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道德经》翻译中的文化意象传递

2011-08-15 00:45
关键词:源语模因道德经

王 崇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模因论视角下《道德经》翻译中的文化意象传递

王 崇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在模因论视角下研究《道德经》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分析翻译活动实质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利用模因论合理地处理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并实现文化意象持续有效的传递。首先揭示模因与文化意象、模因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模因在翻译过程中的传播过程,分析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的内在关联,探讨在模因论下文化意象传递的原则,最后研究《道德经》文化意象传递的处理。

模因论; 道德经; 文化意象; 归化; 异化

一、引言

《道德经》是老子哲学的经典,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是仅次于《圣经》而高居第二的文本。“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由人生论、社会论和政治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德”则是道的展开,以及在人生、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指导和应用。这一文化意象的成功传递无疑是个重要课题。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通过不断地复制和传播,使语言、文化风俗、观念或社会行为得以在不同国度间传播并实现文化交际。模因概念的提出能更好地研究翻译的重要任务——文化意象持续有效的传递,从而完成文化间的交流。

二、模因与文化意象

(一)模因

1976年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1976)中首次使用了模因(meme)这一概念。模因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是由一个个体(人或动物)传给另一个个体的认知或行为模式(cognitive or behavioral pattern),它存在于个体的记忆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1]。正如生物进化中,物体通过基因进行遗传和进化得以世代相传,文化传承则通过模因这一复制因子或模仿单位在人类社会中不断传播。

(二)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概念正式出现于1999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译介学》。文化意象是“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慢慢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它“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还与各民族的传说、各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2]。

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凝聚了各民族独特的智慧及深邃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意象实际上也是一种模因,是文化模因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意象的传递便是模因成功复制并传播的过程,是跨文化交流持续且有效进行的标志。

三、模因与翻译

(一)翻译模因论

首个将模因与翻译理论相结合的是切斯特曼(Chestman),把翻译本身及翻译理论统称为翻译模因,包括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和价值观念等[3~4]。在研究翻译理论进化的过程中,他发现翻译模因因各自生命力的不同而一次消亡,或在一段时间内生存、流传,或得以生存、流传。由于翻译模因不断地复制和传播,翻译理论得以进化。

翻译就是通过不同语言载体的互相转换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递。在模因论视角下,翻译活动可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模因的引进有利于保证本国文化的进步性。复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传播速度是异国模因在新的文化中能否生存的保证[5]。

(二)模因在翻译过程中的传播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原作者的作品是一个包括了核心模因和其他各种模因(附属模因)的模因集合体。其中核心模因指原作者的思维方式或理念,各种模因指原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当译者受到文化模因的感染时,对其进行解码,然后用目标语对源语再行解码及新的编码。在新编码的过程中,源语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程度决定翻译的成功与否及跨文化交流是否能持续有效地进行。

由再行解码到新的编码过程中,模因复制过程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完全复制,即将源语中核心模因及其他各种模因完全复制为目的语等效模因,但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至高境界;二是相似复制,即将源语中核心模因复制为目的语相似模因,这是一种深层意义等值的翻译;三是突变复制,即由于文化迥异而产生的强大冲突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采用节译、略译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将源语模因复制为目的语突变模因。

四、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在文学翻译中,所谓“归化”及“异化”即是对如何对待源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的差异问题存在两种传统的对立意见。所谓归化,就是指翻译过程中使用目的语民族的方式去表现源语民族的事物。用模因论的观点解释,即在目的语中寻找近似的模因代替源语中的模因。所谓异化,指在目的语中保留源语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或表达习惯,从而使译文具有源语语言文化特色。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即把源语中特有的模因移植到目的语中,实现一个模因复合体的核心模因与附属模因的同时传递[6]。

由此可见,归化和异化这两个原本对立的概念在模因论的观照下,实际上只是两种不同模因传播的手段,并非矛盾对立。归化适用于当两种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并处于文化碰撞初期时,为了保留源语的文化文本,可采用归化手段,实现模因复合体中核心模因的有效传递。异化适用于当两种文化比较相似或不同文化间文化渗透及传播已有一定基础时,采用异化可以增进各国文化交流,丰富本族文化的模因库,推进文化的演进。可见,归化和异化是在文化交流不同时期内模因传递的不同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五、模因论下文化意象传递的原则

根据Dawkins的观点,模因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复制保真度(copying-fidelity),即复制得越忠实,原版就越容易保留;二是多产性(fecundity),即模因的复制速度越快,模因散布越广;三是长久性(longevity),即复制模因存在的时间越长,被复制的可能性越大,保存时间也越长。

翻译作为模因传播方式,必须做到从源语到目的语的高度复制,因循多产性和长久性原则,这样才能成功地传递模因。使用归化虽能实现模因复合体中核心模因的有效传递,但舍弃了源语的文化内涵,使附属模因在传递中受阻,违反了模因的长久性,必然导致该模因随传播量减少而逐渐被淘汰,即模因传递失败。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传播,也不利于本国文化模因库的丰富及优化。使用异化易造成目的语读者阅读的陌生感,因而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所需理解时间更长,有时甚至造成误解。我们主张当两种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或处于文化碰撞初期时采用归化手段,而当两种文化比较相似或不同文化间的文化渗透及传播已有一定基础时采用异化手段。因而我们视归化为模因传递的必要阶段,异化则是模因传递的要求和趋势。在《道德经》被广泛传播并接受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翻译过程中提倡异化为首选,但不排斥归化。

六、《道德经》文化意象传递的处理

《道德经》一书五千言,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道”这个字在全书共出现73次,其含义前后差别较大,但从总体上来把握,又可以看出意义上的连贯。第一章中,“道”的意思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源。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的存在,产生了万物,并决定着宇宙万物的运动及变化,但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十分相似。因此,在《道德经》最初翻译时,即两种不同文化初期相互碰撞之时,采用归化方法将“道”这一模因复制为目的语相似模因,翻译成“God”,使得“道”这一模因在西方世界中比较容易被接受并进行传播,进而得以保留。而今,《道德经》已被西方世界广泛接受并流传甚广,并多次被翻译,“道”这一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及基石已普遍被认知,因此,我们主张将“道”这一模因复制为目的语等效模因,但是由于在目的语文化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采用音译法,异化翻译成“Tao”,能更有效地传递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具中国文化色彩。另外,《道德经》中频频出现的“道”,在不同章节有不同的涵义,主要有四个意思:第一,道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第二,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三,道具有规律、法则的意义;第四,道具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在通篇将“道”翻译为“Tao”之后,可以利用文内加注法,将各章节“道”的意思加以说明,这样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全面真实地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高度概括性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十二章中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译文为:“The five colors confuse the eye,the five sounds dull the ear,the tastes spoil the palate.”[7]中国古代奉行阴阳五行说,许多事物类型都被冠以一个“五”字,实际上它们并不止于五种,只是虚指,就像“三”、“九”一样,并不指实数,因此“五色”其实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五音”是多种多样的音调,“五味”是多种多样的味道,“五”即多。原文意为,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丰腴的美食使人舌不知味。Waley采用异化,直接将“五色”、“五音”、“五味”中的“五”这一模因完全复制为目的语模因“five”。虽然这样将源语的核心模因及其他各种模因完全复制,但是在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世界里,对于“five”而言难免会对到底是哪五种颜色、声音和味道而费解,因而无法有效地进行传播。所以我们在此提倡直译加文后注释法,将“五”这一虚指概念解释给读者,这样可以使得模因不仅得到完全复制,同时有利于传播。另外,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五色”指黄、白、青、赤、黑,“五音”指宫、商、角、徵、羽,可以在文化碰撞中后期即比较成熟的时期采用文后加注法,将“五色”、“五音”进行解释,使得文化渗透进一步深化。

第二十二章第一句:“曲则全,枉则直”,把该句译成现代汉语:“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译文前半句“To remain whole,be twisted.”是对源语中核心模因(原作者的思维方式或理念)以及其他各种模因(句式特点)完美的复制,成功地传递了其文化意象,言简意赅,充满哲学的睿智与诗的凝练。但是后半句译文“To become straight,let yourself be bent.”在句式上稍有累赘,按照《道德经》用字精炼、句式对仗、以“矛盾”为精髓的模因特质来看,“To become straight,be bent.”更加有效地传递了这一文化意象。以此类推,后两小句“洼则盈,蔽则直”可以译为“To become full,be hollow.To be renewed,be tattered.”,既传递了原文的精髓意义即核心模因,又将中国古文的行文方式——对仗这一附属模因同时传递,文化意象传递成功且有效。

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推进,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翻译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模因论的引入对典籍翻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们可以借助模因论为中华典籍翻译架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不断提高自身外语水平的同时,加强文化素养,阅读、钻研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忠实地传递中国文化的意、韵、味,使译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明的精髓。

[1]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Chesterman A.Teaching translation theory:the significance of memes[A].Dollerup C,Appel V(eds.).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3[C].Amsterdam:John Benjaminis,1996.

[4]Chesterman 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is,1997.

[5]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谢丹,于应机.模因论视角下的归化与异化[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10,(6).

[7]老子.道德经[M].威利,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On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 in Translation of Taoteching from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Memetrics

WANG C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114,China)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aoteching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metrics.The author deems transl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rep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memes through languages.Appropriately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metrics can make it possible to transmit cultural image in a durative and effective way.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me and cultural image and between meme and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meme during translation are introduced.Then the inner relations between Memtrics and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 are analyzed.Furthermore the principle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 are illustra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metrics.Finally it researches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 in Taoteching.

Memetrics;Taoteching;cultural image;domestication;alienation

H315.9

A

1674-0297(2011)04-0136-03

2011-03-17

王 崇(1986-),女,辽宁大连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张 璠)

猜你喜欢
源语模因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