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2011-08-15 00:49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庞洪秀张媛
中国商论 2011年1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危机经济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庞洪秀 张媛

浅谈经济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庞洪秀 张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都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尤其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到底我们的民营企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通过这次危机,想必企业家心中也有了衡量的标准。企业要想有长远发展,就要在这次危机中看到自己产业中的弊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民营企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经济危机 民营企业贸易的发展 影响对策

1 经济危机的爆发

1.1 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地点是美国,导火索是美国房屋市场的次贷危机。主要过程是房屋建设相对过剩,卖不出去。导致次级房屋的抵押贷款产生,产生了次贷危机,即金融危机。反映了实体经济过剩或有效的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或需求不足集中表现在高价值商品上,低收入者无力购买,如房屋等。房屋空置率也表现了这样的缺陷。造成了生产相对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正是这种实体经济矛盾激化的表现。金融危机的爆发,在短时间内在美国快速蔓延。美国的银行,保险机构出现倒闭,传播速度之快,如洪水猛兽一般迅速传遍全世界。除此之外还包含其它因素如金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额的全球扩张。加深了金融危机的传播。

1.2 经济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的影响

经济危机之前的美国,总是对科学怀有不断探索精神,自由的经济制度,使得其经济一度出现繁荣之景,羡煞它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似乎预示着不可能遇到什么阻碍。在全球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华尔街也成为全球市场的风向标。美国也是全球的主要进出口市场。他囊括了各种金融产品和外汇储备。因此,欧洲,日本等一些新兴的大国和那些对国际能源,和原材料高度依赖的国家,都没能逃脱这次危机。美国经济危机如瘟疫,不得不使全球经济都受到其影响。

2 我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危机后的状态

2.1 民营企业的定义

民营,顾名思义就是与国有相对。国有企业包含了国有持股,控股企业。凡是非国有独资企业全被称作民营企业。

2.2 民营企业在危机之前的景象

随着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加快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尤其是我国进入WTO后,融入了世界经济之林的大舞台。更给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展示舞台。民营企业在参与世界经济的角逐中,成为我国的主力军。增加了就业渠道,在制度和技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为发展我国成为外向型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在危机之前,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带的工业产值中,民营企业就占到了80%,远超国有企业的出口总值。

2.3 危机到来后,民营企业的煎熬

由于民营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军,所以对行业危机的感知是非常灵敏的。民营企业对金融危机做出了最早的感知。因为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形成了全球的一体化市场,每个生产销售环节都是环环紧扣的。所以一环遇到问题,整个链条受到影响。正如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就给全球经济笼罩了一层阴影。由于外需缩小了,所以民营的出口贸易也受到阻碍。我国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生产密集型企业,往往是以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取胜。而这次金融危机完全打击了民营企业的优势。体现了民营企业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协调,没有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清晰显露了民营企业的弊端。金融危机同时还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根据经济学原理,本币升值必然导致本国出口竞争力的削弱。这种趋势对出口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的萎靡。这种情况发生在欧盟,新经济体等,国家虽然出台许多救市措施,但效果不大。

3 民营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新突破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2年多,但我们不能说危机离我们远去。只能说它的程度有所减缓。我们的民营企业在这两年中艰难的挺了过来。但一些反倾销案,贸易保护措施依然深深刺痛了民营企业。因此民营企业要要调整的有如下因素。

3.1 正确的认知国际形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一些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危机远不会就这么容易消退,未来世界经济的形势更不乐观。大国经济形式都呈现衰退的趋势。所以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也受到拖累。这样的判断不缺乏准确性,但对经济前景持有的态度太过悲观。对我国经济的恢复也不是很有利。经济不可能长期惨淡下去,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我们的态度,加强我们的决心,民营企业应该抵制这种悲观情绪。同时也要抵制有所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要对这样的趋势绝对的批判。

3.2 提升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增强我们的国际地位,要说出我们自己的意见,与世界各方进行有效的交流,把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全面的化解。我们要和世界平等对话,提高我们民营企业的自信心。报告显示,中国现在是欧盟和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是日本第一合作伙伴,这充分的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之林的地位。全面调整我们的外贸格局,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加强共同面对问题的决心,实现共赢的目的。

3.3 应该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中国以往的优势是以牺牲巨大的能源和劳动力取胜。这样低质高速的发展模式必然不能长久的取胜国际舞台。同时还加速了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的危机。所以应该以此为转折点。发展那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企业本身也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加快自己本身结构的调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暂时会有加大生产成本,但却是企业能够长久生存的制胜法宝。

3.4 推动制度的合理化

由于我们是人口大国,造成了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整。形成了廉价的劳动力,而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取胜国际市场的法宝。这是恶性循环。改变要从本质入手。改善这种制度。

还有就是土地因素,我们取得利润根本没有把土地成本算进去。而地大物博后面的真相是人多地少。所以一些土地的不合理买卖使得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3.5 品牌的保护意识

中国制造这个词已经被全世界人民做熟知。我们善于制造产品而不去研发我们自己的品牌,使得利润的巨大利润部分流失,民营企业不得不反思,在经济贸易期间,那些没有自主品牌的,加工生产型企业纷纷面临倒闭,而有自己自主品牌的则相对的更有抗击力。如中国的海尔品牌,充分走出了国门,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我们并不缺乏技术人才。开创自己的品牌,才是发展之道。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市场,存在很大市场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低端产品。国外企业早已盯上了我们这块大蛋糕。而我们本国由于缺少核心的企业技术和创新精神,丢失了很多机会。所以民营企业应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创建自己的自主品牌,才能打开市场,长盛不衰。

3.6 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

民营企业能否开创自己的创新之路关系了民营企业能否在经济危机中求得生存。建立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远比企业研发一两种新产品和搞几次研发的效果明显。创新的定义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创新建立在有组织目的的寻找,成功的企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实现不断探索的过程。完整的创新机制是内外部动力的完整结合。竞争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意思,客户需求明确了企业的创新方向。

4 结语

总之,市场是企业的主引导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成立之初渐渐形成的,它深刻影响着企业内的每一位员工。在企业文化中渗透创新意识,将渲染每一位员工。企业家本身对生产工艺,技术都要用严谨的态度去思考她们的不足,高素质的企业家可以对各种风险如,财务技术,市场等做出准确的遇见并将其避免。同时做出相应的创新,带领企业走出困境。企业的存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发展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动力。创新带给企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没有创新,企业就看不到自己的明天,如同做困兽之斗,没有未来。

[1] 朱楠.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贵州社会科学,2009,(8).

[2] 纪红坤.探析经济危机对民营企业贸易发展的影响[J].中国经贸,2009,(14).

[3] 黄文武.后经济危机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03).

[4] 白暴力,刘永军,白瑞雪.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与集中强烈爆发的原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5).

F272

A

1005-5800(2011)05(b)-246-02

庞洪秀(1969-),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管理学及会计、统计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危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危机”中的自信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