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智慧的结晶”与“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2011-08-15 00:45宋丽萍伍竞艳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关键词:恩格斯结晶马克思

宋丽萍 伍竞艳(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集体智慧的结晶”与“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宋丽萍 伍竞艳(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更是全人类理论发展的瑰宝。从马克思等人创建基本理论伊始,各学者就对如何定义该理论进行了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突出了马克思的个人贡献,更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也能够消除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且坚持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集体智慧;毛泽东思想;个人崇拜

一、科学定义“马克思主义”的创见和范例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开始,各学者都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进行探索,但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才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而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不仅是对其内涵的研究成果,更是受到“毛泽东思想”定义的影响。

(一)“毛泽东思想”的定义以及其中对“集体智慧的结晶”的突出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以独创性的经验和创新性的理论指引着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1]。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1945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正式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进一步对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做了更加系统、完整的科学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将毛泽东思想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概括为马克思主义者界定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眼界和科学范例。

(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极其丰富,各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观点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最完整的理论形态[3];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5];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6];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其追随者和信奉者不断发展和丰富的,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以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的完整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7]。

从以上定义我们看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和恩格斯特殊贡献的同时,也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指导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强调“集体智慧结晶”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研究过程,也是一个从各学者的定义和历史实践中借鉴意见以达到完善的过程。

一是坚持历史事实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先进、最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是马克思和其它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参加革命实践,吸取无产阶级斗争经验,总结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果,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实践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的理论成果,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革命家威廉·沃尔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1847年,他受马克思委托,同恩格斯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完成了“正义者同盟”的改组,与恩格斯一同起草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德国的约瑟夫·狄慈根是一位出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先后写了多部哲学著作,对丰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个人的研究成果,而是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共同研究和实践的理论结晶。

二是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经验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是在总结社会各国人民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精髓,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特别是为前苏联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检验。邓小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行改革开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用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三是反对教条主义、坚持与时俱进的经验总结。就真理自身的发展和主体对客体本质与规律的反应程度而言,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但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而否定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性的认识当做固定不变的教条,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否认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8]。而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强调自己理论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9]。

客观世界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必须随之不断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相对于人类历史进程而言个人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做出贡献,但集体生命是无限的,人类不断繁衍生息,在以往科学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寻求进一步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就是将个人生命有限性与集体生命无限性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赋于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三、强调“集体智慧”对于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建立在众多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基础上的长期过程,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决定了它与集体的力量不可分离,因而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重大意义。

(一)能够消除理论上群众史观和实践中个人崇拜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群众史观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是进步思想的先导,他们比普通个人对历史发展有更大的影响,容易在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这也是人们对英雄人物容易产生“个人崇拜”的主要因素。但杰出的历史人物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他们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结果,所谓时势造英雄,人民育英雄,所以,我们要反对个人崇拜,防止夸大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19世纪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众多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个人、同时期创作者以及继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就肯定了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作者、继承者和研究者的集体智慧以及马克思个人的成就,也就消除了理论上群众史观和实践中个人崇拜的对立。

(二)能够明确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主体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主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博闻强识,才思敏捷,吸取各国理论思想,形成了新的思想理论,创造了人类史上的辉煌。列宁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苏联实践相结合,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胜利;邓小平同志坚持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提出改革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胡锦涛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观点。

这些领导人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不移地拥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付诸实践,总结经验,提出了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助于我们明确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主体。

(三)能够摧毁“过时论”、“教条论”等的立论基础

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并不否认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论断可能过时,但要把它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说的,是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论。但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某些论断过时,这完全是有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自己也从不讳言这一点,相反着力强调自己的某个论断因为客观情况变化而过时。但是一个理论体系的某个或者某些观点的过时并不能说明这个理论体系已经过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反对教条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给“教条论”以致命的一击。

(四)能够提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2004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10],决定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党都必须坚持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以此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智慧的结晶”就是坚持群众工作路线,从群众中吸取工作经验,提取群众智慧的精髓,将群众中零散的正确思想融合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正确的思想理论。最终将这种思想理论回归到群众中去,指导人民的社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可以消除人们对马克思等人的个人崇拜以及人们错误地将马克思个人的错误思想归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消除“过时论”“教条论”的错误思想,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是集体智慧凝结而成的马克思主义。

[1] 肖飞.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J].求索,2010(7):104.

[2] 吴雄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研读笔记[J].高校理论战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2010(4):10.

[3] 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76.

[4] 鲁开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7.

[5] 陈先达.陈先达文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赵家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J].教学与研究,2010(7):15.

[7] 逄锦聚,李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解读[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8(1).

[8] 汪信砚.反对教条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47.

[9] 中共是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菱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10] 丁俊萍,甘信奎.近年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评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4.

“The Collective Wisdom”and the Definition of“Marxist”

SONG Li-ping,WU Jing-yan

Marxism is a guiding ideology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is the tr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ll mankind theory.After Marx who created the basic theory,The scholars have already explored how to define it.We defined Marxism as the“Collective Wisdom”.This definition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personal contribution,but give more prominence to the efforts of the researchers of marxist theory,it can also eliminate state figurehead and dogmatic,keep that the masses are the makers of history and keep pace with times.

Marxism;Collective wisdom;Mao Zedong Thought;State figurehead

A8

A

宋丽萍(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现实。

猜你喜欢
恩格斯结晶马克思
“长大”的结晶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共聚甲醛的自成核结晶行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