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物流中心 保障农民增收

2011-08-15 00:49西安外事学院张旭起
中国商论 2011年14期
关键词:储存产后农户

西安外事学院 张旭起

培育物流中心 保障农民增收

西安外事学院 张旭起

本文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亲身调研,详细分析了农产品产后流通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不合理的物流费用和损耗,指出农产品产后利润的流失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阐述了建立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对降低农产品产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损耗、促进产品保值增值,进而促使农民增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农产品 损耗 物流中心 增收 保值增值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民收入获得了持续快速增长。1978~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9%,1997年增长4.6%,2000年增幅2.1%,2004年增幅6.8%,2005年增幅6.2%,2006年增幅7.4%,2007年后又呈下降趋势。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从1997年以来放缓,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主要是源于农业收入的下滑。特别是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民,常常是丰产不增收,增收形势相当严峻。分析原因,除了信息不灵、销路不畅、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外,一个吞噬农产品利润的巨大黑洞—— 即居高不下的农产品产后物流费用和巨大损耗造成的利润流失不容忽视。

1 农产品产后利润流失的原因

受传统“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影响,农民注重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忽视了农产品产后储存、运输、包装、加工等物流环节,致使许多农、副、土特产品每年的产后损耗达20%~40%左右,且物流费用高、速度慢,农产品产后利润流失过大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

1.1 农产品产后储存损失

由于农产品存在生产与消费的时间矛盾,必须通过物流储存来解决。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储藏能力可占到总商品量的70%~80%,而我国仅为25%左右。以粮食为例,据国家粮食部门的最新测算,全国75%的粮食分散储存于农户家中。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技术水平低,容易霉变、生虫、鼠咬,年平均损耗高达8%~10%。每年全国粮食产后仅储存一项损失接近400亿公斤,经济损失700多亿元。加上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物流全过程的总损失高达18.2%,约有850亿公斤粮食在收获后被损失掉。

1.2 农产品产后运输损失

农产品产销地分离的空间矛盾,必须通过物流运输来克服。以生鲜农产品为例,我国果蔬冷藏运输率仅为10%~20%。 由于冷链设施和装备不足,无法为农产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储运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5%左右,美国果蔬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我国每年果菜腐烂超过8000万吨,居全球首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900亿元,占整个行业产值的30%以上。

1.3 农产品产后缺乏增值加工

由于自然条件差异以及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农产品一般都存在分拣、加工和包装等后续加工环节。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农民自身无法对农产品进行合理包装以及深加工和精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市场差价而不是加工增值,农产品产后产值没有得到提升,丧失了获取产品高利润的机会。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农民卖一斤小麦获利9分钱,而加工一斤面粉获利0.18元;新鲜蔬菜经过分类整理和包装后,销售者的利润比生产者高出2~3倍。

1.4 农产品交易成本过高

绝大多数农户各自独立自发完成物流和销售活动,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市场效应。这种经营方式造成信息不畅、销路不广、售价不高、缺乏保护及竞争优势,导致较高的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2006年西安阎良区的芹菜由于市场价格过低、销路不畅,无人问津,最后被农民推倒在耕地里沤肥。

1.5 农产品缺乏合理包装

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农产品包装简单、粗糙,极不规范,甚至没有包装。再好的产品包装跟不上,往往卖不出好价钱。如果农产品包装实现标准化、系列化,甚至礼品化,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远程销售,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产品价值也会因此提升。

2 发展农产品区域物流,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减少农产品产后利润流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以上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户。生产零星分散,农民在农产品的产后流通过程中大多数是单打独斗、以农户为单位各自完成,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资金、品牌、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往往在流通中蒙受高额物流成本、承受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无法全面收集和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来指导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发展农产品物流,建立农产品区域物流中心,把区域内各家农户的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储存、统一运输,统一包装加工,统一销售,一个区域的农产品创一个品牌,这样既能形成规模效应,又能增加投入,改善设施设备,降低储运成本,还能节省创建品牌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3 发展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物流中心是实施上述农产品物流活动的重要的据点,具有现代化储存、加工、分拣、包装的设备和场所,它的功能是提供完善的各项物流服务和信息服务,促进商品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价值,克服农产品产销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商品的流通。

3.1 集货功能实现农产品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实现产品增值

农产品物流中心经营者通常将区域内的农产品收集(或收购)、存储于物流中心,再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分拣、筛选、加工,包装,冠以统一的品牌,集中推广销售,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产品的价值。

3.2 运输、配送功能确保产品运输质量,降低运输费用和损耗,有利农民增收

物流中心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专业化运输工具,根据客户需求,选择最优化的运输方式和路径,以共同配送、即时配送等技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质量。由于运输具有“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的原理,加上专业化的运输管理技术,费用会远远低于农户自行联系的车辆运输费用。

3.3 储存功能大幅度降低产品损耗,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关键

物流中心有专业仓储设施和技术人员管理,这是一般农户无法做到的。例如粮食的储存,农户储粮家中常常是“虫蛾满天飞、老鼠四处窜”,年储存损耗高达10%~12%。西安市粮食局2007年6月份对全市7个粮食主产区县的767户农户家庭小麦储存情况进行了入户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储存小麦周期为1~1.5年,主要采取砖砌粮仓内散存、直接编制袋包装堆存和铁皮圆筒专用仓散存三种方式存放;晒干整净后密闭储存和杀虫药剂熏蒸后密闭储存只占51%; 70%农户只在销售或磨面消费时才检查小麦储存情况,17%农户不检查粮情;调查结果是农户产后储粮损失较大,达15%左右。专业的粮食物流中心大多采用国家推行的“四散”技术,由包粮向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四散化”过渡,温度、湿度等储存关键环节可控,大大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和损耗。以小麦储存为例,集中储存一是每吨降低包装物成本20元;二是减少了劳动投入,散卸、散出,可节省8元/吨的灌包费;三是能够减少了储存、运输损耗8~10%。如果按每吨小麦1900元计算,仅这三项,每吨就可节约218元左右,扣除相关管理费用,增收至少120元/吨。

3.4 包装和流通加工功能,实现产品品牌化、产生增值利润

农产品物流中心备有大型自动化包装加工设备,并与下游客户(包括固定的制造商或分销商)进行长期合作,按要求包装、加工,并灌有经营者固有品牌。物流中心还能逐步形成和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企业的配套合作,带动产业链的延伸,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3.5 展示交易功能,扩大销售

物流中心除具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外,一般设有专用场地进行农产品展示、批发交易,为生产者、加工者、分销商、零售商搭建一个便捷的交易平台。

3.6 物流信息咨询功能,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任何物流中心现在都已实现信息化管理,中心将物流作业中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农户,并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咨询信息,如市场信息、价格信息、供求信息、市场预测,生产指导等,农户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也可以向中心提出咨询,获得解答,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些农产品物流中心,已经邀请知名农作物专家通过网络视频,为远处的农户诊治农作物病害、指导用药,方便快捷,节省费用。

3.7 质量检测和技术研发功能,确保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价值

质量检测是农产品物流中心区别于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重要标志。对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实行田间检验和产品准入检验、流通中进行定期检验和抽验,确保了产品从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塑造了自身品牌;引进新的物流技术,以科技促进产品价值提高;农作物、动植物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开展订单种植和订单养殖、无公害种植和绿色养殖,提升产品档次,实现产

品增值。

4 如何加快培育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

4.1 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目标之一: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农产品物流将越来越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按农业部规划,我国农产品产后处理率要达到产时的45%~55%,农产品物流的保值增值作用已经凸显,因此,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4.2 选择龙头企业和大型商贸企业、第三方物流作为农产品物流中心的投资经营者

从专业化和管理角度出发,应选择龙头企业和大型商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投资和经营农产品物流中心。这些企业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本身从事着物流中心的一些经营业务,有了深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广泛的联系上游农产品生产者和下游农产品的需求者、经销者,很容易成功拓展物流业务,发展成多功能、综合性流通企业、成为农产品物流行业的领军人物。

4.3 学习成功范例

目前,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已在全国普遍展开,各省市地区几乎都有正在投资兴建和立项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如:前两年已经投入使用的由长春粮食集团与德隆集团共同投资12亿元的东北亚农产品物流中心,它与全国主要粮油交易市场、期货交易中心联网,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接轨,可以从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正在兴建中的石家庄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总投资10亿元,是一个集批发交易、仓储加工、冷链物流、商品展示、检疫检测、电子结算、代理拍卖、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跨区域的农产品物流中心;陕西宝鸡市太白县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中心投资2300万元,将当地蔬菜的分散收购变成集中收购,具有严格的质量检测,一年冷藏、加工、销售蔬菜12万吨,通过10条销售渠道销往全国,使太白农户年增收480万元;已经立项正在招商引资的西北农产品西安现代物流中心,计划在东郊徐家湾投资6000万美元,建成后有西北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大厦、万吨封闭式低温精品果蔬加工分装中心、大型的农副产品展销超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农副产品废弃物处理转化为新能源中心、西部农副产品物流公路铁路联运配载集散中心、水产、粮油、农资、蔬菜、果品、肉、禽集散区……

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已经被纳入各地区政府的建设规划,将在加速农产品流通、降低流通成本、减少损耗、帮助农民实现产后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统计年鉴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2003~2004.

[4] 国家发改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F272

A

1005-5800(2011)05(b)-133-02

猜你喜欢
储存产后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