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配偶的称谓方式研究

2011-08-15 00:45孔繁英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辽源136200
关键词:听话者视点亲属

孔繁英(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辽源,136200)

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配偶的称谓方式研究

孔繁英(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辽源,136200)

在现代汉语称谓方式中,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与其他亲属对话时,通常是以听话者的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这种称谓方式有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在交际中有其独特的语用效果。

夫妻;称谓视点;指称方式;语用效果

人们在认识世界时,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已知事物是人们认识未知事物的基本点,也就是视点。表达事物时也是如此,人们总是会找一个已知事物作参照,来说清想要提及的未知事物。

称谓视点,是指在提到某个人时,说话者从哪一个关系的角度来指称他。通常一个交际活动会涉及到说话者、听话者及对话中提及的第三方,相应地,称谓视点也就可以分为第一人称视点、第二人称视点及第三人称视点:第一人称视点是以说话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如“我妈妈”;第二人称视点是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如“你妈妈”;第三人称视点是以第三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要提及的人,如“孩子他妈”。

这里探讨的是,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与别人的对话中谈到自己的配偶时,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的称谓方式。

现代汉语中,关于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他人面前如何称谓自己配偶的研究,一些学者多有论及,但目前未曾见到专门论述此问题的文章。对此问题提及较多的是周涌华的《现代汉语从他亲属称谓研究》,文中对现代汉语中的从他亲属称谓进行了比较详细系统的分析,指出,从他亲属称谓有七种,分别是从父/母称谓、从夫/妻称谓、从兄/姐称谓、从弟/妹称谓、从子/女称谓、从侄子/女称谓、从孙子/女称谓。作者从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比如,哥哥对弟弟说“你嫂子”,作者认为是从弟/妹称谓;母亲对儿子说“你爸爸”,作者认为是从子/女称谓;奶奶对孙子说“你爷爷”,作者认为是从孙子/女称谓,等等。文章并未从称谓视点的角度对夫妻中的一方在他人面前称谓配偶加以专门分析。

一、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自己配偶称谓方式的使用条件

(一)与长辈对话中

这种用法通常用在与对方父母的谈话中。比如,儿媳妇在和婆婆谈话中提到配偶时,通常会从婆婆的称谓视点来指称配偶,一般会说“你儿子又出差了”,而不会说成“我丈夫又出差了”。但是,在与自己父母谈话时一般不用这种称谓方式,比如,儿子一般不会对妈妈说“你儿媳妇……”当然,也不会从自己的视点称“我媳妇……”通常都是直呼其名或者从孩子的视点称“某某他妈”。

(二)与晚辈对话中

在与晚辈的对话中,必须从对方的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而不能从自己的视点来指称。比如:妈妈在与儿子的对话中提到自己配偶时,一般会说“你爸爸……”而不能说“我丈夫……”例如:

(1)“二百块也不宽裕。”孙玉厚说,“这是我和你妈商量过的。你要理会我们的心情。你是老大,我和你妈头一回娶儿媳妇,我们老两口心里高兴。就是把老骨头卖了,也要把你的事办体面一些。要不,我和你妈心里过不去呀……”(路遥《平凡的世界》)

这里,孙玉厚在儿子少安面前提到自己的媳妇时,用的是少安的称谓视点来指称,而不能用自己的称谓视点。

(三)与平辈年幼者对话中

(2)王满银听见少安的声音,慌忙一闪身站起来……对小舅子说:“……你姐走后,家里就没柴烧了。我两天没放火,窑里冷得不行,就在这地方来晒一晒太阳……”(路遥《平凡的世界》)

这里,王满银在与少安谈话中提到自己的妻子时,用“你姐”,而不用“我媳妇”,是因为少安比自己年幼。

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中,夫妻中的一方在与他人的对话中谈到自己的配偶时,通常避免使用第一人称称谓视点,特别是在与自己的晚辈或比自己年幼的平辈谈话时,一般都是以对方为称谓视点来指称。

二、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自己配偶的称谓方式产生的根源

在所有的亲属关系中,夫妻关系最为特殊。从血缘角度讲,他们没有关系;从亲疏关系看,他们最为亲密。所以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面前,他们要掩饰这种亲密,尤其在对方的亲属面前更要如此。表现在称谓方式上,就是以对方的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在婆婆面前称“你儿子”,在小叔子面前称“你哥哥”,以此表明:你们家的这个人尽管和我结了婚,但还是你们家的人,并没有被我“夺”走,以此来消除配偶的家人对自己这个“外姓人”可能存在的潜在的敌意与排斥。

在自己的儿女面前提及配偶时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就不是出于上述避讳的原因了,而是一种从儿称谓。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一个人生下来就处在一个庞大的亲属关系网中,需要对这里面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要知道用怎样的称谓去称呼。长辈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这样的教育,体现在称谓方式上,就是对晚辈提到其他长辈时,以对方为称谓视点来指称,如“你二舅”、“你三叔”。这不单单是教晚辈怎样称呼亲属,实质上是一种尊长的教育。所以,在儿女面前提及自己的配偶,必须用“你爸爸”、“你妈妈”。

三、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自己配偶的称谓方式的语用效果

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不仅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在实际对话中,也传达了很多语用信息,具有丰富的会话含义。

(一)关系强化功能

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与对方的亲属谈话时,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实际上是在强化听话者与自己配偶的关系,而弱化自己与配偶的夫妻关系。比如,儿媳妇在婆婆面前提到丈夫时用“你儿子”而不用“我丈夫”,就是在强化婆婆与丈夫的母子关系,而弱化自己与丈夫的夫妻关系。深层的含义在于,暗示夫妻关系并未使配偶的血亲关系淡化,从而淡化婆婆对自己这个“外姓人”潜意识的心理排斥。

(二)态度暗示功能

有时,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除了表示一种称谓方式,也潜在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态度。比如,丈母娘埋怨小两口结婚多年没有积蓄,女婿心有不快,可能会说:“问问你闺女为什么没有存下钱!”这里“你闺女”不只是对自己配偶的一种指称,也暗含了说话者的态度,即存不下钱的原因在于“你闺女”太能花钱。通过对“你闺女”的不满,连带着表达了对“你”的埋怨与不满。

同样的情形反过来,丈母娘没想到小两口结婚没多久存下了不少钱,表示出夸奖。善于讨巧的女婿可能会说:“都是你闺女会过日子啊!”这里“你闺女”除了对自己配偶的指称,也暗示了说话者欢喜的态度,通过对“你闺女”的夸奖,连带着也夸了丈母娘。

(三)动机指示功能

亲属称谓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扩大到非亲属的交际范围,一般称为亲属称谓的泛化、外化或者社会化。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指称自己的配偶这种称谓方式的使用,也常常从亲属范围扩大到非亲属之间,这是随亲属称谓泛化而导致的必然结果。这种指称方式泛化到非亲属关系中,就体现为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原则,可以称之为话语动机原则。话语动机原则通常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出于某种考虑,会有意拉近听话者与提到的那个人的距离,从而使自己置身于这种关系之外。比如,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儿媳妇对婆婆说:“你孙子考了全班第一!”这里,儿媳妇为讨得老太太高兴,有意强调老太太与孩子的关系,而弱化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从而产生良好的交际氛围。

第二种情形:即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为了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通过拉近听话者与所提到的那个人的距离,从而达到拉近自己与听话者的距离的目的。这时候,所提到的那个人是一个媒介,对谈话双方的关系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比如:

(3)王世才对他说:“我一会上班走呀,你晚上就在这里睡,不要回去了。热身子不敢再冒风。想吃什么,就叫你嫂子给你做!”(路遥《平凡的世界》)

这里,王世才在与徒弟孙少平谈话中提到自己的妻子时,以孙少平的称谓视点来指称,暗示了王世才把孙少平当作自已的兄弟一样,从而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综上所述,在现代汉语称谓方式中,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与其他亲属对话时,通常是以听话者的称谓视点来指称自己的配偶。这种称谓方式的产生、发展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基础,与中国传统的宗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指称方式在言语交际中能够起到强化关系、暗示态度和指示动机的作用,因此有着重要的语用价值。

[1] 陈辉,陈国华.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J].当代语言学,2001(3).

[2]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伍铁平.论汉语中的从儿称谓和有关现象[J].中国语言学报,1984(2).

[4] 周涌华.现代汉语从他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06.

[5] 张素玲.借子称谓语的使用形式和语用机制[J].修辞学习,2005(4).

Research on the Appellation Way of Addressing the Spouse with Listener as the Appellation Viewpoint

KONG Fan-ying

In modern Chinese appellation ways,one of the spouses talking with other relatives,usually refers to their spouses from the listener'appellation viewpoint.This form of address has its historical origins and has its unique pragmatic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spouse;appellation viewpoint;referent approach;pragmatic effect

H109.4

A

孔繁英(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猜你喜欢
听话者视点亲属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视点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
两会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