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一战线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2011-08-15 00:43宋厚源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矛盾工作

★ 宋厚源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日趋复杂,涉及民族、宗教、新社会阶层等统战领域的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统一战线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统一战线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保持社会基本面稳定的迫切需要

1、是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做好统战成员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改并继续深化,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所谓民主、人权、民族、宗教问题和台湾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从经济、文化、信仰等多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这些领域既涉及十分敏感的民族、宗教问题,又与非公经济、民主党派等密切相关,都是统一战线联系和工作的重点对象。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政治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往的强人表达、渗透功能受到制约。而统一战线领域的民主党派、民族、宗教、港澳台侨、新社会阶层、党外知识分子等方面的对象,既是社会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又因其思想素质和价值观念差异大,思想活跃、观念更新快,组织管辖难度大,容易被非主流意识形态所渗透,是最容易引起不稳定不和谐的领域。因此,无论是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还是从做好统战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出发,都需要统一战线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

2、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民内部矛盾日益错综复杂,并且广泛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就统一战线而言,工农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非公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管理不规范的矛盾、非公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非公企业与员工的矛盾、新社会阶层民主诉求日益增强与民主政治建设不能满足的矛盾等都属于人民的内部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交织,若处置得当,则能维护统一战线领域甚至是更广范围的团结和谐稳定。若处置不当,则使矛盾更尖锐、情况更复杂、负面影响更加广泛,甚至会演变成冲突,发生群体突发事件。可以说,化解了统一战线成员之间和统一战线领域的矛盾,就是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

3、是保持社会基本面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社会基本面的稳定是指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群体以及各利益关系主体在整个社会的大格局中保持基本平衡稳定,关系相对和谐。但稳定不能完全理解为没有矛盾,和谐也不就是“鸦雀无声”。正确的和谐稳定观应是在矛盾中不断推动的一种“和而不同”的稳定和谐。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稳定不是等到出了问题,才去“救火”,而是平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意见和呼声,反映诉求,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握好社情,排查一切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发展之中。这是保持社会基本面的稳定,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统一战线领域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15个方面的统战对象,涉及到我国政治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是影响整个社会稳定与否、和谐与否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统一战线成员的工作做好了,五大关系和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面就稳定了。

二、统一战线的科学内涵揭示了统一战线建立应急工作机制,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可行性

1、统一战线的基本职能奠定了其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值得运用的重要抓手。“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是统一战线的四项基本职能。“了解情况”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的原则,全面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统一战线和统战成员的影响,以及统战成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情况,反映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政治思想动态和意见、建议。“掌握政策”就是要准确把握和认真抓好统一战线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政策贯彻落实过程中不出偏差。“调整关系”就是要积极协调好统一战线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以及各界人士的关系,兼顾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的利益,使他们各得其所。“安排人事”就是要对党外人士要高看一眼、厚爱一筹,加大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力度,保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有位置、发挥作用有条件。这四项基本职能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团结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各级统战部履行四项基本职能,既是密切党同特殊群众的联系,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深入掌握各个领域舆情信息和人民群众意识形态变化的途径,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时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值得运用的重要抓手。

2、统一战线的性质特征揭示了其维护社会基本面稳定、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概括起来就是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这两个范围的联盟不仅涵盖了一切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祖国统一的积极力量,而且体现了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的特征。如此广泛而又包容性强的爱国统一战线联盟,正是我国这种多民族多宗教、疆域广阔的国家所需要巩固的联盟,也是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需要的联盟,是应急处理机制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把握的一个重点领域。

3、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展现了其服务发展大局、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把握的重要力量。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凝聚人心,就是争取人心,解决人心向背的问题;汇聚力量,就是充分调动、团结一切积极力量,解决力量对比的问题。解放战争期间,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促成国民党军队师以上重大起义60余起,起义兵力达114万余人。近几年,湘潭统一战线通过搭建统一战线成员服务科学发展五大平台,致力于富民强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促成469家民企对接563个行政村,增加“三农”资金投入18亿多元,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8.8万多人,带动农民直接创收26.2亿元;近几年引进港澳台和海外投资近100亿元等等。充分表明,统一战线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今天,都始终没有离开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主任务,始终把解决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的问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不遗余力。同时,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也是应对和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一把双刃剑,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也就能及时预防和处理好突发事件。因此,统一战线是预防和应对突发性事件需要把握的重要力量。

三、统一战线独特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法彰显了统一战线在预测、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巨大优越性

科学的方式方法,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跨江之桥”、“渡河之舟”。统一战线在长期巩固和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来了许多独特的方式方法和成功经验,在预测、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推广和运用。

1、大团结、大联合的永恒主题,能够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收集信息、掌握情况,彰显了统一战线早预测、早预防突发事件的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做党的特殊群众的代表人士工作,通过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发挥广交朋友、沟通感情、联络友谊的独特优势,能够广泛团结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并与之成为朋友,通过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可以全面掌握不同领域的社情民意;还可以针对统一战线各个领域对象的不同特点,深入分析他们所代表所联系人群的诉求、需求、意愿,从不现层面、不同角度获取各种可能引起不稳定、不和谐的信息,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意识行为,能够为各级党委政府化解矛盾、预测、预防突发事件提供重要参考,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在预测、预防突发事件中的重大优势。

2、以人为本、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工作宗旨,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彰显了统一战线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来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巨大优越性。统一战线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工作宗旨和基本原则。坚持以为人本,就是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基本要求,多做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好事实事。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就是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把人民利益、人民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坚持和弘扬以人为本、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工作宗旨,能够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使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话言权、表达权;能够坚持平等相待、以诚相见,民主协商、以理服人,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努力增强党和政府的感召力;能够切实解决好同盟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我们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来。这些都是统一战线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来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巨大优势。

3、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工作理念,能够营造“团结和谐、宽松稳定”的氛围,彰显了统一战线运用和合文化来化解矛盾、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巨大优越性。

统一战线坚持求同存异,就是求大同存小异,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同,存不同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不同民族和宗教之异;坚持求爱国主义之同,存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之异,把一切爱国的力量都团结、联合到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上来。坚持和而不同,就是要运用“和合”文化,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在“和”的基础上兼顾“不同”,在“有序”的前提下激发活力。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念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不仅能够营造“团结和谐、宽松稳定”的环境,拓展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途径和空间,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而且能够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力量,广泛凝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以及各个领域的力量共创和谐,共谋发展,最大范围形成共识,最大限度减少矛盾,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甚至还能够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代表人士的作用,与人民群众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协调解决好矛盾纠纷,妥善处置好突发事件。

4、“团结——批评——团结”的工作方法,能够瓦解矛盾共同体、争取中间力量,彰显了统一战线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方式方法上的巨大优越性。“团结——批评——团结”是统一战线长期采用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它是坚持把团结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批评作为实现团结的主要手段,按照“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的原则,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矛盾,巩固和发展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当前,各类突发事件表现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表达的不合法手段相交织,一部分人的合法要求与另一部分人的无理取闹相交织,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相交织,处理起来难度大,方式方法上把握得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在预防和处置这些突发事件中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工作方法,坚持既斗争又团结,既团结又批评,既坚持平等相待,讲团结、讲帮助,又坚持讲原则,重视教育和引导,开展必要的批评和思想交锋,由被动处理变为主动预防、主动出击,通过沟通思想,个个击破,逐个瓦解,最大范围地争地取中间力量,削弱矛盾对方的力量,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国内问题国际化。

5、调查研究、协商通气的工作模式,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准确地掌握问题实质,彰显了统一战线及时预测、预防突发事件,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巨大优越性。协商通气,就是主动与对方进行平等协商、充分沟通,直到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对事情的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及时与对方进行通报、沟通,并听取意见。这是统一战线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探索出的有效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和平等,双方在法律的主体地位上不是我高你低,而是地位平等、责权对等的,双方不是你诡我诈,而是平等协商,不是对手而是朋友,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利益共同体。统战工作实践中,调查研究和协商通气两种工作模式经常性地结合使用,既能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快地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又能通过协商通气与广大统战成员协调沟通、真诚地交换意见,做到公平公正、平等相待,赢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达成双方都认同一致的共识,比较完善和谐地解决问题,对统一战线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当中,充分运用调查研究、协商通气的模式,不仅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先入为主、被动作为的方式,使事情快速圆满解决,还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及时掌握到矛盾的线索,预测到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矛盾工作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不工作,爽飞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选工作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