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2011-08-15 00:49文孝霞杜子学
关键词:城市轨道轨道交通重庆

文孝霞,杜子学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文孝霞,杜子学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猛,各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增长。以重庆交通大学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我国已经有10个城市建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十一五”期间,全国还有30多个城市将修建地铁或轻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等10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试运营里程超过800km,10年内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轨道交通项目总长约1 700km。以重庆为例,规划中的“九线一环”建成后,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513km。据估算,到205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超过4 500km[1]。由此可见,未来国内轨道交通从业人员需求量非常巨大。面对逐年增加的巨大市场需求量,国内高校原先没有专门设置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因此,也没有相关的人才积累。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步伐,解决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是我国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产业的需求脱节较严重。第一,人才数量缺口较大。严格说,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专业最相近的有原铁道部所属院校从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兰州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及部分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减小就业压力,其铁路特有专业招生数量严重萎缩,造成部分铁路特有专业无法招到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为缓解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重庆从2003年建成第一条跨坐式单轨交通后,计划分阶段建成规划中的“九线一环”,线路总长513km,总投资约1 500亿。跨坐式单轨交通2号线建成时,整车大多数部件和系统是日本原装进口,为了降低建设成本,重庆市计划在修建启动重庆轻轨3号线时,实现核心技术60%以上国产化,于是,重庆交通大学联合企业共同承担了这一重任,并在鱼嘴建成了重庆客车制造厂,以期能实现轨道车辆的国产化。为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交通,重庆交通大学于2003年在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下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方向,该学院下设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电器工程及机械电子几个专业,是集机械、电子、车辆及电器于一体的院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也是涉及机械、电气、计算机技术、声学等技术领域的机电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学院现有专业及相应的教学设施有力保障了城市轨道专业的顺利开设,但由于严重缺乏成熟的公开出版的教材和缺乏城市轨道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初期异常困难,培养的人才数量非常有限,质量也不太高,满足不了用人单位需求。城市轨道是新兴专业,院校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与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专业需求紧密结合,这就造成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到了企业仍然需要较长的培养和适应时间。尤其是轨道交通运营一线应用型人才,企业要求“拿来就用”,然而,目前院校培养的学生还有很大差距。

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结构、行业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必须实行“内外并行”,外部争取国家或企业资金支持,改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教学条件,内部高校应该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2][3]。

(一)积极改善办学环境及办学条件

重庆交通大学开设的城市轨道专业是隶属于车辆工程的一个专业方向,2008年争取到了中央与地方共建600万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利用这笔经费建立了一个实验设备相对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申报成功了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还将进一步争取来自社会、企业的资金,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专业办学环境及办学条件,为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定位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缺乏指导性的教学计划,各高校的办学都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均存在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对此,重庆交通大学利用与长春长客制造有限公司、重庆轻轨有限公司、重庆客车制造厂、湖南株洲电器有限公司合作的机会,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逐渐理清了办学思路,明确了专业定位。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运行的工作团队,目前最缺乏的人才包括城市轨道的运营、运输管理、车辆电气、铁道工程、机电工程等高技术管理和应用人才。企业要求他们不仅应该具有领域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有较强的轨道交通前沿技术研究转换能力或专业技能,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等技术应用和管理,能独当一面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此外,车辆制造、运用、维修技术人员也有较大缺口。车辆制造企业,需要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人员;车辆运用企业,则需要车辆运用维修技术人员。

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车辆工程专业长期发展形成的特点和优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定位为培养高素质轨道交通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针对城市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和运营公司的需求,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培养车辆制造、车辆运用、车辆维护和检测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现代城市轨道车辆的发展日新月异,整车汇集了许多尖端的新技术。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技术和设备仍然靠国外引进。这样,国外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一些核心技术我们不得而知,教学课程设置明显滞后于实际。因此,重庆交通大学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一致、具有自身办学特点的城市轨道车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办学特色

为了紧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体系,必须进一步理顺各门课程的逻辑关系,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分配各课程学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涉及多学科知识,本着“打厚基础、拓宽口径”的教学思想,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涵盖了机械、电气、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学生将来自学相关专业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规划,重庆市的轨道交通包括三种形态:轻轨、地铁和城际铁路。在办学特色上,除了必要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制动、城市轨道车辆牵引传动技术等必修课程外,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和重庆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长期发展形成的特点,我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突出跨坐式单轨交通这种制式的教学地位,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有着占地少、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在交通压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明天,跨坐式单轨交通这种制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在专业课程上设置了一些特色课程,尤其在车辆工程平台上形成了特色浓郁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2.建立与课程紧密结合的实践实训课程教学体系

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验教学效果;以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为依托,结合理论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践教材和指导书进行科学合理的修订,减少验证性实验,充实和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开发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建立持久和牢固的互助互惠的协作关系,深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管理,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安排学生在重庆客车车辆制造厂、重庆轻轨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外,还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其专用设备,逐步完善城市轨道专业车辆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四)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与成熟的专业不同,在专业师资的储备方面严重不足。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教师都是相近专业教师转行,缺乏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相关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团队建设迫在眉睫,要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分阶段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工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五)加快和优化教材建设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很好贯彻实施课程体系,要慎重选择教材,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公开出版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专业教材很少。为了保证教学工作能正常进行,必须加快教材建设,注重编著和积累精品教材以及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用教材,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教材或者著作形式,注入本科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最热点的研究内容。

三、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把学校理论教育和产业部门在工程实践、工程素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产学合作教育,各施所长,使学生在一个较完整的教育过程中既可以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基本的工程素质训练,高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一定离不开“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这是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培养人才的最好方法[4][5]。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较多,可行性较大的模式是实现定向培养,这样企业的参与热情较高,学生学习动力也会大增,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用人标准,按双向选择原则,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以预分配的形式派往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学校与该企业签订实践教学协作意向书、定向培养和联合培养意向书等协议,在这一年内,针对该企业实际情况,可采取弹性方式进行培养,企业可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派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选派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授课,使他们较快掌握专业要领,加快培养节奏,缩短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解决现阶段许多新建城市轨道公司亟须用人的问题。

[1]刘铮,周英峰.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775km[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

[2]谢家.高职高专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办学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0).

[3]李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8).

[4]侯兴发.校企联合的地铁订单班培养模式[J].都市快轨交通,2009(4).

[5]余钢.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7).

G642.0

A

1673-1999(2011)01-0186-02

文孝霞(1977-),女,贵州遵义人,硕士,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讲师,从事现代车辆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

2010-11-10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轨道交通重庆
重庆客APP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技术探讨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