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11-08-15 00:43刘惠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高师批判性技能

刘惠珍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论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刘惠珍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高师学生学习能力、心理与个性发展、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的需要.当前,我国在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重视不够,加之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使得高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足,从而导致了基础教育师资批判性思维的欠缺.为此,文章从管理、教育、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策略,试图通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开设相关课程、提供社会实践环境等具体措施,推动我国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而从改革实践来看,由于基础教育教师本身缺乏批判性思维,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批判性思维是对原有观点及其视角、证据、表达方式等重新“检验”、“辩护”和“再思考”,是西方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然而,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因此,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势在必行,而其中最为迫切的应属高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1 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师按照书本知识去教,学生被动接受、存储老师教的知识,对现成的结论“不容置疑”,对权威“盲目崇拜”,对问题“先入为主”,对个人行为“亦步亦趋”.[1]长期受这种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缺少自觉的批判性,也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限制.新课改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基础教育改革,但高等教育尤其是高师教育的改革相对滞后,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

西方国家在教育各阶段都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在大学教育阶段有明显的体现.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大学课程设计中,批判性思维课程属于各专业学生共修的基础课程.在美国,批判性思维教学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教材看,不仅有供培养4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批判性思维的教材,而且有紧密结合不同专业和职业培训的批判性思维教材.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忽视是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有学者开始研究批判性思维,2002年北京市逻辑学会召开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及批判性思维”的学术讨论会,在探讨批判性思维的含义、性质、作用的同时,还专门研究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设置的可行性问题.[2]此次会议推动了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但总体而言,在我国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相当薄弱.一方面对批判性思维培养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种简单的、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可以直接教授的技能.如果说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这也只是普遍意义上的关注,而对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却很少有人提及.

2 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足,高师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心理发展和个性养成也受到限制,制约了高师学生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也使基础教育师资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1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动力和基础.要创新,就要善于从已有知识中发现不合理之处,这个过程需要“反省”、“突破思维定势”、“有根据的判断”,需要激发大胆的想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2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高师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对学生而言,形成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比单纯获取某些知识更为重要.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特别是高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高师院校注重把“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而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高师学生的培养就应把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2.3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高师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的需要[3]

心理发展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个性自主构建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对立统一.批判性思维包含了对批判性品质的培养,在高师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个体内化是对社会文化的扬弃,个体并不是完全接受呈现的所有信息,而是批判的理解、吸收这些信息.个体注意什么、发挥什么、选择什么完全是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取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使个体继承现有文化,而且能创造文化,要做到这一点,批判性思维是必须的素质.

2.4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的需要

目前,我国少数大学尝试结合逻辑学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而高师院校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而且通过课程的学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学到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对于其品质的培养却相对薄弱.批判性品质的形成仅靠开设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是不够的,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且品质的形成应从小培养,这就需要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目前,国内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要求,但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师资,导致了改革中好的理念难以落实.因此,对高师院校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师资,进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品质.

3 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品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从管理、教育、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3.1 管理方面

3.1.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如前所述,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培养高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应是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只有当他们意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认识到应当确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积极推广,才能达到培养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3.1.2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习惯于使用单一标准,特别是在考试中,通常采用标准答案,容不得学生标新立异,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应改革对学生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态度和审视的眼光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新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只要学生思路正确,立论有据,能自圆其说,就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同时,对学生成绩评价也应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如课堂讨论发言、回答问题等,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环境.

3.1.3 将批判性思维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4]

高师院校的教学任务不仅应该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应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成果,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思考内容、方式,使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而且还需要学生对自己缺乏理解的现象、学习中遇到的障碍等主动进行思考,作出回答.这些都是作为教师,特别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应该具备的.

3.2 教育方面

3.2.1 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是最重要的载体,而技能的培训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师院校应向所有师范生开设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逻辑学尤其是演绎逻辑强调推理的有效性和必然性,着重培训形式化的逻辑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课程致力于发现、分析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与分析论证的标准、程序和模式,主要培养非形式化的思维技能,两者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

3.2.2 将培养批判性思维融入各学科教学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要靠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则体现为把批判性技能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因而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怀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维品质的首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在进行各学科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论证的能力.

3.2.3 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批判性思维者,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品质,并能主动地把它们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而,要努力确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运用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质疑和挑战,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提出不同的观点,开展平等的讨论,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论据,并检验其确凿性,从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

3.2.4 注重教学实践

高师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不仅要注重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品质两方面的培养,还要引导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贯彻批判性思维,担当起培养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任.因而,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要引导师范生将批判性思维融入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理由;在安排活动或作业时,选择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评价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创新欲望;在教学活动中,心胸开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而不要求学生重复老师所讲知识,能坦然地承认自己所犯错误并接受批评.

3.3 服务方面

3.3.1 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培育、营造一个整体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整洁、优雅的校园;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营造出的学术氛围;学校教职员工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心、主动的服务等,会使大学生身心舒畅,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3.2 宽松的学习研究环境

学校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宽松、舒畅的学习研究氛围,以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例如,扩大图书馆藏书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供基础;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鼓励科技类社团的发展,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和锻炼批判性思维.

3.3.3 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的是品质的培养,因而在学生获得理性认识后,应将其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这就意味着学校的在教育见习、实习之外还要给高师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

总之,对于高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任重道远.只有在高校管理、教育、服务三支队伍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批判性技能,并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品质,从而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1〕毕远志,沈贵鹏.略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其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60.

〔2〕杨武金,阎景强.“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及批判性思维”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153-154.

〔3〕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J].高教探索,2002,(2):63.

〔4〕左洪亮.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江苏高教,2004,(6):93.

〔5〕刘惠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0(7):15-16.

B819

A

1673-260X(2011)12-0252-03

猜你喜欢
高师批判性技能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画唇技能轻松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