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路径优化研究①

2011-08-15 00:49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王书爽
中国商论 2011年14期
关键词:瓶颈金融机构河南省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王书爽

河南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路径优化研究①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王书爽

河南省有众多的中小企业,无论是解决就业还是活跃城乡经济,中小企业一直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融资难一直是河南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河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提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路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继而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增长。

中小企业 融资瓶颈 路径优化

改革开放的春风,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催生了众多分布广泛、经营方式灵活的中小企业。当前,河南省拥有超过38万家的中小企业,占河南省企业总数的98%,解决着河南就业人口的七成以上。河南GDP与税收的一半、出口的六成都是由中小企业所贡献的。中小企业虽然经营方式灵活,但自有资金缺乏,融资困难一直是伴随着中小企业成长的突出问题,并且是制约着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不少的中小企业,正是倒在融资难这道坎上。

1 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的瓶颈难题

河南省的中小企业广泛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可以分析其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身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之所以比大型企业融资更难,主要是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河南省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制约企业融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经营上存在较大缺陷,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上是所有中小企业的共性。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使银行金融机构很难放心地贷款给中小企业。二是中小企业缺少贷款所需的保证与抵押。三是一些中小企业借贷不还或是经营不善无法还贷等情况频出,这些不良纪录以及中小企业先天性的还贷能力不足,都使河南省的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融资信誉,银行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自然很难放心给中小企业放贷。四是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与银行融资程序不匹配,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1.2 政策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在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以融资为例,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大型企业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小企业。虽然中小企业数目占据了企业总数量的九成以上,但每个中小企业的影响力有限,即使因为资金缺乏而陷入倒闭等困境,带来的社会影响有限。而大型企业少则几百上千人,多则上万人失业的情况,使政府不可能不重视。加之我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虽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股份制改造以及上市交易等途径不断朝着市场化前进,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商业银行还是存在将投资对象当然的锁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思维习惯。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出现不能还贷的数量较多。尽管相对于中小企业庞大的企业数目,不能还贷的比例非常低。

1.3 市场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

市场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使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沪深证券交易市场,但很显然,这只是大企业的自留地,没有中小企业的份。而旨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深圳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由于制度性缺陷,使其只能是极少数中小企业幸运儿的市场,融资的真正功能还远没有发挥。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一直努力营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资本市场,银行业也在为企业提供宽松合理的贷款环境而努力,但由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限于中小企业的一些特点,商业银行对待中小企业的融资还是处于十分不得力的状态。

1.4 社会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

不可否认,社会各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与还贷的评价并不高,河南省各地的中小企业就出现了不少因为企业的改制、领导层集体更换等情况,不认前任领导或是改制前的贷款,从而赖帐的现象,这无疑加剧银行金融机构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情绪。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决策的不科学,使得不少中小企业“上项目拍脑袋、贷款拍胸脯、贷款后拍屁股”,不仅使资金的利用率不高,而且容易造成投资失败,还贷能力吃紧等问题。社会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还有一个的较为明显的体现,那就是民间金融秩序的混乱,使大家对民间金融谈之色变。

2 河南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优化对策

2.1 改善中小企业能力,改善融资困难现状

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不仅使其难以获得银行金融机构的认可,更造成了其他一系列的问题,不解决企业自身因素这个内因,其他方面的改善,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继而不断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要在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此一来,既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者树立还贷意识,避免出现故意赖帐的行为,弥补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对称问题,也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使银行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控,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建立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互相信任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融资的特点,推行诸如动产融资等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业务,使银行的贷款能真正成为可为中小企业使用的融资手段。可以建立动产抵押、动产融资的配套制度,如动产评估、动产范围界定等,为中小企业运用动产进行抵押贷款提供希望,从而为中小企业多一条解决融资难的途径。而中小企业也应该将眼光放宽一些,而不是仅仅盯着大银行。

2.2 创造相应政策环境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事,也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政府要从宏观角度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创造条件,通过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财政政策上进行适当扶持以及推行全社会的信用体系,结合企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也为银行金融机构能及时收回贷款提供条件。从河南省当前的政策支持来看,重点是要求各地政府在国家有关政策以及省政府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一些切实落实政策的实施细则,而不是让政策因为缺乏配套的执行手段而停留于表面。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中小型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相应的政策,从数量与质量上提高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

2.3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应忽视市场的力量,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民间已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本,如果能够通过建立相应的市场体制,将这些民间资本在政府的监控下,有序地进入中小企业,不仅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更可以为民间资本寻找到可行的投资渠道,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秩序的稳定。

2.4 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民间金融于中小企业融资来说,其具有金融机构所没有的融资成本优势、灵活的担保优势以及信息成本优势。当前我们对民间金融的抑制其实效果非常有限,中小企业在从其他渠道难以实现

融资的情况下,自然会向条件更低的民间金融申请贷款,事实上我们的民间金融一直非常繁荣。而鉴于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性,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引导、规范,通过建立一些在政府管理范围内的组织,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从而使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发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作用。

3 结语

中小企业融资,是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就业的稳定的重要问题。要解决当前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瓶颈,要以政府为主导,集中全社会的力量,通过政策与法律的力量,建立更多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与融资市场,实现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张李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4.[2] 张绍龙.金融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企业经济,2005,8.

[3] 吴颖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简析[J].商场现代化,2008,10.

[4] 谭小芳,赵舒婷.短板理论与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 赵鹏.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成因与出路[M].经济与管理,2003,3.

[6] 王红英,李玉化,娄海波.培育多元商业性贸易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中国商贸,2009,19.

F270.7

A

1005-5800(2011)05(b)-123-02

黄淮学院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立项课题(B419)和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02400450077)。

猜你喜欢
瓶颈金融机构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