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纠错环节的“旁观者假说”解析

2011-08-15 00:52王淑君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旁观者外语错误

王淑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外语教学纠错环节的“旁观者假说”解析

王淑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作为外语教学中错误更正的一个理论分支,旁观者假说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对英语教学也会产生深刻启示。二语/外语教师对其要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关注纠错艺术,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旁观者假说;错误;语言习得

一、“旁观者假说”(Spectator Hypothesis)的提出及内涵

二语学习者从对一种外语毫无所知到最后学会使用这种外语,要经历漫长的内化过程,这一过程的语言充满着各种错误(Corder,1974)。语言学中的错误指在理解和语言生成方面与目标语规则产生的系统偏差 (Rod Ellis,1999)。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错误的态度及处理错误的方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把学生的错误看成语言发展进步的标志,研究错误的意义在于它是研究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可以让我们了解语言学习者的进程(Corder,1974)。

错误是否应该得到纠正也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至今似乎尚无定论。近年来主张教育者应更正错误的呼声愈来愈高。对于课堂纠错,语言学家提倡遵循一个原则:不损伤学习者的“自尊心”(no face threatening),保护他们的“面子”(face saving),由此产生了许多具体理论,“旁观者假说”即是其中之一。

1982年,Rabbe首次提出“旁观者假说”概念,意指犯错的学习者在课堂上更愿意被当做旁观者对待,似乎自己与这些错误无关,这实质上是一种保护学习者自尊心不受打击的策略。研究表明,当学习者被当做错误范例的矛头时,他从纠错过程所获得的启示远远少于那些“旁观者”,所以教师在纠错时宜最大限度地运用“旁观者假说”,将错误面向整体而非个体。一旦学习者自尊心受到伤害,将很难重新树立对语言学习(尤其是不具备语言环境的外语学习)的兴趣。实际上,那些对语言充满热情的学习者不会将自己置身于真正意义上的“旁观”角色,反之他们会自我鞭策,从课堂的纠错活动中最大限度提高自己,从这个角度讲,“旁观者假说”仅仅是一种“假说”而已。

二、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的纠错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是否应该纠正;应纠正哪些错误;何时纠错;怎样纠错;由谁纠错。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Caroline Mei Lin Ho专注于一种系统的、循序渐进式的分析学生写作中的语法错误,旨在培养教师发现学生错误并将其分类的技能。Hugh Moss,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一名教师,研究了学生的口语错误并就何时纠正何种错误提出了相关建议。对错误分析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Carl James列举了七条理由陈述纠错的意义:

1)更正错误对语言学习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显示纠错对提高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

2)多项调查表明学习者倾向于自己的错误能得到纠正。

3)如果不是误纠,更正错误不会对学习者产生负面影响。

4)高水平学习者可通过自我纠错得到提高,而低水平者则会因错误无法自纠而阻碍学习进程。

5)错误更正对那些学习者无法自行纠正的领域是必须的。

6)对错误的语言项目而言,补充或重新教授相关内容可引导学习者对正被讨论的知识点重建正确的语言学习体系。

7)外语学习者较二语习得者更需要错误更正,因为前者缺乏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

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此展开的研究也呈上升趋势。文秋芳和庄一琳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语际语系统进行自我纠正,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对学生处理不好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杨惠中教授在《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一书的《序言》中提到,要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必须首先了解教学对象,了解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在语言使用中的各种言语失误,然后找出产生这些言语失误的原因,以便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把握规范、地道的英语。他还认为,要正确对待学习者英语中的言语失误,应把它们看作学生积极的语用策略,采取补偿教学的方法,向学生提供本族语者的正确用法。(杨惠中,桂诗春,杨达复,2005)

三、“旁观者假说”对教学的启示

“旁观者假说”这种形象的比喻生动指明了课堂纠错行为的宗旨之一,对教师纠错理念与行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启示。

首先,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课堂纠错同时应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透明度。

教师不管是进行口头纠错还是书面更正,都要尽力使其富有成效。一贯提倡的维护学习者“面子”的委婉式纠错,并不代表着教师纠错就可以完全“不痛不痒”,丝毫不涉及犯错者的“脸面”,相反,教师可以通过说话语气,措辞方式向犯错者传递中肯的信号,使其意识到错误一方面是学习过程中的自然阶段和组成部分,又能让其感到改正错误的迫切性和“严峻”性。这就涉及如何平衡前文中提到的face threatening和face saving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尺度只能靠教师根据自身感觉、教学经验、课堂具体情景等揣摩,巧妙应对。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某些途径实现学生的自我纠错或部分地自我纠错(通过语调的升降、重音位置、反问、延迟等待时间等方式提供出错信息)。对于口语纠错,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者越敏感(sensitive),纠错方式应越策略化,越要保护其自尊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性格外向,有语言“冒险”倾向的学生往往更擅长语言学习;相反,如果性格过于内向,太在乎“脸面”,则构成了语言学习中的不利因素(Carl James,2001)。总之,教师要反思如何在纠错“透明度”和“含糊度”之间定位,找到最佳平衡点。

其次,推行“旁观者假说”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纠错方法宜因人而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的课堂纠错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其外语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采取更可行的多样化策略。对于那些倾向于教师不公开把犯错矛头指向个人的学生,要尽力保护他们外语学习的热情和自尊心,将其当作犯错的“旁观者”。事实上,那些真正追求语言进步的习得者不会完全充当“旁观者”对自己所犯错误听之任之,他们会根据教师的指导、建议进行自我提高。反之,如果学生倾向于教师当面指出错误,“承受力”较强,那么教师可以适度地增强纠错的指向性,总之,要因生而异,力争每个学习者都能从课堂的收益最大化。

再次,推行“旁观者假说”宜同时配合其它纠错策略。

课堂上单纯推行“旁观者假说”稍显被动,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更“主动”的配套措施,保证纠错系统化和策略化。

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都有助于了解学生在纠错环节的需求。如果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更愿意接受以一种“显性”方式纠正从词汇、语法到语篇的各层面错误,教师就可以尝试直接讲解语法规则,以发现错误根源,降低重犯几率。如果多数学生喜欢“隐性”的纠错方式,那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纠错空间:令其自己发现错误、进行正确释例、寻求提高途径。如果学生对评选优秀范文感兴趣,教师不妨投其所好,但这种做法通常只会激发少数水平高的学生的热情,教师可将中等甚至下等水平学生的习作作为范本,供全体学生讨论其中某方面的长处,以激发、鼓励更多学生的语言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捕捉学生对纠错的反应,判断其从中的受益程度,以调整授课方法和内容,检验原来的纠错方式是否可行。此外,访谈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更正手段。通过与个别学生面对面的交谈,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对课堂纠错的感受和认可程度,提供更多灵感改进教学方法,减少教与学的矛盾,促进师生课堂关系的和谐。对于课堂纠错,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但从大部分学生的喜好和实际出发,却是完全可行的。

四、结论

语言学界对待错误的态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最初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到容忍,再到近期对错误的理性接纳,反映了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旁观者假说”正是这种转变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语言界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教师角度转到学生立场上。语言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继续研究、探讨行之有效的课堂纠错方法,促进语言的教与学。

[1]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Corder,S.P.Techniq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3]Carl James.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Caroline Mei Lin Ho.Empowering English Teachers to Grapple with Errors in Grammar[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2003,(9).

[5]Hugh Moss.The Correction of Students'Oral Errors[J].The Journal,2000.(11).

[6]文秋芳,庄一琳.对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口语自我纠错能力的研究[J].外语界,2005,(2).

[7]杨惠中,桂诗春,杨达复.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Raabe,H.Die Korrektur mundlicher Fehler im Spanischen:Einsichten ausderSprachlernforschung[J],Grazer Linguistische Studien,1982,Vol.19:159-83.

[9]Edge,J.Mistakes and Correction[M].London:Longman Press,1989.

[10]Norrish,J.Language Learners and their Errors[M]. London:Macmillan Press,1983

[11]郝兴跃.论外语/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3:44-4.

[1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G427

A

1008—3340(2011)02—0045—02

2011-01-20

王淑君(1976-),女,山东省阳谷人,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法、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旁观者外语错误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在错误中成长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大山教你学外语
旁观者,未必清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不犯同样错误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