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分析

2011-08-15 00:43王根顺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大学贫困生

王根顺, 王 璐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教育公平视角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分析

王根顺, 王 璐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007年,教育部在6所重点师范大学实行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为贫困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素质两方面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通过在选拔上做到严格和公平,有条件地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试点范围,加大对免费师范生待遇投入等措施,最终优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强调受教育者的权利与对待、付出与获得之间的相称关系,教育公平既包括教育平等或教育机会均等,也包括教育“不平等”或教育机会“不均等”。[1]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实现教育公平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2007年教育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政策从各个方面对推进教育公平有着深远影响,从而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2007年教育部开始在6所部属重点师范院校重新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随之颁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进行了规范和详细的表述:入学前的师范生必须与学校和生源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回生源地的中小学从教10年以上;若要到城镇学校工作,必须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教2年。

(一)“两免一补”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已经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迫使我国必须引入教育成本分摊机制。1997年以后,对于历来享有国家优惠政策的师范教育也逐渐实行收费制,和其他诸如医学、艺术类专业收费相比,师范教育的收费已经减少了许多,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广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更是落后,对于仅靠务农来支撑整个家庭的贫困家庭学生来说,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他们的高考成绩足够优异,他们不得不以外出打工来代替进入象牙塔接受高等教育,和同龄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相比,他们仅仅因为经济条件差便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在高等教育起点上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办法》中规定: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在校期间免学费和住宿费,补助生活费。这无疑点亮了贫困生求学的希望,他们可以不再为学费而发愁,没有了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广大贫困生因此便享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2007年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免费师范生中有60.2%的学生来自落后地区的贫困家庭。陕西师范大学某课题组对免费师范生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使93%的家庭负担明显减轻。[2]由此可见,免费师范生政策把实现教育公平落到了实处,使广大贫困生在入学机会上享受到了公平待遇,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为社会公平服务。

(二)免费师范生农村从教提高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素质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有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严重不高、结构极为不合理等问题,高质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从侧面体现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没有享受到教育的公平待遇。同时,从宏观层面来讲,与发达城市地区的基础教育相比,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因师资问题在教育质量上明显较低,从而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整个教育质量,最终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要求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工作的免费师范生必须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由于免费师范生在选拔和培养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这项政策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视。通过免费师范生农村从教实现教育资源合理的均衡分布,使贫困地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了优秀的教师。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潜在的教育不公平

(一)对厌教的免费师范生和乐教的非免费师范生的不公平

首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免费和保证就业吸引下,迫于家庭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部分免费师范生是以牺牲自己的专业兴趣为代价的。陕西师范大学某课题组的问卷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师范生入学时选择师范专业,就是奔着免费而来的。部分免费师范生用4年时间来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毕业后还要继续从事自己极不情愿的职业,这无疑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这种公平背后隐藏着的潜在的不公平,招来的是不热爱教师职业的学生,对国家来说只是经费投入的损失,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一生的损失。

其次,单一的考核方式对具有综合素质且有教师职业意向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高中毕业生必须是以其优秀的学业成绩为前提的。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每年在四川招生的平均分数均远远高于一批本科分数线。如此高的分数线,对于那些从小受过较好的基础教育且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仅仅因为分数不够而不被录取,放弃自己喜欢的师范专业。仅仅因为高考成绩不够高而把具有教师专业情感和专业潜质的学生拒于师范大学的门外,对国家而言,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对那些乐教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教育起点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二)试点实行,不利于其它师范院校公平竞争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只在6所部属重点师范院校实施,给其它师范院校带来了众多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公平问题上。首先,免费和保证就业的吸引使其它师范院校在招生数量和毕业生就业上处于劣势。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3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8 133人,其中2007级2 584人,2008级2 641人,2009级2 908人,免费师范生占学校招生人数65%。[3]就目前因各种因素而出现的教师职业吸引力逐渐消失的情况而言,如此大的招生规模,不但影响其他师范院校的招生数量,而且使其他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行列。其次,6所院校以高分提前录取优秀考生,考虑到学校声誉和优质的教育资源,高分考生会毫不犹豫地报考6所重点师范院校之一,其它地方师范院校很难得到优质生源的保证。最后,相关调查显示,贫困生在6所部属师范院校中所占的生源比例相当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困生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地方师范院校。据“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课题组的研究显示,目前,“地方性院校聚集了最多的农村学生和最多的高校贫困生”,如在河北唐山,当地三所地方高校2003年农村学生比例高达63.6%。[4]可见,其他师范院校更急需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综上所述,试点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不利于其他师范院校在师范教育领域内的公平竞争。

(三)免费师范生在从教过程中的不公平待遇

首先,履行的义务大于所享受的权利对于免费师范毕业生来说是不公平的。4年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免费是免费师范生所享受的权利,毕业后回生源地中小学至少10年的从教服务期是免费师范生必须履行的义务。对于刚毕业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毕业后的3到5年是他们事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锻炼自己的最佳时期,和其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10年甚至更长的服务期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不利于他们未来职业的选择和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其次,如何保证免费师范毕业生享受公平的待遇。免费师范生留在农村从教,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局限,他们基本生活条件是否能得到保证,工资是否能按时发放,与同水平的城市地区教师相比,他们在待遇上是否公平。最后,如何保证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在偏远地区中小学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是否能享受到基本的职后训练,直接影响着免费师范生个人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如果不能保证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岗位上逐步得到自我提升,那么最终将不利于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优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现教育公平

为了促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更好地发展,实施该政策的中央相关部门、省级相关部门、其它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以及6所部属师范大学必须在招生、培养、就业各个环节各尽其责,保证教育公平落实到每个环节。

(一)从源头上做到公平严格的选拔

1.完善考核制度,实行教师职业能力基本知识的笔试和综合能力测验的面试相结合

在选拔过程中,对免费师范生除了进行全国统一的高考笔试之外,还应单独进行教师职业能力基本知识的笔试和综合能力测验的面试,这既是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为那些愿意从教和有教师职业意向和专业潜质的学生提供进入师范院校的机会。通过对综合素质的严格考核,最终将有利于我国教师质量的整体提高。

2.在6所部属师范院校中同时实行收费制,为有支付能力且有志当教师的考生提供机会

在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院校同时实行收费制,可以为那些从小接受过良好基础教育且有支付能力的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使他们在师资雄厚的师范院校完成4年的师范教育学习,毕业后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有条件地在中、西部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西北师范大学某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如果在西北地区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选择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占整个调查对象的75.8%,不确定的只有0.4%。[5]所以,中、西部地区师范大学更急需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在招生数量和质量方面,还是在就业方面都是公平的,他们可以在整个师范教育领域内和部属师范大学享受平等待遇的基础上公平竞争。当然,由于免费师范生在校的所有花费都是靠中央财政支付的,所以在向中、西部地区师范大学实施该政策的具体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根据这些院校的综合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实际情况,在招生名额上要有一定的限制。其次,必须根据各省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度提高或降低录取分数线,采取综合手段进行各方面考核。

(三)实施免费师范生激励机制,确保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调整服务期限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意义之一就是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如果免费师范生履行的义务远远大于其享受的权利,这就有悖于教育公平。所以,相关部门应调整服务期限,在把握教育的长效性和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原则的前提下,适度缩短服务期限为5年到8年,使免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感受到权利与义务的相对平等,让他们体会到4年的免费学习与生活换取在农村从教是公平的,精神上的公平得到满足有助于免费师范生以平和的心态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

2.搭建有利于免费师范生发展的平台

首先,采取多种途径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在职培训。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服务区基础教育从教的免费师范生更需要接受在职培训。由于他们具有较强的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能力,免费师范生应该定期去省级重点师范大学进修或聘请专家和教授不定期来校讲座,交流思想,从而丰富免费师范生有关教育教学的思想,提升他们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根据地区特殊情况,充分利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通过远程教育来丰富免费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从而为免费师范生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使他们在岗位上能够不断的提升、锻炼、学习。

其次,为免费师范生在职读研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免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脱产读研从而提高学历是不允许的。但是,相关部门应为免费师范生在职读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具体到当地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对免费师范生在职读研期间工资应照常发放,并发放一定补助,帮助免费师范生顺利完成学业。在继续教育上使免费师范生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同样是教育公平的具体落实。

最后,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物质层面的满足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同样重要,只有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免费师范生在地位和工资待遇上越来越接近城镇教师,逐步实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待遇的公平,才能从根本上留住人才。

3.完善免费师范生的退出机制

对于在农村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发现自己根本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或根本不适合教师职业的免费师范生,生源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比如:在免费师范生偿还违约金额后,允许其退出教育领域,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对人才需要的具体情况,再次组织各种考试,引导免费师范生再就业,通过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自由流动。使不适合做教师的当地免费师范生体会到真正的教育公平。

[1]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05.61.

[2]王琴梅.科教兴国战略视角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效应的分析——基于对陕西师范大学等校的调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1):159~165.

[3]房 喻.师范生免费教育:回眸与省思[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11~13.

[4]王 欣,傅 新.免费教育制度是否值得重新推行[N].中国改革报,2006-10-27(3).

[5]王嘉毅,丁克贤.西北地区师范生对免费教育政策之意向的调查研究——以西北地区某师范大学为个案[J].教育学报,2008,(4):91~96.

An Analysis of Free Education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WANG Gen-shun,WANG Lu
(School of Education,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

In2007,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free education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in six key normal universit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it analyzes that the policy of free education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reflects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providing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for poor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eachers’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However,this policy has existing potential unfair phenomenon in education when implemented,Through the strict and fair selection,conditionally expanded pilot scale of the policy of free education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corrditionally expanded,and the investment in treatment for students of free education should be increas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olicy of free education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free normal students;education policy

G65

A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1.02.018

1671-1653(2011)02-0100-04

2011-04-04

王根顺(1951-),男,甘肃秦安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课程论和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大学贫困生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