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5何晓琼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人民大众大众化信仰

何晓琼,钟 祝

(1.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河西学院政法系,甘肃 张掖 734000)

需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的应用

何晓琼1,钟 祝2

(1.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河西学院政法系,甘肃 张掖 734000)

通过关注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需要、发展需要以及需要的不同层次逐步解决,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群众对主流意识的认同与信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要求。

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

人的需要问题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离的永恒问题。摩莱里认为,人天生就有需求,而人又天生具有满足需求的能力,不过人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是不平衡的,能力总是稍落后于人的需求。他认为:“自然界英明地使我们的需求和我们力量的增长相符合。再者,在我们其余整个生活确定需求数额的时候,它使这些需求总是稍超过我们能力的限度。”[1]而这种需求和能力的矛盾对社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需要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

一、关注人的物质需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物质需要是指对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的需要,以及对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资料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它既是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又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没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就无以立足。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内化为人民大众的价值认同与思维方式,从而推动精神文化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始终着眼于“现实个人”的利益关系,落脚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解决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实践体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下降为现实生活、成为物质力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变生活世界的理论,而且体现了其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取向。

当下生活中解决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价值理念。从根本上讲,“大众化”终究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和思维观念内化为中国人生活的精神指针,变成大众身体力行的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以其强烈的实践性品格和真正的人道主义关怀精神化作人们生活行动的具体价值准则,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社会历史沿着人道、和谐、正义的社会主义目标挺进。因而,推进“大众化”的最根本路径,检验“大众化”的最终尺度与准则,都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人民大众的实际生活需要,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中国人民的民生问题。实践证明:能否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心向背的根本性问题,全体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必须致力于民生工程建设,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二、关注人的精神需要,逐步解决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群众对主流意识的认同与信仰问题

精神需要是指对艺术和美的享受需要,对理想、信念、事业的追求和需要,对科学文化知识、真理的追求和需要等。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区别于动物需要的主要标志,没有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就失去了人的需要的意义。特别是当物质需要达到充分满足时,精神需要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将成为主导性的需要。总之,物质需要给人以血肉,精神需要给人以灵魂。

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信仰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时代,只有确立了共同的信仰,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民众,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有效引导大众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信仰,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崇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的自觉性,巩固并加强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教育,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更多地面向现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把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保国家文化安全,营造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认同。

马克思主义一般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存在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著之中的理论形态;二是制度构建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之中所体现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制度形态;三是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的观念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启示,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心理认同,通常有两条实现路径,即价值理念本身的宣传普及,以及以此理念为灵魂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落实。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联系起来,结合人民大众的生活、社会实践,逐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理解、认同,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信仰,成为大众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其实质就是推进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与信任。正如列宁指出的,“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让马克思主义主动走进群众生活,让马克思主义真正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社会变化规律,并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关注人需要的不同层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体现尊重差异的层次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理解和探索认知需要,追求和谐、对称、秩序的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需重视区分不同层次人群追求和谐、秩序的需要,采取分类指导,努力实现公民信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和谐统一。因此,需要强调以下三个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立足当下的理想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基于利益实现的认同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尊重差异的层次性。需要细致分析大众的分层结构,针对不同对象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和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形式。在把握了大众的分层结构之后,确定不同重点。工人和农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普及的重点,但城市中的“大众”与农村中的“大众”就有不同,城市中的原住工人与进城不久的农民工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社区的居民也属不同的结构分层。不同的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普及教育形式和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他们基于自己独特的生存体验,选择不同的文化归属,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不同的理论兴趣和价值评价。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下两种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是由理论观点影响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二是由理论观点掌控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体意识。“一定要熟悉人民大众的语言习惯,尊重人民大众的语言方式,遵循人民大众的语言接受心理,善于把深奥的观点和抽象的概念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是缺乏能动性和批判性、没有自由意识、待被整合的同质原子的集合,他们可能会因为不同的阶级、民族、区域、性别、年龄和职业,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与接受方式。费斯克说:“各种各样的大众层理是以主动的行动者,而非屈从式主体的方式在各种社会范畴间穿梭往来的。他们不用太费力劳神,便可交替采取或同时采用显然相互抵牾的立场。”[6]

四、关注发展需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要求

发展需要是人们需要的高级形式,包括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需要是人对充分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国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其中,政治发展是保证,经济发展是基础,科学技术发展是关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时还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命题是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客观需要。同时,这一命题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而为确保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性质提供强有利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提供行动指南;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从而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凝固的、封闭的,不是“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它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7]。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而且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发展。因此,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统一全国人民思想,要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和谐统一的要求,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1]摩莱里.自然法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王让新,吴满意.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和实现方式[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6).

[6]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pply Needs Theory to Practiceof Marxist Popular

HE Xiao-qiong1,ZHONGZhu2
(1.North 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2.HexiCollege,Zhangye734000,China)

By focusing on people’s physical needs,spiritual needs,develop mentneeds and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needs,which resolve the masses identity and belief in the Marxist popular course,mean while that is to realize not only essence ofMarxism popular butalso objective require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

need theory;Marxism;popular

A841

A

1009-6566(2011)01-0060-03

2010-12-04

何晓琼(1979—),女,甘肃临泽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众大众化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设计为人民服务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