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物流中心的构建及经济意义分析

2011-08-15 00:49罗如学陈娟娟杨艳
关键词:湛江港口物流

罗如学,陈娟娟,杨艳

湛江物流中心的构建及经济意义分析

罗如学,陈娟娟,杨艳

湛江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地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的交通中心,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出太平洋,处于亚太经济圈中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具有极大的经济功能。研究构建湛江物流中心,改善广东湛江物流发展环境,对推进湛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湛江;物流中心;构建;经济意义

湛江是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地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所形成的品字形中心位置,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出太平洋,处于亚太经济圈中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赋有极大的经济功能。湛江是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有关专家在考察湛江后认为,湛江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是我国大陆通向中东、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出海的主要通道,规划建成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湛江具有成为北部湾经济圈龙头的巨大优势,有条件成为中国大陆桥与环太平洋桥的又一个交通枢纽,成为亚太经济圈中新的经济生长点和增长极。

一、区域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经济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区域经济的各种物质能量交换活动的扩大,就不会有区域物流的大发展;而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它对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域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区域物流中心的实质是使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区域或地区范围内的物流管理、组织、信息中心的功能。区域物流中心一般建在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必须具有对商品的集散和辐射功能,同时,该城市还必须具有综合物流中心所需具备的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枢纽,在区域物流中心选址上具有优势地位。当今世界现代物流中心的代表港口有香港葵冲、日本名古屋和荷兰鹿特丹等,其相关产业产值占所在地区GDP比重分别达到20%、40%和55%以上。世界一体化区域经济成功经验表明,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区域物流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枢纽,其功能正在不断拓展,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港口功能的拓展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港口发挥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作用的体现。

二、世界港口的演变趋势和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

世界上任何港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并不单纯在于强调港口自身的繁荣,而是追求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世界港口现代物流化趋势加强,现代物流业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功能整合,即将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各环节所具备的功能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大型综合性港口完全涵盖了现代物流业的所有环节,也具备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优势:第一,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最大的货物集散点,丰富的货流是港口成为物流中心的物质基础;第二,港口拥有良好的仓库、堆场等设施与集疏运系统,以及许多从事运输、仓储、装卸、加工等企业,为港口建设物流中心,获取物流增值服务价值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第三,伴随货物集散,港口汇集了有关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成为区域乃至国际性的商务、技术、信息中心。港口现代物流化已成为港口发展的一大趋势。

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对于在全球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港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加速了港口从第一代、第二代向第三代港口的演变。第一代港口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港口,它是纯粹的“运输中心”(运输+转运+储存),主要功能在于集散大宗的散货(金属矿石、煤炭)与液体货物(原油及相关产品),成品及半成品在整个海运物流中的比重较小,港口的规模主要依赖于腹地货物的丰歉。第二代港口的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发展为“配送中心”(运输+转运+装拆箱+仓储+管理+加工),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作为杂货运输的重要方式之后,集装箱吞吐量成为现代港口功能和地位的主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现代港口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转变。第三代港口是“综合运输物流中心”(运输+转运十储存+装拆箱十仓储+管理+加工+信息处理),以全球性或区域性经济技术为中心,以技术、管理、信息生产为基础,以建设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商贸后勤基地为重点,依据自己所具有的综合优势将港口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及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中心。第三代港口实际上已发展成为以港口为中心,以海陆空联运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中心。其基本功能和特点为:它是国际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港口的功能已实现了从一般的水陆交通枢纽到现代综合物流中心的转变,已成为国际跨国集团在一定地域内的物流配送、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拨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全方位及综合服务中心,成为链接世界生产与消费的中心环节,成为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交汇点;它日益成为区域乃至国际性的经济、商业、金融和信息等中心,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运输、商务、保险、金融、信息服务。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希望把自己的港口建设成为国际性、区域性的物流中心港。

三、国内沿海港口区域物流中心发展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央和各中心港口城市高度重视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发展,积极进行引导、组织和规划,如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广州、深圳等地都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积极筹建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性物流中心,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预计,区域物流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全国各地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和规划各自的区域物流中心。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当前我国沿海已形成五大港口群、八大区域或国际物流中心。五大港口群分别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八大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一是以大连港为核心,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长兴岛港为两翼的大连港国际物流中心,也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二是以天津港为核心,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为两翼的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作为以腹地服务型和以环渤海地区为服务网络、以煤炭能源输出的大港,天津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二是以青岛港为核心,日照港、烟台港、龙口港、威海港等为两翼、辐射华北地区和西北的青岛港国际物流中心,青岛港以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货物中转和腹地出海货物中转为服务对象;四是以长三角地区覆盖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港口的上海港国际物流中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物流中心之一;五是宁波港作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主要服务浙江及周边地区;六是厦门港国际物流中心是以厦门港为核心,以福州港、泉州港为两翼,是海峡西岸国际物流中心;宁波港口和厦门港国际物流中心也是上海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七是深圳港国际物流中心是华南物流的重要中转集散地,也是香港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支撑;八是以珠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枢纽港广州港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中心。

四、湛江物流中心的构建分析

港口群的形成及港口资源的整合,使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实现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增强了为腹地经济服务的能力。然而,在我国五大港口群中,唯独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没有形成明确的区域物流中心,导致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港口群地区的发展速度。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该地区港口的布局以湛江、防城港、海口港为主,相应发展北海、钦州、洋浦、八所、三亚等港口,通过西南地区铁路、公路、琼州海峡轮渡等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在西南地区港口群中,湛江港被国家“十一五”规划列为12个主枢纽港之一,被交通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定为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的龙头港;无论在自然条件、区位优势、自身经济实力和物流基础设施上都有相对优势,所以,西南地区港口群建立以湛江为核心,防城港、海口港、北海港为两翼的湛江国际区域物流中心,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五、构建湛江物流中心的经济意义

根据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国内外物流活动的实践,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物流现状,对湛江市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湛江经济发展作可行性研究,提供可行性方案。

研究的意义是,一个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市的综合实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21世纪,全球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和调整,对于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物流业来说,如何从一开始就向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避免以后的重复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科学整合资源,加快湛江市物流业现代化发展,加强城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对策研究,明确发展思路和对策,确立发展目标和重点;加快湛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湛江物流发展环境,对推进湛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盛学,张玉梅.大力提升湛江在北部湾经济圈的战略地位[J].广东经济,2009(4).

[2]牟小光.关于湛江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对策分析[J].珠江水运,2006(1).

[3]李权昆.从鹿特丹看湛江港口物流中心建设[J].海洋经济,2004(6).

[4]闫高升.湛江港在西南沿海港口群竞争中的策略分析[J].中国水运,2007(11).

[5]刘明菲,张君.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选择的综合评价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8).

[6]郑吉春,等.区域物流中心选址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2).

[7]栾贵勤,王瑞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0).

[8]史峰,谈贵军,梁婷,周文梁.区域物流中心分工布局[J].系统工程,2008(6).

F127

A

1673-1999(2011)01-0088-02

罗如学(1976-),广东湛江人,硕士,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湛江524094)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决策与控制。

2010-10-09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湛江港口物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漫步湛江
港口上的笑脸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惠东港口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创作巡展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