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为世界政党发展做出贡献

2011-08-15 00:43赵丰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建设

★赵丰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形成富有活力的经济模式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不仅给本国带来深刻变化,而且从许多方面体现了世界政治发展的根本规律与趋势,展示了人类社会解决重大政治问题的智慧,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与研究。分析解读中国政治模式对于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有助于全党特别是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辨别力,增强自豪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一、中国政治模式对世界政治文明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话题越来越热。但细心观察,在热议“中国奇迹”的背后,一些西方研究者喜欢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就”背后的政治因素或政治优势。国际上一些汉学家,不遗余力地试图从中国文化传统等领域寻找中国成功的历史密码,视而不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因素。习惯了以西方政治标准评价中国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读”或“误判”。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在其《不能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一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如果没有政治改革,很难想象经济发展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也很难解释当代中国政治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政治之间的巨大区别。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政治改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西方政治模式和政治价值框架观察和解释当代中国问题,不仅很难全面理解中国模式的“政治内涵”,同时也不可能找到中国成功的“政治密码”。

中国政治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汲取中国政治传统的有益成分,借鉴近现代世界政治发展的科学经验,同时主动研究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特别是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集政治制度、运行机制、工作方法为一体的综合体系。这一模式具有鲜明的特性。其一,原则性:任何时候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一主要内容,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全面性:总是把现代社会涉及政治发展的重要领域、重要环节作为有机整体,不是简单地突出一个方面,而是把社会效果、经济效果、政治效果统筹考虑。其三,衡定性:始终注意与时俱进,激发全社会的生机与活力,但又不以造成社会动荡、影响民众的根本利益为代价。同时,越来越注意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持政治运行的衡定性。

世界各国都会注意到,30多年来中国的顺利发展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现象。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奇迹”愈发彰显出其深远的国际影响和思想价值。

20多年前,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冷战结束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没有重蹈苏共败亡的覆辙,避免了苏联式崩溃和俄罗斯衰退的悲惨命运,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始终保持着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统一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和社会治理模式或碰壁或搁浅,不少国家面临着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未来。与此相反,中国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并实现率先复苏,展现了中国模式的魅力。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稳定的政局和政治治理形式影响着世界格局,丰富着世界政治面貌,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经验原则丰富了人类发展的内涵和理念,为世界文明图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的政治模式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正逐步回答世界政治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与西方国家一些学者局限于“民主——专制”、“西方——非西方”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不同,中国发展采取科学的发展方式,沿着协调的发展轨道,秉承着包容的价值理念,为当今国际社会提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种图景。中国发展改变着世界,中国发展丰富着世界。中国政治发展显示出强劲的政治竞争力和政治发展潜力,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政治模式的多样化。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社会扁平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人类社会已有的许多经验与模式都在面临严峻的挑战。着眼新的变化,不断探索既符合自身国情,又反映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发展模式,共同为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贡献新的经验与智慧,是每个负责任的国家的应尽之责。一方面我们对中国政治模式要有更坚定的信心;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党的宗旨的要求与人类社会新发展的需要,在始终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促使中国政治模式与时俱进。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断培养与强化均衡思维,始终将原则性、全面性、衡定性体现在中国政治模式的进一步丰富、发展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质的规定性,不容动摇。要始终按照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精神,通过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把中国政治模式当中丰富的科学成分加以挖掘,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要在不断汲取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前提下,主动研究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与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创造出更具先进性、科学性的经验,在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二、坚持不懈地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围绕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先后开展了整党整风运动、“三反”运动,防止腐蚀,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建立纪律检查机构,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检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轮训高级干部,“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奋斗”。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面对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任务,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党的八大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主要任务。可惜的是,从1957年开始,党在工作指导方针上出现过严重失误,特别是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执政党建设也偏离了正确轨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路线,正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党围绕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党员怎样才合格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确立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推动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大规模培训干部,对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出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根据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总结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严重挫折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围绕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开展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为载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

通过6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党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巨大成就,概括起来就是:形成了科学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构建了强有力的执政组织体系,打造了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培育了优良的执政作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执政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成果。

三、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政党制度同西方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国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先建立了议会制度,后来由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在议会活动基础上产生了政党。因此,西方的政党要想获得组建政府的机会,必须遵守议会规则,通过竞争获得执政资格。而中国则情况完全不同。在中国,是先有了一个按照科学理论组织起来的先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武装斗争赢得政权,进而在新中国的人民政权中成为执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有着历史合法性的。同时,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历史漫长悠久、现实情况错综复杂的国度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善于总揽全局、有效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为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不断进步是不可能的。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对于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和政党制度。作为我国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便利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民主,就必须坚持这些基本政治制度,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西方的政体模式。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政治”是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的产物,与中国国情有着区别。如果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平行设置,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政体就会改变,人民权力高于一切的现实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中国发展民主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体和政党制度。

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发展目标模式和实现道路。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展,受此影响,文化建设还不可能十分发达。因此,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不很发达的国度发展民主,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模式和实现道路。在当代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经济结构不完善的制约,民主的发展进程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成熟直接影响民主的发展。人类民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民主的成长。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和不完善,影响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机制的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只能从国情出发,在实际中探索中国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模式,从实际出发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开拓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道路。

实事求是地吸收西方民主的合理作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民主作为一种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政治制度,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共同具有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一般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同在经济上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某些合理经验一样,在政治上我们也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民主中某些具有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从政体的层面看,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在性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是代议制,因而,代议制中的某些作法,譬如选举制度中某些行之有效的作法,权力设置和权力监督中的某些有益成果,就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基础,始终注意维护政治稳定。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实践昭示,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必须遵循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规律,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大的突破,再不失时机地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在进行各项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必须继续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并使之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发展民主过程中应当注意维护稳定。一般地说,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最终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总是涉及一些敏感的问题。如果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这是因为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治参与的扩大,而政治参与扩大的不适当也会引发不稳定因素。譬如,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作补充的分配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多样化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多元要求。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没有高度发展,政治组织系统和政治沟通渠道还不可能十分完善情况下,人们多元化的利益要求不可能都得到实现,这就容易使我们陷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不稳定”的两难境地。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又要实事求是,谨慎从事,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进行。

四、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我们今天的实际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巩固和发展中围绕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问题,仍面临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复杂课题。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当前,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怎样正确地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怎样正确地对待“统筹”中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平目标之间的矛盾。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解决好“市场失灵”的问题,如何避免两极分化,是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

三是参与经济全球化与防止“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争夺人心的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四是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与遏制腐败蔓延之间的矛盾。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长期的探索。

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提高执政能力,驾驭复杂局面,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90年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为执政党的成熟和自我完善提供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所积淀的丰富而独特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智慧,也必将继续赋予中国共产党不竭的文化源泉,从而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秉持深厚的历史积淀、光荣的革命传统、清醒的自我认识,中国共产党必定可以继往开来,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的精华,以成熟和睿智的风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建设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