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英双语词典的翻译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00:49肖志清
关键词:英双语大词典汉英

肖志清

试析汉英双语词典的翻译问题及对策

肖志清

分析《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翻译问题,提出利用网络搜索引擎验证对应词所指,逆向翻译提高词典编纂质量的修订对策。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对应词;网络搜索引擎;验证;逆向翻译

2003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惠宇教授主编,下文简称《新世纪》)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到来。对于这本词典的优劣已有不少词典专家学者给予了较为公正的评述,总体而言,瑕不掩瑜。本文着重分析《新世纪》存在的翻译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汉英词典的翻译质量提出建设性对策。

一、《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翻译问题

(一)误译仍有遗存

《新世纪》“十年磨一剑”,在创新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尤其在释义方面,力避照搬照抄,以讹传讹。很多以前为人诟病的误译已经得到更正,译文更加精准地道,并增收了大量新词新义。然而,双语词典“指谬专家”、上海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陈忠诚先生多次就我国出版的一些汉英词典的典型误译提出过尖锐的批评。言辞虽过激烈,但却不无道理。陈先生认为众多汉英词典总体缺乏创新、在词目确立和翻译上失误频频的根源之一“在萧规曹随、代代传抄”。针对《新世纪》出现的错误,赫迎红更是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文章指出,《新世纪》“在词典编纂的借鉴中存在以讹传讹、机械搬用、任意增减及其他错误,……存在诸如对应词的不对应、理解不准确、直译硬译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常识性、政治性错误。”除了赫文所指出的一些错误外,《新世纪》中出现的误译“硬伤”仍不在少数。例如“疑似”条下的配例“非典~病例suspected cases of SARS”译文应是“probable cases of SARS”才更准确。suspect/suspected case确切来说是可疑病例,尚未达到疑似病例级别。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可疑病例(suspect case)指发现患者具有一些不同于典型肺炎的症状,比如连续高烧38度以上、咳嗽或呼吸困难、与其它可疑或疑似病人或地区密切接触,但尚未进行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认;疑似病例(probable case)则表示已进行了临床诊断,但未进行实验室确认;如果经过了实验室检测后就是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了①。此外,之前一些汉英辞典的典型误译在《新世纪》里仍然没有得到及时更正。比如“耳目”(ears and eyes应改为eyes and ears)、“物证”(material evidence应改为(physical/real evidence)、“插队”(jump the queue意为“未等轮到而抢先”,与插队有别,建议删去)、“唱反调”(sing a different tune意为“改变对某人/某事物的看法或态度”,完全译错)、“二郎腿”(从google图片搜索结果来看,cross-legged是打莲花坐的姿势,二郎腿应是cross one’s legs)、“裙带风/裙带关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裙带关系是指“被利用来相互勾结攀援的姻亲关系”,而petticoat influence则指“女人施加的影响,女人当权”,两者驴头不对马嘴)、“双人房”(double room一般指放有一张床的夫妻双人房,twin room才是放有两张床的双人房)、“鹊巢鸠占”(The turtle-dove occupies the magpie’s nest—one person seizes another’s place,land,etc.此鸠非彼鸠,“鸠占鹊巢”的鸠应做cuckoo解而非会筑巢的turtle-dove)。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新世纪》的编者们尤其注重“释义力求准确,尽量给出对应词,找不到对应词的则尽量给出简洁的译文,力求意义上的对应”。为此,编者们创新地采用了逆向翻译,“即从地道的英语出发,首先把地道的英语译成汉语,然后再把该汉语译文置于汉英词典中作为词目或例证”,这样就确保了汉英词典译释的地道。翻阅《新世纪》的条目和例证,随处可见地道的对应词和对应译文。这得益于编者们广泛地从英语词典、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中汲取新颖地道的信息。不过,《新世纪》篇幅庞大,受种种条件限制,编者们在有限的编写时间里可能无法保证为每个条目和例证都提供插入性的翻译对应词,因而一些解释性的中式译文也就应运而生了。例如对“夜猫子”比喻义(喜欢晚睡的人)的译文““person who goes to bed late”就没有可插性。殊不知,英语里起码有“night owl”和“nighthawk”两个简洁的翻译对应词。还有“踩点”的直译(tread out the path)是否为英美文化所接受还有待商榷,但无论如何不应遗漏“case the joint/site”这样地道而又符合语体色彩的对译。同样,公交车或地铁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的翻译也难倒了编者们,没能找到地道的对应词,只好用了一长串解释性的译文“seat(reserved)for the old,weak,sick,disabled and pregnant”。意义是对应了,但却不如“Priority/Courtesy seat”简洁实用。

(二)英译仍需完善

陈忠诚认为:“凡汉英词典,其首要和主要任务,惟在提供充分的英语译名。因之,要求译名充分乃是词典翻译的重中之重。”《新世纪》相比其他同类汉英词典,其词条及其配例的英译总体来说已是最详备的了。如为词目“马屁精”提供了9个地道的翻译对应词。然而,《新世纪》显然还有更大的改善空间,比如下列条目或例证应补充更多地道的英语译名:

(1)笔筒:《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以下简称《朗文当代》)收录了英语新词“desk tidy”,指的是“a container for putting pens,pencils etc in,that you keep on your desk”,中译为“笔筒”。在google图片搜索里输入关键词“desk tidy”,查询的图片结果也证实了所指正确。根据逆向翻译法,应在《新世纪》增加对译词desk tidy。

(2)旺季/淡季:《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以下简称《英汉大》)对“high season”和“low season”的释义分别是“(旅游、休养)旺季”和“<英>(游览胜地等的)淡季”。既然“旺季/淡季”本身就有多重所指,那么《新世纪》中“旺/淡季”的英译理所当然也应包括high/low season(旅游之旺/淡季)。

(3)上座:其配例“在上座就坐”除了“take the top of the table”的翻译外,还可添加“sit above the salt”。同样,“请座(词典讹误,此应为‘坐’,笔者注)上座”可增译“please sit above the salt”。在《英汉大》查“above the salt”,其解释是:<口>在上席(按英国宴客旧习,盐瓶置于长桌中间,贵客坐于其上首,普通宾客坐于下首)。利用google输入该关键词查询英文网页还可以找到The Free Dictionary网站提供的文学作品例证。

(4)跑步机:“jogging machine”为直译,译文无可厚非,但treadmill已从古代的踏车引申为现代锻炼健身用的跑步机,google图片搜索也同样证实了treadmill正是跑步机。

(5)人行天桥:除了footbridge,还有pedestrian bridge/overpass。利用Google图片搜索可得到直观的验证。

(6)旋转木马:除了merry-go-round和whirligig,还应有roundabout(英)和carousel(美)两个对应词。

(7)选美比赛:收了beauty contest,但忘了另一个地道的美语用词(beauty)pageant。

(8)天然食品:是指未经加工或经少量加工且不含人造添加剂的全营养食物或食品。whole food(s)正是也。

(9)公费:例证“公费旅游”的翻译“travel at public expense”不能算错,但“(tourist)junket”更侧重指政府官员拿公款旅游(a trip/tour made by an official at public expense)。因此,(tourist)junket也是“公费旅游”的应有之译。

(10)野生动物园:除了wildlife park的译名外,还有另外两个对应词:safari park(英)和animal park(美)。《英汉大》、《朗文当代》等众多英语权威词典以及网络图片搜索都证实无误。

(11)自动柜员机:除了已有译名外,英式英语中还有两个对应词:cashpoint和cash dispenser。在google图片搜索里分别输入两词,图片及文字说明他们都是所谓的自动柜员机/取款机。

黄建华、陈楚祥指出:“由于词的具体意义常因具体的上下文而定,因此,词典编者常常难以预见到,因而也不可能罗列全部可能用得上的译名。”但是,双语词典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翻译词典,尽量为读者提供地道实用的翻译对应词应是汉英双语词典编纂者们追求的目标。此外,双语词典条目和例证的英译还需注意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对应,保持两种英语变体的平衡。这一点,我们应该吸收借鉴《朗文当代》等权威英语词典的做法,其词目译文都非常注意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对应,例如飞机的“中途停留”,就有美式的layover以及英式的stopover,那么,我们逆向翻译过来时,就必须考虑两种英语变体的客观存在,予以体现。《新世纪》应该说做了努力,但挂一漏万的例子仍没能避免,仅举数例:

(12)首席:有英式对应词“top table”,无美式对应词“head table”。

(13)梳妆台:有英式对应词“dressing table”,无美式对应词“vanity table”。

(14)电线杆:有“wire pole”,还应有美式英语的“utility pole”。

(15)收银员:有“cashier”,还应有美式英语的“checker”。

(16)游乐场:例证“公共露天游乐场”除了美式的“amusement park”,还应有英式的“fun fair”。

(三)其他翻译硬伤

词典编纂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疏忽。而编纂大型的汉英双语词典更是一项复杂精细的系统工程,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技术性“硬伤”。《新世纪》也不例外,如下四类错误较为明显:

1.拼写错误

(17)“裸体”条义项1释义“be in one’s birth suite”中的“suite”应为“suit”。

(18)“自觉”条义项2配例“自觉地遵守纪律”其译文“conscientiously observe discipline”中的“conscientiously”应改为“consciously”。

(19)“要人”条配例“政界要人”其译文“imminent politician”中的“imminent”应改为“eminent”。

(20)“招标”条例证“招标人”应是“tenderee”而非“tenderer”(投标人)。

(21)“年级”条配例“二年级学生”的译文之一“second grade”应为“second grader”。

(22)“既来之,则安之”条里两个并列释义之间应加分号“;”隔开。即“since you are here,you may as well stay and make the best of it;take calmly things unpleasant as they are”。

2.常识性错误

(23)“包头”条义项3(Baotou[capital of the Inner Mongolian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出现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呼和浩特而非包头。

(24)附录8.“仅用于中国地名的汉字”中关于“汨罗江”的注释又是一处硬伤。汨罗江在湖南而不是江西。

3.重大遗漏

(25)《新世纪》词典正文收录了全国其他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省会或首府名,但不知何故竟遗漏了安徽省会“合肥”。

(26)《新世纪》词典正文可以查到“长江”、“黄河”甚至“澜沧江”等江河名,却找不到“黑龙江”的词目及其翻译。

4.臆造新词

(27)“领座员”的翻译“usherer”完全为主观臆造,正确译文应为usher(引座员)和usherette(女引座员)。

以上所列错误严格说来应该不是翻译的失误,而是词典编纂的技术失误。相信在国内各种类型的汉英词典里肯定不只上述这些谬误。因此《新世纪》等众多国内汉英词典都可能需要着手一项彻底的矫正、更新和补遗的修订任务。

二、汉英词典编纂提高翻译质量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知,国内诸如《新世纪》这样的汉英双语词典在词目和例证翻译方面存在种种不足。为了切实提高汉英双语词典编纂的质量,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国内很多双语词典编纂专家和学者已写了很多建设性的论文和著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笔者从词典编纂角度出发,就改进汉英双语词典的翻译质量提出以下修订建议:

首先,汉英词典编纂者们要善于利用权威的英汉或英汉双解词典、权威英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尤其是互联网、双语语料库等资源广泛搜集源语词目在译语中的对应词。同时,通过逆向翻译得来的材料最好经过互联网的权威验证(例如利用谷歌以及百度两大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功能可以直观地验证某些事物名词所指是否正确),若有条件,还可请外籍专家对译文作最后定夺。

其次,建立精干、专业的词典编修订班子。词典修订班子最好包括以前参加过词典编纂的主、参编人员,他们熟悉词典体例,编纂经验丰富。另外,还要扩大词典编纂队伍,使那些具备扎实的词典学理论知识以及具有现代网络信息搜索能力的年轻后备力量加入到编纂队伍中来。还要建立严格的编审机制,加强编校和审稿工作,保证词典质量。各词典出版社可就词典翻译错误在网上设立专门的BBS翻译勘误论坛,由词典使用者(网友)随时纠错、订正,以利下次修订再版。网友们集体找错纠错,勘误效率会更高。最后,还要注意吸收最新发表的词典批评论文当中指出的词典错误。

三、结语

我们知道,词典的编纂周期一般是五到十年,过了这个周期不修订,词典就要失去生命力。可以说,词典一诞生,即意味着修订工作的开始,只有经过一次次的修订再版,词典才会一步步地趋于完善。词典编纂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不能轻言最好,只能力争更好。真诚地希望《新世纪》能够如主编惠宇教授所言,在原版基础上精益求精,更上层楼,成为我国汉英双语翻译词典的佼佼者。

注释

①关于非典病例的具体分级,参见世界卫生组织官网Case Definitions for Surveillanc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C/OL].[2010-7-8]http://www.who.int/csr/sars/ casedefinition/en/

[1]陈忠诚.众汉英词典之典型失误[J].上海科技翻译,2003(4).

[2]陈忠诚.为2002年版《新时代汉英词典》指误[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3]赫迎红.谈谈汉英词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错误谈起[N].文汇读书周报,2006-06-06.

[4]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惠宇.读者第一注重实用:关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编纂思想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4(3).

[7]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9]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赵刚.逆向翻译,确保汉英词典译释的地道[J].辞书研究,2004(5).

Ho59

A

1673-1999(2011)01-0128-03

肖志清(1979-),男,湖南耒阳人,硕士,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65)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词汇语义学、词典学等。

2010-10-18

猜你喜欢
英双语大词典汉英
中英双语阅读 金银岛
中英双语阅读 柳林风声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中英双语阅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