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2011-08-15 00:45黄国铭福建工程学院工会福建福州350108
关键词:教学科研教职工工会

黄国铭(福建工程学院工会,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黄国铭(福建工程学院工会,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工会可以充分利用党委和行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深入挖掘自己的教育和维护职能的作用,为培养教职工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多元化平台,积极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

教学科研;科技创新;高校工会;推动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重任,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推进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

在高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中,高校工会必须、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党委和行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深入挖掘自身组织教育和维护职能的作用,为培养教职工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多元化平台,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乃至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一、对工会在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认识

(一)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是工会职能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章第三十一条明文规定“工会会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这是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法律依据,工会组织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工会法》要求。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全国总工会继“送温暖工程”后提出的工会工作的又一个“工程”,这是对传统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载体。高校工会组织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在推动学校各领域的、全面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与全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以及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工会十五大上祝词中都强调:“党委和政府要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工会的高度信任,也意味着工会社会责任的加重,同时表明了工会在现实条件下,在妥善处理好与行政的关系、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包括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是服务于改革、发展的需要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两大支柱,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共同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系统。它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反映和决定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层次高低,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前途。对像福建工程学院这样的地方性院校而言,还关系到学校在国家海西经济区战略中作用的发挥。学校的各种机构和组织,都必须也应该围绕教学和科研中心开展工作。工会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群团组织,理所当然地要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服务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三)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教职工的具体利益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单纯只是物质利益概念,而且还包括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利益,所以维权职能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阔。目前,维护教职工的学习权、克服本领恐慌(知识和能力恐慌)、提高教职工的竞争力是教职工迫切需要的。因此,实现由解决经济困难向提高教职工素质、促进发展转变应当是工会在新的发展阶段维权的重要工作[1]。

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竞赛活动,进行技术创新,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主动为学校的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不断增强适应改革发展的能力,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全面进步,提高学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教职工,是维护教职工利益的最根本举措[2]。

(四)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可以促使工会地位的提高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服从服务于大局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以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为出发点,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之源。要充分利用党委和行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通过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和活动,把教职工群众激发出来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并把这种积极性引导到教学和科研上来。因此,高校工会围绕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开展的活动,真切体现了“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是工会其他活动所无法取代的,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会工作小环境的营造,对工会职能的发挥程度、自身地位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工会不是行政组织,它不可能也不应该以行政部门的身份去组织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但这绝不意味着工会应消极等待,无所作为。

二、高校工会推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与企业工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区别

(一)高校科协与企业技协运作方式及职能的区别

企业普遍成立有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挂靠在企业工会。所以企业工会可以根据工会的职能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如围绕生产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成立“三结合”技术攻关组,组织工人技师、能工巧匠、技术尖子和行政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和技术发明活动,为本单位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出实招、用实力;组织和发动职工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等群众性“五小”科技活动,努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比赛,为职工提高业务能力创造条件。对在技术比赛中涌现出来的技术能手和技术尖子,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等等。

各高校普遍成立有科学技术协会,一般都挂靠在学校科研处。科技协会承担科研协调、协作和合作方面的工作,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开展科技咨询活动等。因此,企业工会的有些做法高校工会可以借鉴,但要根据高校的特点确定工会介入的程度。

(二)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的定位

鉴于以上缘由,可以给“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作如下定位:在工会的工作中始终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注意挖掘工会组织的教育、维护职能的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开展工作和活动,发挥和做好为教学科研、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和推动作用,激发广大教职工尤其是教学科研人员的创造激情和活力,以推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三、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的措施和做法

(一)营造科技学术交流活动氛围

营造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氛围是工会培养教职工教学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素质的最佳切入点。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有百折不挠的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精神。它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模式,其目的是相互学习、信息交流、寻求学科交叉点、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因此,它不失为一种培养教学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学科研交流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内容应丰富多彩。

1.发挥研究型社团组织的群体交流和激励作用

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个人的钻研,也需要群体间的交流互助。工会可以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成立一些研究型的教职工社团(如教学法研究会、创造学研究会),组建博士联谊会、留学生联谊会,通过这些组织的成立和日常活动的开展,逐步挖掘、培养和聚集一批骨干,并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群体交流和激励作用。

2.开展各类专场讲座,加强交流和相互启发

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常常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和渗透中形成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性研究对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解决重大的科研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各学科、各领域的综合交叉又是不容易实现的,这里有知识水平问题、制度问题,还有心理认可问题等。可以通过举办专场教学或科技学术讲座、博士论坛等,由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学科研人员轮流进行讲座,相互交流和启发;定期不定期组织专家学者、高层次人员专项联谊活动,召开高层次人员座谈会组织,参观高新技术展览和企业等各种形式,加强了解,增进友谊,相互交流教学科研经验体会,增强科技创新原动力。

(二)开展“创建学习性组织,争当创新型、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教职工”活动

学习权指人为适应社会生存环境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权利,它是教职工克服本领恐慌、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精神世界和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工会要维护教职工的学习权,要参与制定鼓励教职工学习的政策措施,利用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创造条件让教职工在接触中相互学习。要密切结合高校实际,找准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如业务培训、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教师课件制作比赛、中青年教师科技论文竞赛、青年干部管理知识基本功竞赛、产业及后勤青年职工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新老教师结对子等贴近教学、科研实际的“创建学习性组织,争当创新型、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教职工”活动,不断营造校园积极向上的良好学术风气,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

开展岗位练兵、组织业务竞赛时,要明确工会的位置和作用。由工会牵头主抓、相关部门支持、工会验收的组织格局,容易造成“大虚松”的缺点,产生管理上的脱节,从而影响竞赛的效果。而由工会宣传发动、相关业务部门主抓、工会配合、工会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验收、学校表彰的组织机制的方式,能够更深入发现问题、更直接地解决问题;对业务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切中要害,便于工作的开展,避免流于形式[3]。如多年来,福建工程学院工会配合学校教务部门,举办好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各部门工会也积极配合院系行政,组织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预赛。有效地培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各类技术竞赛,能够涌现一批岗位练兵的先进典范,推动和激励教职工刻苦钻研本职业务,促进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增强教职工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防御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推动学校各领域全面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广泛的涵盖性,可以涉及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包括学校管理、改革、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福建工程学院工会在教职工中开展管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课题研究活动,就是推进学校各领域全面技术创新的尝试。

开展此活动的宗旨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二级单位管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大力推动各级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教师开展调查研究之风,提高学校教职工开展管理研究工作的质量水平,促进学校和二级单位事业的发展。

开展此活动的做法是:工会牵头,与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科研处合作,以校内教育管理科研课题立项的形式,动员和组织教职工开展校内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科研管理、民主管理等实践性的课题研究。立项的课题,享受校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同等待遇,按照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实施管理。教职工申请的课题被批准立项后,工会组织要做好项目研究过程的服务工作,为项目组到相关处室调研搭桥牵线,为他们在项目研究中需要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咨询会等提供方便和支持等等。

与教代表提案和传统的职工“金点子”活动相比较,创新课题研究是针对学校在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实弊,展开的既有理论深度探讨、又有实际运行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为学校各类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为保证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课题组成员通常会由理论研究人员和相关部门岗位人员联合组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阶段性成果还可通过校内实践进行验证。这种做法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突破。

(四)搭建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专家人才的发展空间

高校工会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地方开展的相关经济技术和社会公益活动,如提供科技服务、法律咨询和诉讼服务、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组织优秀科技项目成果参加各类科技展览活动,为他们展示贡献价值和创新成果搭建平台,进一步拓展专家人才的发展空间[4]。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近几年来,福建工程学院工会积极争取校科技协会的支持与配合,每年都推荐一批发明专利和创新专利参加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和全国职工发明展。

近三年来,由福建工程学院工会组织推荐、通过省市工会组织参加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的参展项目有17项获金、银、铜奖。这些项目大多已成功实现市场转化,为海西建设做出贡献。其中,福建工程学院工会推荐的一项科技发明项目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该项目成果同时获得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颁发的“科学发明奖”,实现了福建省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也是福建省在本届展览会上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项目。

可以看到,借助诸如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和全国职工发明展这样的平台,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也能够展示高校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对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设计意识,促进高校教职工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高校的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工程是非常有利的。

与此同时,工会要加强调研沟通,积极参与制定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密切相关的制度,主动为教师和科技人员群体排忧解难,使他们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

总之,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开展推进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是高校工会组织履行教育、维护职能的必然,是拓宽高校工会工作新领域、发挥工会组织特殊效能、扩大工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工会组织要努力实践,切实履责,为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而贡献力量。

[1]黄国铭.论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工会的维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5):701-705.

[2]弓素芬.工会工作在推进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J].山西科技,2008(3):111-115.

[3]刘卫军,孙爱琼.新形势下科研单位的劳动竞赛[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354-355.

[4]田黎明,刘强.对高校工会主动融入党政人才工作体系的思考[J].工会论坛,2009,15(1):37-38.

The Effect of College Trade Union on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UANG Guo-ming

The college trade union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s and means entrusted by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administration,unearths its own educa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function thoroughly,build multiplication platform to raise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els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positivel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llege trade union;promotion effect

G64

A

黄国铭(1954-),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党政管理、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教职工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工会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