的领域,这才是企业长久经营与发展的硬道理。

3.2 多元化经营主攻专业化经营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首先考虑的就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由于多元化的经营知只是企业的发展与扩张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将企业的主专业放置第一位。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稳定的主专业发展上,多元化经营必须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没有专业化、稳健的生产经营策略,就不可能很好地将多元化正确实施与贯彻。如果企业的自身主业不稳定,只是一味地强调多元化发展,是十分不科学的,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是需要更专业化、更高层次的深入。因此,企业发展的命脉就是专业化,多元化的经营只是丰富了专业的经营形势。要想能够在企业之林中屹立不倒,就必须在技术、专业、主体上拥有扎实的基础,再依靠着丰富的多元化经营来扩展、潜心经营。

3.3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企业如果选择了多元化经营,就应及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为了适应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企业就必须强化高层业务部门的协调能力、筹资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在组织结构和决策体系上可实行资产经营分析管理。

4 结语

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与经营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性,常会导致企业在未来发展与选择权上出现漏洞,如果盲目的选择多元化经营不仅不能够帮助企业分散风险,增加利益,反而会使得企业陷入僵局。只有正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阶段,在寻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途径,再扩展自身经营,完成多元化经营,让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成为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才是好的帮助中小企业成长的途径。只要正确地认识到多元化经营战略会出现的弊端,势必能够运用好多元化经营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1] 李敬.多元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2003.

[3] 王公义.多角化战略与组织结构论[M].湖南出版社,2006.

[4] 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5] 汤顺利.私营企业批判[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6] 秦陇一.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竞争力的提升[J].甘肃科技,2003,(1).

F276.3

A

1005-5800(2011)05(b)-095-02

张旭(1963-),男,河南许昌人,华中农业大学在读博士,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竞争力多元化经营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日本竞争力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