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集成管理原理与组织系统集成分析

2011-08-15 00:46崔鹏民胡晓红
河南建材 2011年2期
关键词:参与方建设项目寿命

崔鹏民,胡晓红

河南五建集团有限公司(450007)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原理与组织系统集成分析

崔鹏民,胡晓红

河南五建集团有限公司(450007)

本文分析了集成、集成管理和组织集成的内涵,探讨了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基本构架,并提出了在全寿命周期中以实现组织集成管理为依托核心的管理模式。

集成;集成管理;组织集成

1 集成管理的基本理论

1.1 集成的内涵

集成(Integration)作为一个普通词语,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整合、一体化等意思。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在不同领域中集成这一概念也被赋于了不同的内涵和定义。我国不少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集成作了探索,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集成进行了界定。例如,中国科学院的戴汝为认为集成就是把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进来,集其大成。总之,所集成的有机整体不是集成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和堆积,而是各项要素经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比较选择,最终以一种能发挥各要素的最大优势,相互之间又能做到优势互补的形式,采取了一种主动寻优过程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以更加有效地实现集成体的目标。

1.2 集成管理的内涵

集成管理实质上是指将集成思想创造性地应用到管理实践的过程,即在管理思想上以集成理论为指导,在管理行为上以集成机制为核心,在管理方法上集成手段为基础。集成管理强调的是一种整合性的合力。传统管理方式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而集成管理则突出一体化的整合思想。

集成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管理目标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全寿命周期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等特点,而工程项目管理的一切工作都要依托组织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是项目建设的关键保证,因此必须采用全新的组织模式来组织建设项目的决策、开发、实施、运营和维护,即建立起与全寿命集成管理相适应的建设项目组织集成管理系统。

2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构架

2.1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的系统目标和分阶段目标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在于提高我国工程建设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工程项目的总体效益。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的系统目标是实现全局集成和局部集成。全局集成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在整个工程项目范围内综合应用的集成,它包括针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纵向集成(或称过程集成)和工程项目参与各方(政府、业主、承包商、咨询方和用户等)之间的横向集成,而局部集成是指企业(或用户、介入项目的某参与方)内部上下级间的纵向集成和企业各部门间、企业总部与现场间的横向集成。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的系统目标宜分阶段实现,先易后难,先从参与工程项目的各企业内部开始,再延伸至各企业间,最后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具体分为四个阶段:①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各系统单元的集成;②各企业内局部集成;③工程项目参与方之间的横向集成;④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

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构架

1)过程集成。我国现行的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种种不足,对于业主方而言管理活动在不同阶段上有着不同的组织与管理,非连续性的问题尤其突出。从其全生命期的角度,一般包括决策期的开发管理(Development Management)、实施期的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使用期的物业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在这3个管理过程中,主体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相互委托,任何一个参与方的行为和决策都会影响到其他的参与方,这种非紧凑的过程延续模式会带来种种弊端。因此用集成的视角,应用系统工程的工具,综合考虑项目各参于要素及各参与方的动态影响关系,对生命周期各过程进行综合集成,将原来各个过程分散的单元系统组成一个协同工作,功能更强的新系统。

2)组织集成。建筑工程项目组织是由项目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行政或合同关系连接构成的组织系统,为实现共同项目目标,承担各自的项目任务。为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目标,应建立集成化的组织系统,建立工作流程和责任体系,使具有各自利益的各参与方(投资者、业主、参建者、供应方、运营方、设计者等)最大限度地服务于项目目标。

3)信息(知识)集成。从建设项目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及后期的运营等一系列活动中,众多参与部门和单位形成了大量的物化的材料——建设工程信息。这些信息与知识关系到工程进展各阶段的承上启下,关系到各个管理方的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沟通、决策与协调,对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但传统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在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使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容易产生沟通瓶颈、界面混乱、信息孤岛等后果,使项目建设期效率低下,运营期离预期目标偏差较大。在此背景下,通过组建项目参于各方的局域网,完善和充实公用数据库,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的各种信息集成平台和工具,建立完备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提高项目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和投资监控水平,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项目完成既定目标。

3 项目组织系统集成的涵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AlJaafari博士首先提出的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LCPM)思想和借鉴了制造业并行工程(CE)思想精华而产生的并行建设(CC)思想,将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延伸至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组织集成是组建一个由决策开发方、项目管理方和运营维护管理方设计方、承包商、咨询方等组成的项目管理联合交叉动态组织。该组织依托由项目参于各方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优势,建立起的中央数据库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外部各参与方、管理各要素、全寿命期各个阶段建立起来的异构数据与工作模块统一成标准化的同构数据,基于网络标准化,共同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快速诊断与决策,通过这种组织模式,在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从项目立项定义决策阶段到项目后运营阶段将各参于方紧密结合,在动态中加强联系和沟通,淡化传统的过程界面和各阶段的分散性,最终成功完成项目既定目标,降低业主管理和经营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现代化水平。

4 结语

依托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集成管理对提高我国工程建设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工程项目(或企业)的总体效益有着深远的意义。所有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施效对管理组织的要求也是一项全新的标准,建立与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相适应的集成管理组织是完成集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但我国传统建设模式的巨大惯性和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的缺乏,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施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来自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加快改革,发展自身的优势,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猜你喜欢
参与方建设项目寿命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涉及多参与方的系统及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
基于IPD模式的项目参与方利益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