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作品中酒与美食的象征意义

2011-08-15 00:49周子玉
关键词:上海译文出版社橙汁威尔逊

周子玉

海明威作品中酒与美食的象征意义

周子玉

美酒和美食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事物,它们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适度的酒象征着男子气;过度的酒则象征着无望世界,是痛苦人生的麻醉剂。美好的食物寓意着美好,但不在现实中存在的世界。过度的酒和美好的食物所起的效果确是相似的,只不过一个是麻醉,一个是治疗。

海明威;酒;美食;象征意义

作为诸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的一员,海明威的作品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写作艺术上,他提出的“冰山理论”在文艺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死在午后》中,海明威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1]193要通过水面上的八分之一来表现暗示出水面下的那八分之七,无疑要或多或少地用到象征的手法。谢林认为,象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事物,“仅其本身就完全与形象一样,并且它还是如此普遍的和富有意义的,就如同概念一样。”[2]99美酒和美食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事物,它们显然并不仅仅代表它们本身。

一、酒的象征意义

酒在海明威的作品里随处可见。马尔科姆·考利甚至讽刺地说:“他的主人公早晚都在喝酒;他们喝下去那么多的啤酒、葡萄酒、茴香酒、格拉巴酒和封达多尔酒,要是他们都是些凡胎肉身的常人,他们都得因酒精中毒给送进医院。”[3]48海明威自己也说:“酒是世界上最文明的东西之一,也是世上合乎人性的东西当中制作得最完美者之一;也许,比起能够买到的任何纯属感觉的东西来,酒提供了最大的享受和品尝的范围。”[1]12但作为一个提出了“冰山原则”的作家,他之所以要描写那么多的酒,自然有它的象征意义。

适度的酒在海明威作品中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要酸橙汁呢,还是柠檬汽水?”麦康伯问。

“我要一杯兑酸橙汁的杜松子酒。”罗伯特·威尔逊告诉他。

“我也要一杯兑酸橙汁的杜松子酒。我需要喝点儿酒。”麦康伯的妻子说。

“我想这玩意儿正合适”麦康伯同意地说。“告诉他调三杯兑酸橙汁的杜松子酒。”[4]5

要真正理解这简短的对话所蕴涵的丰富意思,我们先要了解对话发生的前提。在这之前,麦康伯与妻子、白人猎手威尔逊在非洲草原上碰见了狮子,麦康伯处于恐惧,在妻子面临危险时竟然掉头就跑。威尔逊及时开枪打死狮子,救了麦康伯夫人的命。在事情发生之后,他们回到营地吃午饭,由此发生了上面那段对话。

对话看上去非常简短,但含义却很丰富。麦康伯显然是为了掩饰既内疚又羞愧的心情,才装做若无其事地询问大家喝什么饮料。他提出的两种选择——酸橙汁和柠檬汽水——都是不含酒精的饮料。他的提议被威尔逊否决了。远比麦康伯有男子气概的威尔逊提出喝酒:兑酸橙汁的杜松子酒。事实上,威尔逊只想喝杜松子酒,但为了照顾麦康伯的情绪,他提出了折衷的方案:杜松子酒里加点酸橙汁。而饱受惊吓的麦康伯夫人既后怕又愤怒,对于没有男子气概的胆小鬼丈夫厌恶到了顶点,对救了自己命的威尔逊既感激又有了好感。可以说她是故意地否定了丈夫的提议,提出要和威尔逊一样喝酒,以此表示对丈夫毫无男子气质的轻蔑和反抗。麦康伯在其他两人都点了酒之后,很快发现自己提出的饮料只能显得自己更没男子气,同时为了讨好愤怒中的夫人,他及时转变口风,也要求点一样的杜松子酒。

在这里,酒与非酒精饮料显然成了男人与非男人(或者说是不配做男人的男人)之间的区别。酒象征着勇敢、镇定的男子汉风度。海明威充分地运用了酒这个小道具挖掘人心理的巨变。在麦康伯发现妻子为了报复自己故意去和威尔逊私通之后,他整个人开始发生了变化。痛苦和屈辱开始使他成长。在隔天去猎野牛时,麦康伯独自一人开枪打死了一头最大的公牛,“我想不管是什么玩意儿,我再也不怕了……咱们一看到野牛,就开始撵它,我的心里就起了变化。好象是堤坝决口啦。十足的刺激。”[4]39威尔逊看到了这一点,他也承认,麦康伯终于长大成人了。

在这个变化中,酒仍然起了明显的暗示与象征作用。在打中野牛之后,麦康伯“像喝醉了酒那样兴高采烈”,他先是说:“我要喝点酒。”然后他一再要求:“咱们去喝点酒。”“咱们都来喝点酒。”[4]35这绝不是想要靠酒壮胆,这是一个新生的男子汉在声明自己的存在。

当然,在海明威的作品中,酒并不是总是有着这么光明的象征意义。适度的酒是男子气不可或缺的象征,但过度的酒则象征着绝望的生活。作为灰暗日子的轻松药剂来使用,酗酒既是麻醉,也是逃避。即使是讽刺海明威作品中酒精太多的马尔科姆·考利也承认:“酗酒似乎对他们起着一种魔术般的药剂的作用。”[3]48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不无陶醉地写道:“这样一杯东西,可以代替晚报,可以代替往日在咖啡馆里消磨的说有的夜晚,代替在这个月份里开花的所有栗子树,代替郊区林荫路上的策马缓行……代替他享受过的、已被遗忘了的一切。”[5]60而在《岛在湾流中》里,主人公托马斯·赫德森在痛失爱儿之后,绝望万分,他叮嘱自己不可借酒消愁,但仍然调了一杯又一杯威士忌:“你现在也只有喝酒的份儿了,你应该见了酒喜欢,管它是好是歹,都应该喜欢”[6]380,“其实你根本就不应该把他们爱得那样火热。对他们如此,对他们的妈妈也一样如此。这是威士忌的意见,你听听吧……好个威士忌,真是消解苦恼的万应灵丹。”[6]257

海明威的作品一向以死亡为主题。从始至终,海明威“对现实的态度基本没有改变。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斗争,是行动的拼死的激情,在它背后意识不到任何意义或理由。人生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被说明、被改善或被挽救,也不能真正提出或解决什么问题。”[7]290因此,对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公来说,酒与工作就是这无望的世界上唯一能减轻痛苦的良药,是逃避现实的麻醉剂。而过度的酒,也就象征着这世界毫无希望与痛苦。

二、美食的象征意义

认真阅读过海明威的作品人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作品中,有关酒的描写很少与新鲜、健康的食物描写出现在一起。在这里我们又要谈到美食在海明威作品中的特殊象征意义。

海明威本人并不是美食家,他在作品里描写的食物也从来都不是奢华精致的美食。在《大双心河》中,他用优美而简洁的语言描绘尼克在林子里砍下大片松木,生火,煮豆子和面条,煮咖啡的一系列过程。尼克所吃的东西谈不上丰富和精致,甚至只能说是简陋。但随着作者的描写,我们馋涎欲滴,而且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尼克吃下热乎乎、香喷喷的豆子面条所感受到的幸福和满足感。这决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这里所谓的美食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物体,它是一连串动态过程,其中包括食物的获取、烹调和食用。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最后一片清净地》。在这里,有关食物的描写更突出和生动。这里的食物通常是鱼,钓鱼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森林,溪流,清新的空气,远离尘世的放松,这是一个与自然如此融洽的空间:“这里就望得见那清澈而湍急的溪流……岸边长满了青苔,由此往前,一直流到沼泽地里。清湛湛的溪水淌得飞快,急处可见一朵朵水花涌起在水面。”[8]263

这种描写看上去与食物无关,但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这个空间与海明威描写的美食是一体的,它产生出美食的原料(鱼),是获取食物,烹调食物,享用食物的地方,尼克和妹妹所有的一切活动都发生在这个美妙的空间里。而在这里,钓鱼的过程仿佛就是和自然的一场对话:“他感觉到钓线扯直了,又突然被使劲拉紧了。……只见那窄窄的深深的溪流里一阵狂蹦乱跳,鲑鱼被拉出了水面,悬空打着扑腾,一荡荡到了尼克的背后,落在后面的溪岸上。鱼映着阳光,一派耀眼。”[8]263

要注意的是,关于食物的描写并不仅仅限于食物本身,它包括食物准备的过程。或者说,准备的过程在作品中的意义是与食物本身意义同等比重的。这种过程简洁、纯净,充满美好,宛如仪式一般:“他拿出几个李子干放在一只铁皮桶里浸泡,这会儿就把泡透了的李子干放在火上慢慢儿煮。……调好了面糊,把平底锅放到火上,这一回锅子里加的是酥油,抹油就用蒙着块布的那根枝条。平底锅里先是泛起了一层乌光,继而嗤嗤有声,还毕剥作响,他又加了一次油,然后才把面糊倒下去摊平,看着面饼起了泡,不一会儿周边渐渐生出了硬皮。他看着面饼膨发起来,生出了纹理,成了灰白色。他用一块新削的干净木片把饼从锅底上铲下,翻了个个儿再盛起来,煎得金黄脆亮的一面在上,另一面还在嗤嗤作响。在锅子里明明看到面饼一个劲儿往上膨胀,提在手里却还是觉得挺重的。”[8]276

当然,吃的过程也同样重要。这是一个完整的仪式,从食物的获取,到最后和亲人分享吃下。这种对食物的深深欣赏不是来源于肉体的食欲,更多是源自精神上的渴求。海明威对进食的过程描写得非常生动,其中饱含着幸福感,以及对于生活的感恩:“荞麦饼加上黄油糖浆,味道也好极了,黄油一涂到饼上就化,跟糖浆一起尽往沟沟洼洼里流。煮好的李子盛在两只铁皮杯子里,他们吃了李子又喝汁。吃完了又用原杯沏茶喝。‘这样好吃的李子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吃得到,’小妹说。”[8]276

在外逃命的尼克和妹妹所吃的东西绝对称不上精致,准备的过程也未必有大厨在准备美食时那么精心。但这过程——尤其是做饭时的过程令人感觉如此幸福和放松,与自然溶为一体,充满了美感。这是为什么呢?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这样的食物显然不仅仅代表着食物本身。我们先看这种食物出现的地点:全在户外,基本上在林子里,有草地,有树木,有清新的空气,还有一条清澈见底、鱼儿游动的小溪。在这样的营地(户外),没有人,也没有尘世的痛苦打扰主人公们,他们把社会抛在了脑后。在做饭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特殊非凡的快乐。”[9]114

显然,一顿饭不仅仅就是一顿饭而已,它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进餐的地点、特殊的时间、获取食物和烧煮食物的过程,以及与自己一起进餐的亲密伙伴,这一切都寓意着虚幻而美好和谐的生活,而它的真实功用与过度的酒有着一定的相似性:那就是对无望生活痛苦的减轻和治疗。“它们带来了健康、快乐、美,以及一种在他的文明生活经验中痛感缺乏的秩序感;它们是一个疗程的一部分,是一个私人所有、想象出来的手段,用以清除文明生活的毁坏物。”[9]114从这点来看,它显然比过度的酒代表的意义要积极得多。

综上所述,在海明威的作品中,酒和美食很少共同出现,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几乎是相对的。适度的酒象征着男子气;过度的酒则象征着无望世界,是痛苦人生的麻醉剂;美好的食物寓意着美好但不在现实中存在的世界,但过度的酒和美好的食物所起的效果却是相似的,只不过一个是麻醉,一个是治疗;一个是消极,一个是积极。

[1]海明威.死在午后[M].金少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谢林.艺术哲学[M]//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Malcolm Cowley.Nightmare and Ritual in Hemingway[M] //Robert P.Weeks.Hemingway: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1962.

[4]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M]//陈良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5]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程中瑞,程彼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海明威.岛在湾流中[M].蔡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7]纳米·达哥斯蒂诺.后期海明威[M]//海明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8]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下)[M].蔡慧,朱世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9]Spilka,Mark.The Death of Love in The Sun Also Rises[M] //Harold Bloom.Modern Critical Views:Ernest Hemingway, New York:Chelsea House,1985.

I106.4

A

1673-1999(2011)01-0123-02

周子玉(1982-),女,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2010-10-10

猜你喜欢
上海译文出版社橙汁威尔逊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一个人的好天气
双面威尔逊
完形:橙汁真美味
来杯橙汁吧!
The Study on Cultural Conflict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Study of “the Joy Luck Club”
威尔逊视角下的劫后南京栖霞山——兼论辛德贝格与“威尔逊栖霞山之行”
Brief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Deviation in Oliver Twist
美国:橙汁销售量持续下降
威尔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