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改革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1-08-15 00:49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郑峥
中国商论 2011年14期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出口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郑峥

汇率改革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郑峥

人民币当前汇率是否合适,汇率的改革与变动对国际贸易以及对外贸行业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讨。2010年6月19日,重新启动汇率改革机制。本文将围绕着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当前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以及汇率改革对国际贸易、乃至外资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之上,探析汇率改革的趋势使得外贸企业更好的应对汇率改革风险。

汇率 人民币升值 外贸企业

1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事实上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中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双轨制,而中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的一贯政策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到1993年我国施行的是双重汇率形成机制,官方汇率与外汇市场调剂汇率并存。1994年,中国将官方汇率与因外汇留成形成的外汇市场调剂、交易的汇价相统一,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样的汇率明显的体现着中国当时出口创汇的政策导向。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完善受到阻碍,但我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并将汇率的波幅限窄。自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至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实行的是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随着中国各大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2005年7月21日,中国正式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终止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进程,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的上半年,中国采取了重新在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于2010年6月19日,重新启动汇率改革机制。

2 汇率改革机制重启对外贸行业的影响

2005年7月以来,汇率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上是人民币升值。而2010年6月重启汇率改革机制,加之国际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汇率改革的整体趋势还是人民币升值。

2.1 对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

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面对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直接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抑制了出口。那么,汇率改革对于中国的出口影响将是深远的,并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出口型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1.1 正面影响

由于汇率改革是重新启动的,总结2005年汇率改革之初,中国的出口型外贸企业显然是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的。在经验和教训之余,面对重新启动的汇率改革机制,在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之下,中国的出口型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对于汇率改革带来的风险,会更加有经验的规避并化解这些风险。

(1)有利于出口企业强化国际经营意识

2005年的汇率改革,让很多出口型的外贸企业的经营受到冲击,出口企业意识到在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时候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性。面对重新启动的汇率改革机制,在增强汇率风险意识的同时,出口企业可以凭借行业内一定的产品优势和国际知名度,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参考银行制定的远期汇率牌价走势,以更好的转嫁汇率变动导致的利润空间缩小的风险。

(2)有利于出口型外贸企业行业内资源的整合

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之时,如果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换回的人民币收入必然会减少。在中国,大批的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是偏低的(如服装、皮鞋等),2005年以来,中国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中国信誉好、质量高的出口型外贸企业会提前考虑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进而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内部的资源的优化和调整,或者是提高贸易合同中外币表示的产品价格,以便在实际结汇时兑换的人民币与原来相比没有减少。这样一来,各行业中出口型外贸企业内部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因而也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如纵向一体化)来获得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保持本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在汇率改革的外在压力之下,间接的提高了一些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1.2 负面影响

(1)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将增大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出口型的外贸企业来说,当汇率改革重启、人民币的升值的时候,出口合同签订时,出口商品的价格一般以外币表示。这样一来,在出口商品的价格、成本均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利润却会大大地降低,甚至亏损。因此,出口型企业会考虑提高产品的价格,但是这样将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减少销售额。而制造型的企业会考虑转移其生产制造基地来保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这样将不利于我国的出口,也会直接导致一些竞争力较小的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更加不利于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占有率,从而进一步减缓我国的外贸企业的出口增速,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冲击以及障碍。短期内,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2)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将增大外贸企业财务风险

汇率改革重启,人民币升值将有进一步升值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使得出口产品销售总量降低,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这就直接导致了营业现金流入的减少,因而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

此外,汇率改革重启,出口导向型外贸企业的换汇成本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对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的远期结汇业务带来汇兑损失。如果出口型的外贸企业货已经发出,但是尚未收回货款的话,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还是按照原来的汇率进行结算,并使得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对出口型的外贸企业带来损失,从而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

2.2 对进口导向性外贸企业的影响

汇率改革重启,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因而是有利于进口导向性企业的短期发展的。汇率改革重启之后,人民币升值有着进一步趋势。人民币升值之后,我国在进口商品额时候,商品的成本和在相关的进口环节支付的手续费会降低,从而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得以同幅度的降低。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能源,而我国对于这些能源的进口依赖度是比较高的。人民币升值则将会使得相关行业的发展成本得以降低,改善其盈利状况,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如我国的某一进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是主要经营进口石油,由于业务的标的额较大,如果采用信用证的150天远期结算方式,汇率发生变化,在对方没有采取方式化解的情况下,人民币如果升值,那么进口的成本则大大降低。

对于汇率改革重启,对进口导向性的外贸企业的负面影响较之对出口导向性企业的负面影响,若采取的本币计价方式,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外贸企业的应变对策

我国的汇率改革开始于1994年,2005年进一步深化,而在2010年进一步完善。这样看来,我国的汇率改革启动已有16年,大部分的外贸企业已经能够根据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变动趋势,在生产环节和支付结算环节采取一定的方法,有效的来规避或者是化解汇率风险。

3.1 整合内部生产资源并优化出口结构

在2005年,进一步深化汇率改革之时,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整合内部生产资源,进一步的额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本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于同期市场上的国际市场价格。例如,通过纵向一体化的方式,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来提高本企业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

对出口的产品结构而言,针对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的商品有很大比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的保持原有利润的策略之一就是将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或者是价格提升。价格保持提高的充足理由就是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或是改进技术,逐渐实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

对出口对象而言,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东南亚国家,并习惯于以美元计价。对人民币升值的有理性预期之时,适时进一步挖掘更有潜力的海外市场,并采取贸易双方使用的货币进行结算,逐步优化结算方式,实现多元货币结算。

对于国内国际市场的平衡而言,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投资驱动型,而扩大内需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在汇率改革重新启动,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下,暂时将开拓国内市场取代国际市场的计划。将产品进行局部的改变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汇率风险在国内市场上是不起作用的,因而被一些企业所采用。

3.2 争取更有利的结算方式

一是选择有利的计算方式。在出口创汇的时候,外贸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争取让国外的客户先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并且尽量缩短结汇的期限,或者是签订合同时,采用人民币计价方式,更或者是回避远期结汇这样不利的结算方式。出口之后,选择有利的方式进行结算,加速单据的流转速度,及时结汇,第一时间内回笼资金。

二是进口付汇尽力争取延期付款。在进口付汇时,外贸企业应该尽量争取延期付款,利用远期信用证等远期结算方式,延缓进口付汇时间,并适当的增加外汇负债,尽力抵消外汇资产带来的贬值风险。

三是采用本币结算。在国际贸易进行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的按照美元结算,如果我国进行汇率改革,那么,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则尽可能的运用人民币本币进行结算,或者针对出口的国家,采用相应的外币进行结算。

四是适时结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算的推迟和提前。在现阶段,我国重启汇率改革,中国经济较之其他国家也是平稳发展的,国际上也要求人民币升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是理性的。对于进口付汇型的企业,是较为有利的,所以在保证资金流动畅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推迟结算。而对于出口收汇型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则会对相应的外贸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尽可能的缩短收汇期限,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对于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来说,特别要注意贸易合同中关于汇率风险条款、收汇日期等重要条款。

五是选择恰当的交易实际进行交易。在进行人民币的远期外汇交易或者是即期的结售汇的时候,外贸企业要选择比较恰当的交易时机。这就要求外贸企业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汇率挂牌价有波动的情况下,进行较为合理的判断,把握最适宜的交易时机,赚取最大化的利润。

3.3 利用金融工具来回避外汇风险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了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汇率避险工具。例如有远期外汇买卖、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结构性存款、外汇期权、掉期交易、远期结售汇以及出口押汇等。这就要求企业在我国汇率改革重启的情况下,掌握这些汇率避险工具,与我国相应的金融机构沟通合作,利用这些汇率避险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4 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出口显著改善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又一次抬头,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对外贸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外贸企业优化自身的结构,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我国的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外在压力,使得我国的外贸企业形成较为合理的贸易系统。外贸企业应该高度关注我国的外汇市场变动情况,把握变动趋势,采用有利的结算方式进行结算,采用金融工具积极避险,并积极优化出口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在适当之际,外贸企业更要积极出击,大胆的“走出去”以减轻国内货币升值带来的冲击。

[1] 马宇.汇率升值对我国家产品出口影响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7.[2] 李丽.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2007.

[3] 辛婷婷,宫舒影.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J].经济论坛.2008.9.

[4] 徐奇渊,刘力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变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F740.4

A

1005-5800(2011)05(b)-208-02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